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材,因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提出了教学的目标.而教材所蕴含的真实意图隐藏于文本中,同时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秩序不一定适合课堂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或创新地使用.教师该如何挖掘教材真正的意图,以及如何重组、创新地使用教材等方面,本文从实际的教学案例给予阐释.教材对教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比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意图的理解.再比如,教师改变了传  相似文献   

2.
这册教材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进一步体现了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领会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呢?我们根据实验区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一一给予解答,希望教师能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3.
"到哪座山头唱哪首歌"我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农村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使用.每一套教材都设计得很完美,如果我们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那么教材并不能完全服务于不同类型的老师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在正确领悟编者意图,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合自己的睿智,对教材进行必要的重组和删减,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并充分体现教材的育人功能,让教材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潜在价值,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还是不到位,造成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因此,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重境界:参透教材的编写意图,读懂教材;把握教材的创新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理解教材所体现的课改理念,善于创生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灵活创新地  相似文献   

5.
<正>《英语课程标准》对教材的使用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面对新课程、新课改、新理念的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结合课堂实际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逐步完成从教材的使用者向教材的研究者的转变。因此,笔者对高中英语的一堂课进行了教材的研究、整合重组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教学创新。以下是具体的教学步骤和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6.
教材文本是编者专家多年研究的心血,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结晶.它是教师借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载体,是教学实践中干锤百炼得出来的资源.我们不反对教师创造性地改造和重组教材,但这种改造与重组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教材意图和充分尊重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楼飞燕 《天津教育》2022,(1):105-107
每一次教材的改版,都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洗礼和教学实践的挑战.许多教师往往在没有充分解读教材、理解目标之前,盲目地排斥新教材,批判新教材,从而无视教材或不按编者意图开展教学.笔者认为:只要我们以新课标为准则,以《教师教学用书》为向导,深入解读文本内容,透彻理解编者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发现、延伸、创新的能力,就能有效地达...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材,但教师的教学不能被教材所束缚。单一、机械地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些局限。教师通过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材设计体系及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需求,创造性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或是同一教材的单元设计,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深度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教育的多功能性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确立"用教材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造性、合理、高效地使用教材,来提升课堂效率.所以,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易学;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乐学;延伸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想学;变形教材编写意图,让学生善学.研究、思考和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有利于把握教学设计的方向,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1.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圣经",而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承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面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问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是开放性的,有弹性的,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有余地,为教师选择教材内容留有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结合.语文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挖掘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拓宽、加深或重组,并敢于融人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对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式的利用,以更好地保证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结合.语文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挖掘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拓宽、加深或重组,并敢于融人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对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式的利用,以更好地保证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教材,洞悉教材编写意图,多元考量教材使用价值,方可游刃有余地"用教材教",而非简单的"教教材".  相似文献   

15.
教材文本是编者专家多年研究的心血,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的结晶。它是教师借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载体,是教学实践中千锤百炼得出来的资源。我们不反对教师创造性地改造和重组教材,但这种改造与重组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教材意图和充分尊重教材文本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比原大纲版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变革,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来谈如何正确使用教材,帮助教师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8.
蓝雪敏 《小学生》2010,(1):16-16
有效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在充分读懂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合,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发展学生的能力。下面结合笔者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分数的再认识》的“一课多磨”,来谈谈如何在正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有效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艺术是教师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创新是其主体和灵魂。执教者应弘扬敢破敢立、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不为现有教材、教参、教法、模式所囿,而通过一定的筛滤、选择、重组,赋予语文教学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和清新美感。   一、教材处理宜别出心裁   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更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艺术地处理教材就必须在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执教者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把教材内容转化、优化为教学内容,并富有创意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材、教师、学生巧妙地组合成生气洋溢的动态结…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根据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或重组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