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无悔的选择 从小,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高考时志愿填的全都是师范类院校.1991年7月,我从南京教育学院毕业后,直接留校工作.那时我给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是:读硕读博在高校教书,走专业教师的发展之路.2001年4月,我在南师大旁听研究生课程,文学院公告栏上的南京外国语学校招应届毕业生的通知吸引了我,唤醒了我曾想去中学教书的念头,于是面谈、试讲、审核一切顺利,我调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开始了初中语文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2.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小孩.我可以说是没有朋友,我也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有朋友.我曾经试过和同学们聊天,可没过两秒就无话可谈,在街上遇到同学也好像不认识一样.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只栖居在悬崖上的雄鹰,我身躯矫健,拥有一身灰黑而发亮的羽毛,因此.受到了众鹰的青睐.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独自盘旋在悬崖的上空,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嘭"的声音.随后,我的一只翅膀便感到一阵阵剧痛,并且在一滴滴地流血,我感觉自己没有了力气,身体不由自主地往下坠.……  相似文献   

4.
唐雅 《初中生》2018,(9):65-66
很久没回去了,我对老家的印象有些模糊.只记得那株老桂树,挺立在奶奶家后院,郁郁葱葱. 春天,我静静地坐在桂花树下,看着哥哥姐姐在院子里奔跑、嬉闹.等他们都出去玩了,奶奶收拾好家务,便抽出一条长凳,坐下来给我讲故事.那些我早已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牛郎织女》,奶奶仍然一遍又一遍地讲着.桂花树和我一样,听得入了迷.听到伤心处时,它便唰唰地落一些叶子,那是眼泪吧.  相似文献   

5.
大概是五年前,当我还住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回到中国演讲,一个学生跟我说,您写了这么多书和文章.我们能不能问一些问题呢.这令我意识到,在互联网投资公司工作的我,居然没有好好把握互联网,所以在写第三封信的时候,我就办了一个很简单的论坛,叫做开复学生网.然后发现访客越来越多,我也就一直回答问题,有时候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开始回复.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辅导》2007,(3):6-8
古人云"持之以恒",余以为然. --题记 窗外的小雨缠绵地下着,敲打着坚硬的地面,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有些陶醉.当梦想这位导师再次出现在我的考卷上,神秘地问我,它需要什么?我的回答并不睿智,但是却充满了理性.  相似文献   

7.
我站在这片草坪,回忆我们的往事.张开双臂,感受风从一个地平线吹到另一个地平线,灼热的太阳是那么地刺眼,刺伤我的双眼,刺痛我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1986年,我在鲁南的一所名叫陶官的乡村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我的语文老师姓杨,是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他博学多才,热情正直.但当时15岁的我却并不怎么喜欢他.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英俊,也不潇洒.  相似文献   

9.
我,一个曾经美丽过的苹果. 可现在,我被放在一个沾满了污渍的破盘子里.盘子在一张破桌上.破桌在一间破房子里.这间破房子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母亲,老母亲唯一的伴儿是一只老狗. 老狗浑身的黄毛稀稀拉拉,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光泽,一条长尾巴无力地耷拉在身后.老母亲不在的时候,老狗就和我聊天.  相似文献   

10.
教师·学生·面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担任一所农村中学的教导主任.一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啪!"初二(3)班的王老师气哼哼地把课本摔在桌上.我问:"怎么啦?""太不像话了,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念得出来书呢?呆在学校里,只会影响其他同学……"这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跑向教室.  相似文献   

11.
李老师没有正式做过我的老师,他曾在我就读的初中教语文和美术.二十几年前,在知识分子还属凤毛麟角的小村里,清俊儒雅的李老师是傲气的.我中考那年,他的三个儿女,早已成为小村罕有的金龙玉凤,飞入了中师和大学的校园.  相似文献   

12.
"淡白的槐花吹过镂花的门窗,你是否依旧在我的脑海里……"这是外婆生前最喜爱的一首歌,我的记忆却恍若还留在三年前. 我从小就与外婆生活在一起,那时,我最喜爱花,外婆就在院子里种满鲜花.我穿着白色的小碎花裙,哼着小曲儿,在花中漫步、转圈、起舞,那裙上的碎花好似活过来一般,也染上了花的清香.而这时,外婆则陪着我笑靥如花,拿着相机,不时地将画面定格、放大、聚焦,永久地留在她的脑海.她笑得合不拢嘴,嘴角浓得似蜜化不开,说:"我以前哪,也喜爱花和裙子,但是没那个条件,实现不了,熹儿呀,你可得开开心心的,替外婆开心下去."我这心里呀,掠过一丝心疼.  相似文献   

13.
春天到了,大街上又响起“卖小鸡儿啰”的吆喝声.读二年级的女儿早晨上学前跟我提了个要求:爸爸,买两只小鸡喂养吧?看着孩子恳切的表情,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是每当下班时,卖小鸡的就走了,天天如此.好几次跑到市场上去买,都是空手而归.我如实跟女儿解释,女儿倒是能理解,但提出了新的愿望:买一只鸽子喂养吧.  相似文献   

14.
旭日东升,洒下第一缕阳光;夕阳西下,留下最后一抹余晖.你是否留意,在你的身边,有一份爱如束束阳光,有时细微,却温暖心房;有时炽热,却令人难忘.我初中时的杨白贞老师,就是我人生中的一束难以忘怀的阳光. 杨老师是我的美术老师,她最爱穿白色的连衣裙,像一朵白云在讲台上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相似文献   

15.
以前的自己总爱回避阳光,讨厌阳光的温存,讨厌阳光的存在.因为,以前的我总怀着一颗叛逆的心,我讨厌看到让人温暖的东西,比如阳光.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画龙点睛",同样,在学习散文时也要掌握点睛之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题旨.比如听老师讲解《荔枝蜜》,使我懂得了篇末结句是点题的神来之笔,因此以后每逢学习散文,我总是左思右想,分析比较,寻找"文眼".在冰心的《小桔灯》里,我找到了点睛之物--小桔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理解了点睛之语--颇不宁静;而在竣青的《秋色赋》里,则懂得了"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这句谚语的点题作用.由此我觉得用老师教给的方法来指导学习同类  相似文献   

17.
生命·渴望     
如果我也是一株百合,哪怕我生活在悬崖峭壁上,也要尽情地绽放. 假如你在峭壁上发现一株长在石缝里的百合,那便是我.我有"生如夏花"般的绚烂;我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我也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我更有对生命的渴望.当太阳经过东升,终于转到我面前时,已近黄昏了.但我仍固执地向着阳光,去感受所谓"残阳"的美丽.哪怕只留给我一点点余晖,我也要好好珍惜,因为接下来便是漫长的黑夜,无尽的等待.那么,这一切源自于什么呢?那便是对生命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童年·辣椒     
我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小时候,我不是和邻居家的小妹妹一起去搞恶作剧,就是独自跑到小河边和鱼儿们说悄悄话,不是去摘邻居家树上的梨,就是去摘家门口晾晒的那一串串红辣椒…… 我是一个十足的淘气包,什么“坏事”都有我一份.在家里,我总喜欢和家人唱对台戏.他们说不能拿的东西,我偏拿,说不能碰的东西,我偏碰.所以,家人都觉得我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小孩.  相似文献   

19.
棋·人生     
"陈丫头,快过来当当裁判."隔壁的小王叔叔扯开大嗓门叫我.我一听乐了.准是小王叔叔又遇上了他的棋友,我得去看看.一进门,我就看见棋盘上早已摆好了棋子,就等着我这业余裁判了.  相似文献   

20.
出国留学是学习先进技术、了解新信息的重要渠道我1986年9月由国家教委派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金属及材料工程系进修,师从于世界著名粉末冶金学家J.A.Lund教授.主要从事粉末冶金材料强化合金化与强化烧结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中,我首次发现和报道了硅和磷两种合金元素在铁基压坯烧结过程中的协合作用效应,这一研究结果被评价为“为粉末冶金烧结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此期间,我在《国际粉末冶金》杂志等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六篇学术论文,受到了导师与同事的好评.我回国后,Lund教授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