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中化学教学辅导书中,时常出现一些判断物质熔沸点的规律或判断熔沸点高低的题目.在分析、解决这类题目时,常常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抑或运用大学化学知识来进行解释,没有准确地定位教学的内容和难度.针对这种现象,在分析文献、课程标准、教材和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提出定位物质熔沸点教学内容及难度的重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比较物质熔沸点高低的依据安徽省安庆市广圩中学(246008)王华锋众所周知,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熔沸点属于物质的性质,其高低应该由内部结构所决定.物质在受热熔化或沸腾时,吸收的热量一般用于克眼微粒间的作用力,增大微粒间的距离.如果微粒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熔沸点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也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块,同时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近几年高考题中均有涉及。现举几例总结归纳熔沸点的解题规律。一、通过熔沸点图象判断物质  相似文献   

4.
很多考生不能很好地判断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也难以解释相应的原因。本文以高考题为例,从基础知识出发,总结本类题目答题思路。  相似文献   

5.
江锡钧 《新高考》2007,(12):29-30
物质熔、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和化学键。化学键又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因此,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主要依靠比较质点间作用力的大小。一、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的一般规律1.状态法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比较它们的状态,即固体>液体>气体。如:碘(固体)>液溴(液体)>氯气(气体)。2.晶体类型法不同类型晶体质点间作用力各不相同。分子晶体质点间作用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所以一般情况下熔、沸点都比较低。离…  相似文献   

6.
如何比较物质熔、沸点高低呢?笔者试总结如下: 一、由晶体结构来确定 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强,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很容易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但对于其物理性质总觉得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其实有机物的熔、沸点高低也是由其结构决定的.有机物的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取决于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结构(有无支链、有无极性基团、饱和程度)、分子量等有关,主要分为下面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考题类型按内容可归纳为计算微粒结构中的有关量、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晶体类型与化学键、物质熔沸点高低比较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五方面。本文通过典型题例阐述其解法。  相似文献   

9.
晶体的类型直接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延展性、水溶性等.而晶体的类型本质上又是由构成晶体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决定的.比较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可先判断物质的晶体类型, 然后再根据同类晶体中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大小来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一、相同条件不同状态物质的比较规律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状态的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是不相同的,一般有:固体>液体>气体.例如:NaBr(固)>Br2(液)>HBr(气). 二、不同类型晶体的比较规律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高低顺  相似文献   

11.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一定要有区分度,以利于不同层次学校对人才的选拔.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考生答对(得高分),而水平较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那么它的区分能力就很强.题目的区分度反映了试题这种区分能力的高低.一般认为,区分度的数值达到了0.3,便可以接受;低于0.3的题目,区分能力差.  相似文献   

12.
在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浙江、江苏、吉林卷)中,第29题是一道关于霍尔效应的考题,它综合考查了力学、电磁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目的具体内容请参见本期第51面,笔者现就其解答以及几个与霍尔效应有关的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3.
所谓“数学学科内综合性知识”是指在解题教学中,题目末体现而题解常使用的那些知识.如近几年高考中,复数、凸函数的问题里常用到三角知识,代数论证问题中常用到二次函数知识,解析几何问题中常用到不等式知识等等.据统计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卷的解题中,多数题目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那么,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哪些学科内综合性知识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纵观2012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仍是今年高考考查的热点知识,在试卷中重现率为100%.研究2012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掌握高考命题规律,有利于把握2013年高考备考方向,提高复习有效性.本文结合2012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中有关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考点知识进行归类分析,供复习备考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元素的很多性质都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有关,比如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相关化合物的类别及性质等;另外,中学化学中很多内容的微观解释也都要用核外电子的相关知识来说明,比如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熔沸点、晶体的结构等等.因此高考命题常在这些知识的交叉点上做文章,以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笔者将高考中有关这方面试题的常见题型作了简单的归纳和解析,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高考命题特点及2006年命题展望 2005年试题特点:各种版本高考试题有关烃衍生物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绝大多数是涉及多种官能团或多种物质的综合性问题.而一些简单的题目,表现为有机物的命名分类或键型上.在各类有机物的综合问题中,衍生关系、同分异构体现象和有机反应类型都将各显身手.有许多没有在教材中出现的陌生有机物.特别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且又是近年来引起某些事件的有机物.更受高考的青睐。将出现在有机的高考试题中,以检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苏丹红就多次出现在几套高考题中.  相似文献   

17.
物质结构理论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在历年高考中均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中有关物质结构的试题是层出不穷,题型也常考常新.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考查物质的宏观组成 1、考查物质的成分 (1)考查物质所属类型。纯净物的组成唯一,熔沸点一定,而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含量不同,无固定的熔沸点。据此可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相似文献   

19.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在系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关键.这类题目在高考理科综合中频频出现.现就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进行概括,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有关二项式定理的题目,在高考试卷中几乎年年都有,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题目多以展开式中的通项公式为主线而命制的.但近两年,也出现了二项式内容与其它知识整合、交汇的题目,这是命题创新的一个方向,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