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江西省教育厅召开中等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学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讨论和研究在改革的形势下,如何改革和加强中师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小学和幼儿师资。会议指出,改革并加强中师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初等教育,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办好中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摆正中师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端正中师办学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为小学和幼儿园服务的方向,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合格师资。会议强调,要努力改革中师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坚定、慎重,讲求实效。到会的同志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优先发展师范教育,从源头上搞好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来抓,使培养小学教师的基地得到了加强。中师的办学方向不断端正,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基本缓解了我市小学师资奇缺的矛盾。但是,目前我市中师在办学方向、教育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变革中,中等师范教育应率先搞好改革,主动适应我市初等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需要。为此,当前,我市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当前,进行中师的课程改革,必须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从小学教育对于新师资在思想品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出发,从中师生的接受能力和中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课程设置的结构和门类,合理安排各门学科的课时比例,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中师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适应小学教育教学要求的基本合格的新师资.我认为,这就是当前中师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根据这一指导方针,首先,中师的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小学教育的需要出发,从培养基本合格的小学新师资的要求出发,而不  相似文献   

4.
(一)立足改革,逐步提高小学师资培养的水平.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影响课程的基本因素.当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小学师资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发达国家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教育已提高到生源以中等文化程度为起点,师范毕业生达到了大学专科、本科以至研究生的水平.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为使小学师资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必须对中师教学计划进行全面的改革.我们要坚持改革,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因地制宜,稳步前进,争取较快地提高我国小学师资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对现行中师各科教学大纲的总体分析 现行中师各科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80年代初陆续制订颁行的。它们对中等师范教育的拨乱反正、端正办学方向、重建教学秩序、培养适应当时需要的小学师资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保证作用。十年来,我国小学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已有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小学教育的需要和小学教育对象的特点,中师设置的音乐、舞蹈课程,越来越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重视。这里就中师舞蹈课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根据中师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由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所决定,中师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培养合格小学师资。中师的舞蹈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当然要为中师的培养目标服务。在目前中师舞蹈课既缺大纲又缺教材的情况下,我们处理原则是:参考幼师舞蹈教材和大纲,学习专业舞蹈学校的教材和大纲,根据中师培养目标、生源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等师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 (幼儿园 )教师,而且绝大多数是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面对农村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中等师范学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以适应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需要。   一、坚持德育为首,突出专业思想教育,切实提高敬业爱岗、热爱家乡的师德素质   中师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要求中师培养的毕业生:要有献身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志愿扎根农村,在乡村中小学教书育人,为农村基础教育和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毕生的智慧和才能。中师德育工作应突出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   中师要加大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师资“基本规格”探索吉林省永吉师范学校课题组车百千农村中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中师生通过科学、规范的教育、培养、训练、学习,最终成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和21世纪农村小学需要的合格师资。这就必须明确“合...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要解决当前矛盾必须加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使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努力办好中等师范学校,为小学培养合格的师资,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而加强中师本身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是办好中师的一个重要关键。我省中师原来的基础是比较好的,但几经波拆,特别是十年动乱,遭受严重破坏,多数中师的校舍破旧,设备不全,办学十分困难。尤其是师资问题更加突出。一是数量不足。据一九七八年统计,全省中师专任教师六百七十三人,平均每班只有二点五个教师。二是质量不高。据一九八零年统计,专职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的仅占中师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八点八,专科毕业的占百分之三  相似文献   

11.
一、说明有针对性地对小学教师进行大专教育,是小学教师中师学历达标后的继续教育。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开展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对贯彻国家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已具备中师水平并有一定教育教学实  相似文献   

12.
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正在改革的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形势,面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我们这样地处农村的中师,如何强化师范性?我以为,一要在“农”字上做文章,二要在“合格”上下功夫。一、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当前农村中师的办学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两个主动适应,对准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两个主动适应”,就是要主动适应农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主动适应农村实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一个目标”,就是必须进一步明确,农村中  相似文献   

13.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中等师范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光荣历史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当前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为小学服务的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中等师范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中的一个层次。它的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的教养员。中师规程对中师培养目标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现在为什么还要对小学教师的规格和中师的培养目标展开全面讨论呢?这是因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三个代表”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历史使命意识、时代需要意识和个体自觉意识。为此,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时,应重视激励保障缺席的构建,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优化组合师资资源,提供良好环境氛围,以实现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职业院校事业发展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尤为重要.构建和创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就需要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机制和制度的健全及完善,不断地探索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宋建军 《职教通讯》2012,(20):67-68
当今国际教育界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养,将其视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构建尤为重要。构建和创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需要清醒认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构成的要素,才能不断地探索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新方案》)为中等师范学校构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四大块有机结合的崭新的教学模式。中师开设选修课,从根本上打破了全国中师一个计划、一本大纲、一套教材的局面,使中师教学工作能够主动适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适应为基础教育培养小学师资的需要。贯彻《新方案》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必修课的主体地位,而难点则是如何开好选修课。选修课应开设哪些课程?课程标准怎样确定?课序课时怎样安排?它与其  相似文献   

18.
座落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家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是在我国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5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师范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于1985年9月创建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不足,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等因数,严重制约着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要解决当前矛盾必须加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杜照儿、周育安同志的意见和洛社师范的经验,提出了中师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面向小学,重点应该是面向农村小学。面向农村小学,既是当前农村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师贯彻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一个新课题。应该看到,“普及初等教育的关键在农村”,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对于普及义务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加快我国四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承担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服务对象的重点在广大农村。因此,能不能面问农村小学,培养农村小学所需要的合格师资,是衡量我们中师办学方向是否端正,教育思想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