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 ,长大以后 ,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 ,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 ,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 ,从来不疑有他 ,但是 ,好人、好人 ,他们真是好人吗 ?深究起来 ,可不见得。事实上 ,世间所谓的好人 ,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 ?会坏 ,我举出三点主要的 ,证明给你———好人———看 :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好人的第一坏处是 ,他们怕坏人 ,因为怕 ,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 5年 ,吴相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 ,他对我说 :“我这回‘退让贤路’了 !…  相似文献   

2.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好人的第一坏处是,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5年,吴相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这回‘退让贤路’了!  相似文献   

3.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诩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诩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好人的第一坏是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5年,吴祖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这回‘退让贤路’了!”我回答他说:“吴老师,你错了,你退…  相似文献   

4.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坏人做坏事;另外一个是好人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结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在有机会或可能有机会的时候,放弃了打击坏人、…  相似文献   

5.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  相似文献   

6.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但是,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 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3点主要的,证明给你看:  相似文献   

7.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  相似文献   

8.
好人坏在哪     
李敖 《成长》2007,(9):40-42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是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红脸和白脸     
有个县官,最怕动脑筋审案子。来了打官司的,他就问人家:“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说这有多可笑呀。有一天,这县官审案审得烦了,就叫师爷陪他去看戏。戏台上有涂红脸的,有涂白脸的,县官又不耐烦地嚷起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师爷就解释说:“老爷,红脸是好人,白脸是坏人。”“原来如此!”县官忽然灵机一动,“那么,师爷,你快帮我写个告示:凡是好人,一律涂成红脸;凡是坏人,一律涂成白脸。这样我审案子的时候就不会搞糊涂啦。”师爷当然不敢不照办。告示刚贴出去,就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帮盗贼到染坊里去抢红颜料了。当时附近的一个戏…  相似文献   

10.
皇帝的新装     
从前有一个皇帝。他的周围有一些大官,其中有一个官员是一个坏人。他经常给皇帝出很多坏点子。有一天,他把两个人带到皇帝面前说:“陛下,这两个人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织布工,他们能织出非常漂亮、非常特殊的布。”皇帝说:“他们不可能织出比皇宫里的布更好的布。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布。”这个大官说:“不,你根本没有他们那种布。他们的布非常特殊,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得见。通过这种布你能知道谁聪明,谁不聪明。”“这是个好办法。”皇帝说,“好,你可以把他俩带到织布房,吩咐他们为我织出漂亮的衣服,然后,我就能知道我身边的人谁好谁坏。对好人,…  相似文献   

11.
抬头与低头     
警方打掉了一个抢劫团伙,我采访了这个抢劫团伙的头目。我问“:你通常都向哪些人下手?”“那些低着头走路,看见我似乎有点害怕的人,是最好的下手对象。”那个头目说。“据说,你多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抢劫,难道你不怕吗?”“怕?再多的人,如果都是看客,你会怕吗?”“如果有人出来制止,你会怕吗?”“这就要看他敢不敢抬起头来同我说话。”这次采访,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当好人低下头去,坏人就会抬起头来;当善良低下头去,邪恶就会抬起头来;当勇气低下头去,恐惧就会抬起头来;当热情低下头去,冷漠就会抬起头来……抬头与低…  相似文献   

12.
我上常识课“认识燕子”,当我讲了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以后总结说:“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爱小燕子,更要爱护小燕子。“老师,坏人也喜欢燕子吗?”突然,一个叫森辉的男孩子这样问。我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他一句:“你说呢?”他回答说:“不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他答得头头是道:“因为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燕子,庄稼就会被害虫糟踏了,我们就会饿死。坏人整天想害好人,巴不得好人都饿死,所以坏人一定不喜欢燕子。”显然,孩子的思维是幼稚的。但是一个6岁的幼  相似文献   

13.
周末放学前,杨杨的爷爷奶奶来到我办公室,说好几天没见到杨杨了,请我把他叫来。我到活动室去叫杨杨,谁知杨杨生气地说:“不,我不去,他们是坏蛋。”我以为杨杨在赌气,便耐心地教育他耍尊敬老人,然后问他:“爷爷奶奶这么关心你,能说他们是坏人吗?”杨杨茫然地望着我,喃喃地说:“爸爸妈妈是  相似文献   

14.
你愿意做好人吗?第一好人是有操节的,第二好人是有作为的,第三好人是要能为社会谋福利的。仅仅不坏的人,不能算好人。因为第一他不久要坏的,第二他这种好于社会毫无关系。要做好人,先硬起你的脊梁,多做事,多研究,多存心为社会谋福利。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不可因为他们的好,忘了他们的坏;不要因为他们的恶,忘了他们的善。”看完这段序语,顿觉触目惊心,不禁深感触动。为刘墉的幽默而倾倒,为他的勇气而深感敬佩,更为令我崇拜的是他的人生观。这是一本针对当今社会现象所写的书。每个故事都可能切中时弊,每个分析都可能深入人心。它的目的不在于立刻改变什么,而是希望慢慢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本书就是教你怎么洞明世事,如何练达人情。小时候去影院看电影,总爱问妈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且心里总是期盼着好人获胜,坏…  相似文献   

16.
正字与反字     
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 “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 怎么能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 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这是什么?”师父问。 “这是个‘我’字,”小和尚说, “但是写反了。” “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师父追问。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还说它是个‘我’字?” “算!”小和尚立刻改口。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 它反了呢?” 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样作 答。 “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  相似文献   

17.
一次与几位同学闲谈,讨论到“你最怕什么”的问题,有的说最怕“蛇”,有的说最怕“鬼”,还有的说最怕“难题”,可是我说:“最怕我自己!”害怕自己其实是不敢超越自己,是怕越过本应越过的那一步。我们很多人怕的也都是“自己”,不论怕“蛇”、怕“鬼”、怕“难题”,还是怕“闲言碎  相似文献   

18.
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用好人或者坏人来定义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总是先要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然后对好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而用憎恨去对待那些坏人,觉得他们简直死有余辜!我也是这样长大的。但在日渐长大的过程中,我慢慢知道,其实,我们身边的人是不可能被简单地分成好和坏两类的。因为一个人本身是很复杂的,而且又在不断变化。随着我们的观察力和阅历不断丰富,我们对人的认识才开始走向客观。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初衷。祝老师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他的原型曾经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我那时上初中,开始按自己的标准来划分…  相似文献   

19.
确保安全     
一次,有人问一个农夫他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一个不愿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成长、爱或生活。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肖剑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显得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害怕冒显得多愁善感的风险;他们不…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的人物中,作者最憎恶的是哪些?憎恶他们的原因是什么?他的看法和我们今天的看法有哪些差距?说明了什么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曹雪芹的生活态度和美学思想.一般地说,他对那些“皮肤滥淫之蠢物” 的“须眉浊物”——如赦、珍、蓉、琏乃至贾环之流——及“嫁了男人,比男人更可杀” 的女人——如邢夫人、王善保家的、赵姨娘之流——都是憎恶或没有好感的.我们说,《红楼梦》里的人物,好人为必全好、坏人未必全坏,是指其中最主要人物尤其是“好人”方面而言,它有着相对的性质.具体到某些“坏人”身上则并不完全适合.例如贾赦、“邢夫人及赵姨娘、贾环这样人物,就找不出“好”的地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