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课程范式中的学科课程范式支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经验课程范式遮蔽了学生科学的认知逻辑,结构课程范式冷落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课程范式又脱离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偏颇与窄化成为传统课程范式弊端的集中表现。过程哲学为传统课程范式的转型提供崭新的视角,秉承过程性课程观,确立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构架整合化的课程研制方法论,推动课程范式的变革与转型,进而实现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王典举 《考试周刊》2011,(34):10-11
针对以理论模式和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在指导实践时暴露出的问题,施瓦布提出了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该范式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追求课程的实践性,重视课程开发中结果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同时把教师和学生视为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实践课程范式对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及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课程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其中"MOOC"与"云课程"模式作为当前备受期待的新型课程,在理论探索或实践尝试方面均进入到了新阶段。作为一种新型课程范式的选择,倍受教育实践者的期待,因此在当下需要更为具体地探讨未来适合发展路径。具体来说两类课程在资源平台、教学过程、技术应用等方面不尽相同,纵观我国现阶段课程范式转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新型课程范式的深入探讨与理性选择,对如何完成我国课程建设有着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按《悉尼协议》范式进行专业建设试点成为一批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动力,但在进行成果导向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主要是对能力缺乏与工作情境关联研究,在进行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对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的关注,课程结构划分套用工程教育的分类,课程设计落后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解决这些问题,难以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因此,不应简单地按照《悉尼协议》的范式图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悉尼协议》的教育智慧与理念,深化我国高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建设与认证标准、课程开发方法与经验,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5.
埃德加·莫兰的复杂范式理论实现课程研究和实践由简化向复杂的范式转变.从复杂范式的基本思想观点出发,审视高校广告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依据复杂课程观的特征,审视课程改革的复杂形态.以更加理性地研究改革,更为有效地实施改革,从而为高校课程体系优化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茅以升根据他多年的工程教育经验提出了"习而学"的教育范式.在这种教育范式中,学习是以实际操作为起点并以实践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一范式在技术学习中有巨大优势,对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实践哲学的复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对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复杂范式在课程领域中的引入,不仅是对常识性的简化课程观的消解,也为复杂课程观的确立提供了契机。实现课程研究和实践由简化向复杂的范式转变已成为当代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的发展问题。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重心正在实现由"技术熟练"范式向"实践反思"范式、从"公共教育知识"到"个体实践知识"的转移。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课程设置与实施应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课程伦理建设应关注专业态度培养,注重专业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实施的瓶颈突破,关键在于师资培养上。"综合培养,分项发展"的综合艺术教育师资培养课程范式研究与实践,开启了高师院校艺术师资多元培养的新模式。提出培养学生整合能力的五个维度,为综合艺术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20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宁波市北仑区将协作与创生从作为区域课程建设的路径发展为区域课程建设的样态,形成了从单一到多边的课程开发模式,创生从规范到高效的课程实施范式和从常态到灵动的教研保障体系,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变大学课程范式,意味着大学课程不再是"框架"和"计划"而是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堂教学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制度性知识而是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课程与具体的师生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相关课程主体权力博弈下的结果,课程与具体的高校不可分;大学课程是基于理想、价值、利益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强调师生对自由的追求及实现。伴随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变大学课程范式则表明课程主体、主体关系、实践活动应该成为思考大学课程改革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当前缺乏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的校长课程领导实践范式,尤其缺乏学科课程领导实践范式。因此,笔者主张以国家学科课程为主体,构建以学科建设为取向的校长课程领导"三层九维"实践范式,其中目标层包括学科功能定位、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三个维度,过程层包括教研革新、教师发展、文化积淀三个维度,驱动层包括变革领导、专家引领、校际联动三个维度。该模型形成于学校现场并实质性运用于语文学科建设实验,强调学生立场、理论引领、协同创新、实践导向等特性,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课程研究的五种范式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美国课程研究的五种范式简析西南师范大学靳玉乐运用“范式”(para山gm)来整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各种观点,是当今课程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所谓范式,系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的信念、传统、理论和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从本质...  相似文献   

15.
课程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课程研究范式规定着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本文在探讨几个典型课程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新趋势,把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两种需求作为前提,在借鉴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国际化、地方化、个性化等多元化的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课程与教师一直是教育学领域的主导话语,但对二内在关联性的思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觉、深入和广泛。本以课程研究域的转向为背景展开的教师化重建的讨论,便是这样一种朝向的努力。自从库恩的“范式”理念被引入课程界,关于课程“范式”的冲突与变迁始终没有间歇。概念重建运动的领军人物派纳,以北美课程领域的变迁为视角,概括地提出了两种课程范式:课程开发范式与课程理解范式。总体上,派纳把1970年以前的课程研究称为“开发范式”,在此期间,课程研究的兴趣致力于普适性和技术化的模式开发与程序设计,尤以泰勒原理为极盛。所有理论与实践工作旨在“维护课程秩序并将之组织得井井有条”,追求操作的科学、量化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于2001年正式纳入初中课程体系,与2017年10月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性质保障措施等都作了阐述,但是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标准没有详细说明。本文在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范式,以期为他人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实施的瓶颈突破,关键在综合型艺术师资培养上。"综合培养,分项发展"的综合艺术教育师资培养课程范式研究与实践,开启了高师院校艺术师资多元培养的新模式。本文提出培养学生整合能力的五个维度,为综合艺术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实施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的提出,直接引发了课程观的改变。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程开发与建设,即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去整合教学内容,建构教学范式,以此实践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对于当前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傅敏 《早期教育》2006,(2):I0001-I0001
在近半个世纪的课程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分别体现两种课程范式的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彼此对立与分离,逐步走向借鉴与融合。依据范式的观点。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必将为一个崭新的课程范式所取代,这预示着当前的课程正处在旧的课程范式向新的课程范式转型的时期。这种新的课程范式应强调融合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于一体,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学生获得经验的完整性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把它称为“整体课程范式”,它所代表的是当前课程领域追求的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