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而学生正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营造自主阅读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平等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要搭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课程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就说明在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走进文本和解读文本,让他们亲身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以提高他们解读文本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批注式"阅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注重阅读的审美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是较理想的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枯燥、死板,教师对于阅读题目的答案要求整齐划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体验。在这个个性化的时代,阅读教学也应具有个性化,具有创新性,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个性化体验和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进行个性化阅读呢?一、营造个性化阅读氛围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就文本而进行的探讨和交流。之所以说是对话、探讨和交流,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人格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阅读  相似文献   

8.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最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不同个性的学生,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培养他们阅读反思的能力,并使他们的个性获得最优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实施建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个性  相似文献   

9.
阅读过程,是阅读者再创造的过程,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顾名思义,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其营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揭示了阅读活动本质是一种个性化活动。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就要适当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一、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阅读教学主体错位阅读教学主体角色错位现象广泛存在。当前在多数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选择阅读素材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设计好阅读线路与框架,学生只好循规蹈矩地吸收。这使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长期以来小学语文的阅读课被"标准答案"所主宰,学生的思维和主体性严重缺席。因此,倡导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与体验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倡导阅读的个性化,是阅读教学向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标准》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因此,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采用以下方法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9)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已由过去的教师重分析,学生重识记转化为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学。也由过去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培养和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为呢?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又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使学生这一主体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是,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理念的真正内涵,如:"个性化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多大空间?  相似文献   

18.
孟凡正 《教育》2015,(6):34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笔者有如下感悟: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  相似文献   

19.
<正>说到阅读的个性化,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富有个性特征的收获、见解和感悟,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阅读教学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珍视阅读的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见解和感受,并且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得到释放,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展示个性化收获和见解的舞台,从而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