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主体”的地位,要用“以人为本”的思想看待这个“主体”。不仅仅是把握住学生整体的已建构的知识情况,还要把握住学生个体的知识情况;当教师把握住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才能够让学生每天每一节课都有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树立主体意识;实施主体性教育必须发挥教师的创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实施启发式教学;学生要更新现念,发挥主动性,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培养主体意识,形成主体性学习方法;确定师生的双主体意识,实施双主体教学,推动教学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第一要变“课堂”为“学堂”,切实指导学生自学,认真组织课堂讨论,培养主体参与精神;第二要开辟第二课堂,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第三要培养独立个性;第四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只有弘扬主体精神,才能搞好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陶冶 《天津教育》2008,(4):50-5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充分激发、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解决好教师的认识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为此,教师的教育思想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教师观,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二是转变学生观,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三是转变教学观,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  相似文献   

5.
改革高职实验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认为高职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和强化应用。 一、高职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 高职实验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由“能做”转为“会做”,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 1.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学生参与准备实验,有以下几点好处:①学生会自觉提前预习;②学生对整个实验有大体的认识,有“先睹为快”的自豪感;③参与准备的学生可以带动或指导同一组的学生,提高实验效果;④有时间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参与研究讨论,解决问题,促进创新教育;③准备过程可与教师相互…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和宝贵思想武器。必须切实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青年学生应学习历史,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庾南 《江西教育》2002,(18):18-20
一、“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主体性教育是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高度民主的教育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主动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整体素质。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指向是:运用“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变学生只是背诵传承知识为学会并能创造知识;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交往开放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探索、…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是主体 现阶段我们强调主体教育,首先应着力构造“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教育活动中,那种老师“重内容分析,轻能力培养;重知识结构,轻形成过程”、“学生表面回答多,感悟思考少;被动应答多,主动参与少”的弱化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应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自己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帮助”的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应注重建立自主管理机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学校和班级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生活、自主交往、自主发…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学生是知识的积极接受者和能动创造者;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因此,践行现代学生观必须确立“服务行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建立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珍爱学生的“向师性”,重新学生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主导艺术秦丽华,顾云辉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学”。教为主导,是学为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学的外因;学为主体,是教为主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学的...  相似文献   

11.
“Student-Centered”在中国学界译作“以学生为中心”,日益被视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理念。但实践中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并非学生本身,而是其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难于落地,学生仍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文章从本体论立场厘清“Student-Centered”在西方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国兴起与传播的过程,分析“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本体论立场区别,指出“学生为中心”是最终目的和形态,而“‘以’学生为中心”则仅是过渡阶段。据此,需要重新审视并定义教育,呼唤回归教育本体价值;重构学生中心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过程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换;构建学生主体的教育评价新生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者。学生只有处于教育系统的核心和中心,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变革,培养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学校要成为学生的“快乐之家”和“智慧的摇篮”,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坚持“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发展作用;坚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双管齐下,协同发展;坚持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  相似文献   

13.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个个会说;“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这三个要义人人知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在许多教师心目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至今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课堂教学中“为教而教”“学为教服务”的形式主义做法已经渗透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渗透进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其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为完成教学设计而提问,为分析课文而提问,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尤为普遍,问题十分严重。一、教师“满堂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满堂灌…  相似文献   

14.
尊重主体的自由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人类之所以有教育,是因为新生一代为着生存和发展而需要学习。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乃是个简单的事实判断;而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了。价值判断受观念的支配,即学生是不是主体取决于教师的“以为”如何...  相似文献   

15.
职校语文教学应该以生为本,构建职校语文愉悦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即强化学生的“获取”动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强化学生的“自主”行为,让个性成为创新的灵魂;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强化作业的“挖潜”效应,让作业成为学生思维的延续;强化多元的评价机制,让理解成为求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一词的诠释是“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与之相对立的“客体”则是“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新世纪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课程改革更是强调学习者是主体和学习者作为课程主体的能动重要性。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下面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导读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来设计教学的。因为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地位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绑绳解开了,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出现“众说纷纭”的场面;因为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既不能包揽专行,又不能听之任之,所以时时存在一个对课堂现象如何反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面对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应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使学生不仅“成才”,更要“成人”。要突破座试教育的桎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改变传统的“差生”观念,发展潜能教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值得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感受:一、营造民主轻松的探究氛围;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三、少“占”多“让”,少“扶”多“放”,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四、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课堂教学相应地进行改革,改革必须以理论为基础,“最近发展区原理”、“有效教学论”、“建构主义”等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改革的实践方向为:实施分层教学;有效教学;以科学方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智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