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0年3月份,笔者带领两位学生去福州参加福建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初中组两个省一等奖,感受颇深,现谈一下实践中的一些操作和体会.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描述参赛的感受,那就是:"新、全、苦、乐".一、创新大赛,魅力在于"新",探究方法创新,设计的仪器个别部件创新,设计思想创新,功能创新.1."查新"是基础.我先引导学生去发现现有教学仪器的不足.学生选中一个课题后,鼓励他们按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第一代作品.作品完成之后,就是艰苦的网络资料的查新工作.  相似文献   

2.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命题时要设计“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新题型即创新题型,“新”是相对“旧”而言的,一般可以理解为在教材上无例、习题,或在教参上无套路题,或是历届的考卷中无类似题的一类新型考题.这类题目每年由高考命题组原创设计,按15%左右的比例推出.  相似文献   

3.
5月28日至30日,“博亚杯”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分区预赛在武汉科技大学黄家湖校区举行。来自全省45所高校的266件作品参加了本次大赛。我院参赛的三件作品全部获奖,分别是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学院还获得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4.
本探讨了“创新”的内涵,提出了“新”和“创新”的两个层面分类,论述了创新教育的四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欣闻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东芝杯.中国师范专业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中,华南师范大学林佳佳同学的“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从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的参赛教案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认真拜读该教案,我们为其设计的独具匠心所折服.下面,从设计理念、设计理论、目标设计、教材处理,修改建议等方面谈谈我们的感受与看法,与各位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新课标下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今的教育的发展趋势.我闫教育家刘佛年教授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的活动都是创造.”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制度创新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教育制度亟需创新”和“教育制度创新什么”两个基本问题。当前亟需创新的是教育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制度创新就是创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制度的新价值和新规范.  相似文献   

8.
廖仕国  中慧 《理科爱好者》2003,(24):35-35,55
数学新教材、新大纲,将“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应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就是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创新大赛是职业教育国赛项目之一,对于医药类职业院校来讲,其特色体现在“机”、“电”、“药”三个领域,在充分分析制药设备维修实训室的功能定位和创新大赛内涵要求的基础上,将创新工作室融入专业实训室,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入手,使创新文化与制药设备维修车间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有创新”是高考作评分重要标准之一。所谓“新”,就是写出自己的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因此,在作时,要注意引发创作冲动,要运用发散思维,要写出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当前国内外机械创新大赛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与机械创新大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理论教学、课堂竞赛、参加省或全国创新大赛三阶段。该模式能够使参与该课程学习的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机械创新大赛的过程中,从而不断印证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掌握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需要创新,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美术教学中,结合经典作品的变革创新、题材创新、技法创新、表现手法创新、风格创新、理念创新.突出“与时俱进.革故图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李茂华 《中学理科》2006,(12):79-79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走向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发前人之未发”,但对中学生而言,“发自己之未发”就应认为他有所创新.中学生的创新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想像,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的学习活动.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教师应加快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刻意“创造”出某种新语言形式.而是促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突破已掌握的语文知识。不断吸取.掌握和运用新的表达形式。在教学中,要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根据实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设计是一种创新性思维。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思维具有自己的特点。工艺设计的创新思维不仅具有形象创新思维,而且具有逻辑创新思维。逻辑创新重视“严谨性”,形象创新强调“新颖性”。两有机的契合,才是最佳的工艺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丛须适应新课程标准中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创新”为灵魂.在语文教学实践及“大语文教育”环境中实施创新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感情、发掘创新潜能、提升创新品格、塑造创新人格,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成为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成就,体现青少年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蓬勃精神,2006年5月份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共同举办的第20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日前揭晓栾川县教育学会积极组织参与,其中城关镇第一小学教师常聪辅导制作的《水磨及水力发电》独特新颖,科技含量高,吸引评委眼球,一举夺得“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项目一等奖”、“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优秀辅导教师奖”、“优秀科技教师奖”四个奖项。二人夺四奖,这在此次全省获奖中仅此一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必要的训练方式,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形成技能、巩固双基的重要途径,只有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模仿的全程,亲身体验、感悟内涵,创新意识才会滋生.心理学家西蒙说过:“对榜样的模仿,促进了创新的早慧,从而对创新产生有利的影响.”现以新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下第7章第二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的教学设计为例,组织学生通过摆拼,唤起直觉思维,从而获取逻辑推理思路,然后诱动学生进行模仿,寻到多解,进一步洞悉证题方法的层次性,使思维沿着“模仿——迁移——创新”的良性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19.
2006年9月8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和澳门特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21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澳门圆满闭幕。本届大赛的主题是“勇于探索,自主创新”,共有195个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445幅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参与展示、交流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举行了二十五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笔者有章参加了这次活动,“肋骨运动模型的创新研究”获省级一等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