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敎育部工農速成中學敎育處接到熱河省工農速成中學學生對熱河省教育廳及熱河省工農速成中學提出批評意見的來信,曾派人去該校進行瞭解。根據初步的瞭解:熱河省工農速成中學存在的問題是嚴重的,是官僚主義的一個典型事例。(見本刊本期熱河工農速成中學領導上存在著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一文) 熱河省工農速成中學的領導,首先是不深入領導敎學,不注意進行思想敎育,使學生的學業遭受了不應有的損失。其次是不關心學生的生活,大大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最惡劣的是學校領導上,對學生提出的批評意見,不但不予虛心考慮,反而壓制批評甚而進行打  相似文献   

2.
熱河工農速成中學是在一九五○年八月間成立的。現有十三個班,學生五三七人。計中學八班學生二九七人,文化補習班(即工農速成初等學校)五班,學生二四○人。各科敎員共三三人。熱河工農速成中學三年來的工作是有成績的,但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根據我們初步瞭解,熱河工農速成中學的領導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領導上缺乏民主作風,對來自下面的批  相似文献   

3.
工農速成中學的目的,是爲了培養優秀的工農幹部,使他們成爲新型知識份子,成爲建設我們國家的重要骨幹,這是我們人民教育工作中一項很重要的政治任務。史達林同志曾強調指出:「工人階級應當造就它自己的生産技術智識界,即能維護它這個統治階級在生産中的利益的生産技術智識界。」(史達林:「列寧主義問題」四五九頁)我們應該十分注意史達林同志的這一指示,應該重視培養工農幹部這一嚴肅任務。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不只設立了工農速成中學,並決定把它附設在高等學校,這是爲了使它的課程能與高等學校密切銜接,以便學生畢業後直接升入各類高等學校,這樣就可以逐漸改變高等學校底學生成份,使高等學校確實向工農開門。因此,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和高等學校底行政領導必須把工農速成中學的工作,看作重要的工作部分,不應有任何忽視或歧視,這是十分明顯的  相似文献   

4.
蘇北農學院附設工農速成中學,原由蘇北文教處領導,一九五二年七月,蘇北文敎處口頭通知蘇北農學院和速成中學將後者改爲附設於農學院(此項決定事前並未請示華東教育部批准)。當時雙方領導幹部的思想上對於這一通知都不大同意,只是勉強接受。工農速成中學原在瘦西湖(揚州)邊,校舍還夠用。領導關係改變後,蘇北文教處決定將該校校舍撥給其他學校,令速成中學全部遷到農學院去。但該院當時正在修建校舍,全部遷入有困難,只好將速成中學今年所招新生三個班(一百三十三人)先行遷入草棚暫住(一層蘆席蓋的,吃飯睡覺上課都在內)。當時速成中學領導上曾一再提出希望迅即解決住房問題,但農學院領導人總是答覆:「等幾天可以解决」。就這樣拖延下來了。  相似文献   

5.
就湖南全省的學校來看,校內外的課外的活動過多與不適當的現象,是極爲普遍而且嚴重的。這對於學生的學習與身心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根據二百二十一所學校的統計,活動較少的僅三十二校,過多和不適當的有一百八十九校。活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主要內容,不外以下幾種; (甲)校外的社會活動方面: 一、最普遍而嚴重的是組織學生耽誤學習去參加積肥、捕蟲、拔禾兜等中心工作。如一九五二年四月,懷化縣委佈置懷化縣中學擔負發動舞水鄉第一農會農民羣衆積肥三萬擔的工作。爲了「爭取學校名譽」,懷化縣中學提出保證積肥十萬擔,並向別的單位挑戰。學生除深入農會小組發動羣衆而外,還在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班與班間,以挑戰的方式,展開積肥競賽。運動自開始到結束,曆時兩周,開始時上課改在早晨和晚上,後來爲了趕任務,連早晚上課也都成了問題,事實上等於停了課,教學計劃打  相似文献   

6.
問題解答     
問:既然反對片面地強調集體化,那么集體備課、集體學習是否還需要呢?對學生規定統一的自修時間,是否完全不對呢? (綜合讀者問) 答:去年九月本刊發表了「反對片面地強調集體化」一文後,有些讀者曾提出一些疑問:「既然反對片面地強調集體化,那么集體備課、集體學習是否還需要呢?」對學生「規定統一的自修時間,是否完全不對呢?」這個問題,有關我們教師、學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安排,有必要加以說明: 這裏首先應該指出,我們反對片面地強調集體化,並不等於一般地反對集體化,更不是反對學校中必要的集體活動。無論是只習慣於個人活動,不喜歡在集體中交換意見交流經驗,或者只強調集體活動,不注意個人獨立思考努力  相似文献   

7.
最近迭接各地中學歷史教師來信詢問一些有關歷史課堂教學的問題,其中有許多頗值得公開研究討論,因此草爲此文發表,希望獲得指正。 (二)怎樣確定歷史教學目的底問題 首先,切勿把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混淆起來。例如當我們講述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時,不能將教學目的訂為‘使學生瞭解康梁變法’。因為這不是教學目的,而是教學的內容。就這一課的教學目的來說,應以揭露‘維新運動’的實質和思想爲宜。基於這種了解。我覺得應該將這一節課的教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二月號張凌光同志的「實行全面發展教育中若干問題的商榷」一文,認為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中發生一些矛盾,確實是目前一般教師所苦悶的問題,同時,也影響了全面發展教育的貫徹。這些矛盾的產生,我認為主要是由於對學生文化教養的要求過高所引起的。目前一般學校對學生的要求過高,一方面表現在要求學生各鬥功課都是四分、五分;另一方面表現在要學生全部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這兩方面的表现從形式上看好像是一回事,但實際上是兩個問題。第一,目前國家尚未頒佈統一的評分標準,因而教師評分的高低其伸縮性很大;第二,大部分學科尚無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課本上哪些材料便無標準,所以有的教師便以自己的所長舆愛好來要求學生。 學生應獲得的文化知識的標準如何確定呢?當然各級學校的標準應各有不同,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题,不過要求學生全部掌握課本上的材料,而且各鬥功課都要同樣的得到四分、五分的成績,這是各級學校都不需要的。且不說今天各門功課地教材分量重,不能這樣要求學生;即使將來减輕了各鬥功課教材的分量,也不能這樣要求學生。各种課本上的知識是基礎知識,其中有些基本概念和定義是需要學生深刻  相似文献   

9.
自從本刊七月號發表了普希金專家的改進語文教學的意見以及在短評中號召語文教師來改進語文教學之後,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語文教師都已積極行動起來,無論在備課中、課堂上、課外指導方面,都在爲改進教學工作而努力;這的確是一種新的、好的氣象,是教師對學生負責、對國家負責的表現。這種氣象和這種精神,是應該繼續發揚的。不過,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一些偏向,這些偏向,就是:  相似文献   

10.
問題解答     
問:克服學校中的混亂現象,必須適當減少校外的社會活動和校內的非敎學活動,但減少到什麽程度才算適當呢? (綜合讀者問) 答:敎師的主要任務是敎學,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爲了提高敎學質量、增強師生健康,必須克服學校中的混亂現象,糾正敎師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和校內的非敎學活動過多的偏向。究竟那些活動應該參加,那些活動應該減少或停止呢?因爲各地各級學校具體情況不同,很難整齊劃一,政府對此也不可能做出具體規定,但對校內外的社團活動的時間,必須嚴格遵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規定。在政務院「關於改善各級學校學生健康狀況的決定」中已指出:「在高等學校及高級中等學校每人每周不超過三小時;在初級中等學校每人每周不超過二  相似文献   

11.
一中學教育的主要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央教育部於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就召開了全國敎育工作會議。對中學方面討論了如何正確執行「維持原校,逐步改善」的方針。對私立學校確定:一般地應採取保護維持,加強領導,逐步改進的方針。並草擬和討論了工農速成中學實施方案。一九五○年九月中央教育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工農教育會議,對工農速成中學又著重地進行了討論。一九五一年三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中等教育會議,對中學確定:「應以整頓、鞏固和提高為主,打好基礎,準備發展」的方針(馬部長在第一次全國中等敎育會議上的閉幕詞);依據公私兼顧的原則,對私立中學採取繼續貫徹積極扶持,逐步改造的方針。同時對中學的性質任務、敎育目標、敎學工作、領導關係、學生健康、課程敎材,均有了明確的規定。一九五二年八月召開了全國中小學敎育行政會  相似文献   

12.
(一) 成績評定制度我校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檢查,採取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級記分制。各級條件如下: 優——學生對所學過的課業,有卓越的理解和鞏固的記憶。解答的問題正確而有系統,重點明確並無遺漏,不用引導、自覺而有信心。在各種實踐作業中,有獨立利用所得知識的能力。良——學生對學過的課業,能很好地理解和記憶。對問題解答上,有時須稍加引導,但沒有困難,重點不遺漏。在各種實踐作業中,能夠使用已獲得的知識。及格——學生對學過的課業,基本上能表達出來。解答問題稍有錯誤,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在各種實踐作業中,運用所得知識時感到某些困難,藉  相似文献   

13.
正確地組織學生來完成家庭作業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於消除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不能看作是一個新的問題。舉例來說,鳥申斯基分析記憶活動時,曾經列舉了在教育和教學的實踐中極爲重要的規則。他寫道: 「這裏還要舉出一條規則,即不要教給兒童所不能接受的課業,因爲兒童消化不了這樣的課業,它會損害兒童的記憶力,就像過重的體力負擔會損害身髓的道理一樣。」他又說:「每一天,教師如果能在課業上恰當地花去五個小時,並且能真正使兒童在教室裹工作;那麽,兒童們只在家裏復習學校裏所學得的課業就夠  相似文献   

14.
學生能夠牢固地記住他所學得的知識,首先是和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分不開的。不通過學生的積極自覺的活動,單憑教師注入的知識,是決不會在學生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怎樣才會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學習呢?第一必須使學生明確學習動物學的目的,使學生知道動物學的知識對祖國建設的巨大意義。使他們認識到學習這門科學的必要性,把學習當作自己的責任,並使這種責任感輿熱愛祖國的情感結合起來。只有用這種嚴肅的愛國主義思想作為學習的動力,學生們才會用堅強的意志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自覺地積極地學好這門科學。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我們不能滿足於僅僅講授教科書緒論中所指出的學習目的;而必須在全部教學過程中,也就是說,在每一節教材的講授中,都要使學生感覺到學習這種知識的目的。例如:「講疾病的傳播者」一課時,就要告訴學生:「有些動物能傳播疾病,為了保證我們的健康,必須研究它們的構造、生活方式以及和它們作鬥爭的方法……。」講「和農業害蟲作鬥爭」一課的時候,必須告訴學生:「……為了提高祖國農產物的收穫量,必須好好研究和農業害蟲作鬥爭的方法……。」這樣,通過每一課的講授,使學業對學習動物學的總目的有了  相似文献   

15.
一培養工農幹部的重要與可能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之初,即根據黨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堅持貫徹了培養工農幹部的方針。幾年來學生中的革命幹部與産業工人數量一直保持若百分之七十以上(這中間還有問題,將在後面說明)。爲了使工農幹部與産業工人有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的最大可能,在不降低教學計劃的原則下,本科在招生條件和具體教學措施上,儘量照顧了工農成份的特點,給予一切可能的方便;並特別設立了預科,以後又接辦了工農速成中學,作爲文化水平特低的工農分子進入高等學校的預備階段。不僅如此,在師資培養方面也同樣注意了工  相似文献   

16.
答解題問     
問:在介紹蘇聯的教学方法中,有的說蘇聯教学法是課文的“分段教學”,有的說是按課(一堂課)分节,到底那種對?到底蘇聯的教學法是怎樣的? (淮陰陶叔鐈問) 答:在蘇聯的教学方法中,根本没有“分段教學”這個名詞。有些人把蘇聯教學法說成“三段教學法”或“四段教學法”,大都是以舊觀點來看新問題,是不妥當的、錯誤  相似文献   

17.
從我們最近得到的材料來看:過去這半年來,由於學校領導上重視和加強了教學工作,由於師生的積極努力,全國各地區各級學校的學生成績,一般地均見提高,學生對所學科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也有了顯著的進步,這是我們辛勤工作所得到的可珍貴的成績。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教學工作中今天還相當普遍地存在著搞運動的思想和急躁情緒。關於搞運動的思想,本刊已在八月號中揭露了全國各地區學校進行「教學競賽」的材料,並發表社論,指出了這種作法的錯誤。這裏還要再次着重指出的,就是許多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工作的過高過急要求,因而嚴重地影響師生健康的錯誤作法。例如:北京有些大、中學校學生絕大多數都是除了規定的正課和自習以外,還佔用每天的自由活動時間和星期天上午做功課。許多學生在晚飯後立即到教室去自習,大學圖書館的座位不爭搶幾乎就占不到。走讀生經常在夜晚侵占睡眠時間做習題。 學生中間的學習積極精神,原是好的,但如過份緊張,則勢必造成惡果。例如山西工農速成中學反映:「連課間十分鐘休息時間,也演代數幾何」,四川  相似文献   

18.
種植活動,是課外「勞作活動」中對中、小學生進行知識教育和勞動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少年兒童喜愛的一種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可以使少年兒童學習使用簡單工具,應用已經學得的知識於勞動實踐,從而在勞動實踐中,獲得初步的種植技術,擴大和鞏固課堂知識,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和對園藝的興趣。 為了使種植活動很好地開展,各級教育行政機關,各級團委必須認真領導各學校與少先隊,由各學校指定教師和輔導員,負責組織並領導學生積極進行。在發動學生進行種植活動的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相似文献   

19.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要發展學生的體力,增進學生的健康,培養學生勇敢、果決、自覺地遵守紀律和集體主義的精神,培養他們對人民祖國的無限熱愛與忠誠;使他們能夠成爲祖國的積極建設者與保衛者。爲了能在體育敎學中實現這樣的目的,體育教師們必須克服舊體育教學中的一切不正確的觀點和方法,有系統、有計劃地學習蘇聯先進的體育敎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培養和鍛煉學生,要把教學看作是教師用知識、技能和熟練技巧武裝學生的過程;教師要依據敎學原則的要求,正確地確定教材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使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全部敎材。爲了說明我們是怎樣在體育敎學中學習蘇聯的教學方法,讓我來舉出一課的實際敎學過程作爲例子。我是這樣來組織這一課的教學的: (一)敎材:機敏動作(雙杠)。 (二)年級:高中一年一期。  相似文献   

20.
蘇北農學院自從去年六月初旬奉命成立建校委員會,常即從事建築校舍。在十一月十七日開學時,完成的校舍僅夠容納大學部學生、專修科學生和中技校學生(現在尚有百分之五十的房屋未完成)。而工農速成中學新招來一年級一百多人,因開學較早,當時本院僅完成飯堂一幢計十六間,充臨時辦公之用。附近無可借用之民房,暫時宿在蘆葦棚中,上課也在棚中。建築時沒有抓緊重點爲工農速成中學學生搞好敎室宿舍等,而天時又連陰不晴影響工程進展。直至十一月三十日才叫工農速成中學學生于第二天搬進油漆正幹之宿舍內,那知這天夜裏寒流奔襲,大雪紛飛,學生先生床鋪也堆積了雪,弄得一夜未能入睡,第二天早上才搬進新屋(宿舍)裏來。暫借大學部飯廳、課堂上課,事先又沒有深入地動員大學部學生協助解決其困難,也就造成工農速成中學學生許多不方便。隨想這樣下去終不是辦法,當即商得蘇北房管委員會同意,借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