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古人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学代数,也需要“粮草”,它就是各种各样的数. 回忆初一代数,就是从有理数学起的.有了有理数,才可以学习整式和分式的四则运算、因式分解、一次方程(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内容.如果没有有理数  相似文献   

2.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许多讲,在那些讲中, 我们学习了 1.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 2.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 3.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一元二次方程; 6.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初中数学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它们都属于代数.代数,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初中代数第八章“分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运算工具(有理数和整式的四则运算、因式分解)及一元、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之后展开的。应该说这是巩固、拓展整式运算工具的应用范畴(在分式中的应用)、发展方程与不等式解的一个重要后继站,也是今后学好函数、三角、几何度量等内容的必经之路。为此,在分式的教学中让学生透彻地了解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扎实地掌握有关运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1节第1课时.二、知识背景分析隶属"数与代数"领域,是建立在有理数运算、整式的加减、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学习理化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行初一数学教材内容,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数(即有理数),二是式(即整式、分式、因式分解),三是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从初一代数教材看,知识结构出现了两大飞跃:一是负数的引入,完成了有理数域的建立;二是从具体的数过渡到以字母代表数,体现了由“具体”到  相似文献   

6.
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到初二,我们又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有许多类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从概念上来看,一元一次方程是用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则是用不等号连接两个含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整式所得的不等式,两者是类似的.关于“解”的含义,能使一元一次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一次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但是,一般情况下,一元一次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而一元一次不等式却有无穷多个解,这…  相似文献   

7.
整式是代数式中最基本的式子,引进整式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习后续内容(例如分式、一元二次方程等)的需要.整式是在以前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及不等式的基础上引进的.事  相似文献   

8.
1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整式加减、等式及其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涉及的数量关系有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种.方程与方程组是研究等量关系的工具,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则是讨论不等关系的工具.教材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9.
雷丽青 《数学教学通讯》2011,(34):36-41,58,61
基础练习1.了解与实数,代数式相关的一些概念,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会做简单的实数运算;掌握整式、分式、根式和有理数指数幂的一些性质和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分式运算,以及根式(主要是二次根式)的运算.2.理解有关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一些概念,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10.
“整式的加减”是“代数初步知识”和“有理数”两章知识的发展与延伸.又是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整式的乘除的基础.学好整式的加减.首先要学好整式的有关概念.现剖析学习中易出现的几种错误.以期在解题时特别注意.并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张华 《湖南教育》2007,(2):29-30
一、本章主要内容及特点方程组是解决涉及求多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力工具.本章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讨论,并由此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线性方程组及平面解析几何奠定基础.本章的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感受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同时也将有助于巩固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内容解析 《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及整式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  相似文献   

13.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法运算、因式分解.内容建立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因式分解是基本而重要的代数初步知识,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整式加减、等式及其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涉及的数量关系有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种.方程与方程组是研究等量关系的工具,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则是讨论不等关系的工具.教材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活动,了解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不等关系,是以后学习不等式(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心理等方面都不能很快地得到适应,而导致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脱节。如何在中、小学教学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让学生顺利地进行过渡呢?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现行初一数学教材内容,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数(即有理数),二是式(即整式、分式、因式分解),三是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我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进  相似文献   

16.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系统地讲了实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已经可以求解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下面我们就进入一个综合性的专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的实际问题,通常,实际问题也称作应用题.  相似文献   

17.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分式”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这些知识是在以前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简单的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及整式的基础上引进的,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初一代数(上册)包括代数初步知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共四章.代数初步知识这一章指明了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并提出代数式的名称和如何列代数式的问题.列代数式问题是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这是  相似文献   

19.
1 教材分析1.1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分式"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这些知识是在以前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简单的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及整式的基  相似文献   

20.
一元一次方程不但是学习方程(组)的基础,也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下面谈谈怎样学习一元一次方程. 一、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由此可知: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次数是1;(4)系数不等于0.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方程3x-1=0,x=3是一元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