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活在英国工业革命处于全盛时期的托马斯·哈代是一位具有超前的生态意识的作家。在经典之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既有对自然风景的细致刻画也有对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揭示。文章以新兴的生态批评为理论为依托,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切入,解读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旨在激发人们与哈代产生共鸣对自然心怀敬畏,对环境尽心保护。  相似文献   

2.
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他那饮誉世界的长篇巨著《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大胆揭露了现代英国悲惨的社会状况,无情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和虚伪;同时对像苔丝这样纯洁高尚的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寄予了深刻的同情。在《德伯家的苔丝》里,哈代的人道主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王红 《考试周刊》2010,(43):30-31
悲剧的审美特征在哈代的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发生在19世纪英国工业文明入侵农业文明的背景之下。社会的变革必然对个体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它可以给个体带来诱惑.也可以将个体置于困境。面对诱惑与困境,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阅读《德伯家的苔丝》使我们领悟到作者独特的创作技巧的深刻的悲剧意味。本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来分析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唐鹏 《考试周刊》2013,(35):17-18
苔丝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作家哈代在对苔丝的不幸深表同情的时候,对主人公不幸的根源作了暗示,揭示了当时的社会才是造成苔丝的悲剧的真正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家哈代"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它描述了一位农村姑娘的悲惨命运和逐渐衰落的农民阶级在向工人阶级转变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磨难。哈代通过苔丝的生存状态透视当时的社会现象,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处于社会最底层女性的迫害。尽管苔丝在思想上仍具有软弱性,但她在苦痛面前展现的坚忍不拔和自我牺牲的反叛精神,使她成为一位具有丰富悲剧力量的人物。苔丝的命运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宗教道德的残害和社会制度的逼迫。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哈代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文化过渡时期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揭示了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画面。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会奉为神圣的道德观念、婚姻观念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鞭笞,对“仁慈的上帝”予以大胆的否定。本文试着结合哈代对主要人物苔丝、安琪儿、阿历克的刻画,从苔丝的悲剧性毁灭中看哈代的反宗教观。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哈代的代表作。作家哈代在英国文坛中享有盛誉,一生中有很多作品。除了小说,他在其他文学领域也有很大贡献。《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为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的故事。苔丝在著作中是一个悲剧角色,哈代对她一生的描写也是当时真实社会的射影。作家哈代除了热爱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外,更关注工业革命环境下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地位。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家托马斯哈代超越时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农村姑娘苔丝的悲惨人生故事。纯真善良的苔丝被恶少阿历克诱奸,又被心爱的丈夫安琪儿抛弃,遭受身体和精神双重压迫的苔丝最终举起屠刀将阿历克杀死,也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父权制社会下的男性中心主义及虚伪的道德习俗等给苔丝带来的灾难,并进一步探讨苔丝在重压下成长为哈代笔下独立自主的新女性的历程,以揭露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及由此导致的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9.
一个纯洁的女人--谈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指出: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人们对此争论不休。文章试图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特征以及社会背景的分析,说明苔丝的纯洁,并分析苔丝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弥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德伯家的苔丝》记录了个体在英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中的毁灭性打击,哈代借鉴了古希腊悲剧作品的戏剧结构—过失行为、磨难、反思醒悟、精神颂扬,塑造了悲剧主角苔丝姑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巅峰之作,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阿历克的人物形象,就“恋爱”——人类这一重要人生体验和个体情感的话题来说,可以发掘出阿历克自身确有的闪光点。纵观阿历克对苔丝的追求,特别是从他悔悟之后,对苔丝的感情可以说是异乎强烈而真诚的。他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出发,不失时机地用金钱收服苔丝,他自认为待苔丝很不错,也许苔丝早晚有一天会对他心生情意的。但他忽略了苔丝的人生和情感,他不明白强迫苔丝做的一切都是她最痛恨的,早晚有一天会导致精神危机的爆发。虽然在悔悟之后,阿历克是真心追求苔丝的,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全是隔绝的,无法沟通的。阿历克无法理解苔丝,更无法理解自己的死。这个结局,对阿历克来说,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接受美学批评方法,对英国小说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评析,阐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苔丝美丽而又年轻的生命终结的原因,文章认为苔丝生命的断送和她自身的原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她自身的原因是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很重要的原因,具体来说有三种原因:一、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法律意识;二、痴情,痴迷、深爱安吉尔;三、自身的软弱,缺乏坚定性。  相似文献   

13.
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社会领域、精神领域.而精神领域的生态危机对人造成的伤害更具有不可遏制的恐惧性.人们在精神困境中不断挣扎,寻找美好的精神家园,寻求“诗意的栖居”.黄碧云的小说通过书写人性的异化和存在的疏离化,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展示人的精神生态困境;并通过书写人物对自由的追寻、与命运的搏斗、对男权的反抗,透露出黄碧云小说对人类精神生态美的探寻.  相似文献   

14.
哈代对苔丝人物形象的塑造受到宿命论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苔丝具有传统的美德,也有独特的自我奉献精神;苔丝受到两个男人在身体和精神上的迫害并逐渐体现出她对当时社会、宗教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反叛精神;圣经中的原型意象也丰富了苔丝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生态危机面前,美共通过深入挖掘生态危机的根源、提供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来积极开展生态批判和斗争。美共认为资本主义的趋利体制、资本对环保战略的侵蚀、美国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公司帝国主义等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在此基础上,美共提出了许多消解环境危机的具体对策,号召人们积极从事生态斗争,并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关共的生态批判与斗争既与当代方兴未艾的生态理论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又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他的一部“性格和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他运用宿命主义和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女主人公苔丝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毁灭农民的罪恶,抨击了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描写了乡村姑娘苔丝的悲惨遭遇,深层次地对当时英国社会进行了揭露,对资产阶级的乐观主义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对备受压迫的劳动人员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而作品的主人公苔丝更是被誉为世界文化长廊中最优美最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性格中的追求跟反叛思想更是打破了传统的枷锁,超越了当时的时代观念,从而让这部作品拥有了强烈的反宗教、反封建礼教、反资产阶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存方式是人的发展状况的基本标志,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和人的素质能力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必将随之不断变革或更新。根据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建设和谐社会遇到的突出障碍就是生态危机,而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对自然的伤害。因此,全面变革人的生存方式,将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 ,其中《德伯家的苔丝》与《无名的裘德》被看作是哈代的姊妹篇。这两部著作往往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因为他们是关于下层人民悲剧的独创。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很相似。文章就其人物塑造方面的相同点进行探讨 ,也就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与《无名的裘德》的主人公裘德之间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20.
当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频繁触动人们的神经,成为时下社会最为敏感的话题时,人们不得不更为虔诚地相信和依赖政府。政府如何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的需求,在危机管理中把握舆论导向、巩固和完善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和谐有序地运转,危机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被特别提上政府议程,成为当下政府化危机为转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