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在新闻传媒领域的应用也愈来愈受到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始出现信息内容安全不牢、权责治理边界模糊、用户数据隐私泄露等方面的问题。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要进一步剖析信息传播治理问题的内在逻辑,探索适合智能媒体时代的治理路径,最终推进互联网平台与新闻传播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创造出人类信息传播的全新景观,面对它的发展前景和影响,我们已知的远不如未知的。网络信息世界蕴藏的能量,必将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本期《前沿关注》栏目讨论的主题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沿趋势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选取的4篇文章,从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信息化建设、互联网信息环境的国际共识、网络视频信息传播发展等方面就互联网信息传播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及影响、优化互联网环境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探讨,相信读者会从中获得很多信息及对互联网发展的全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医疗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性、参与性、普及性、全球性、多样性等特点,也具有其特殊性。互联网医疗信息传播存在规范度和安全度不高、监管和服务力度不足、标准和法律制度待完善等问题。根据治理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实际,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力量,加强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综合应用行政、法律、技术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政策工具,探索形成新的协同治理模式,规范互联网医疗信息的传播,为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签,媒体则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网络电视、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文化传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在这样一个开放性传播平台上,传播范式也面临着新媒体元素的重新润色。本文试图从视觉传播效果入手,阐述在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网络广播的出现和发展是同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分不开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传统广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广播网站的建立。传统电台将自身拥有的音频信息等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突破了以往电台单一收听、线性传播等局限,实现了多媒体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6.
当前,OTT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领域的重要传播形态,其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传播形态以及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变化。由于OTT模式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得其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则应依托OTT模式不断创新,才能在数亿用户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文化在构建社会秩序和国际秩序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旨在探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对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梳理,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点,如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等。在现状分析中,对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影响力以及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进行了评估。最后,本文提出了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包括垂直领域的深耕、内容多样化与专业化以及内容与电商的结合等。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和把握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是近年来信息文化传播中的活跃要素,它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各个领域,渗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在新媒体语境下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新趋势和新策略,是现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的重中之重。由周小华等著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书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形式、渠道和效果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分析与总结,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功能、价值与应用方案,反映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烙 《东南传播》2013,(9):52-5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对农传播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农传播成了当下热门的话题。近些年手机和网络在中国农村普及率不断增高,应该如何结合二者的优势,让它们在未来的对农传播过程中发挥合力?重新定位对农传播的受众、传播者,建立新型的新媒体对农传播模式,发展以互联网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手机为客户终端的新媒体对农传播体系,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曾妍 《今传媒》2017,25(10)
新常态下互联网行业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发挥着驱动和引领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战略措施.技术和政策的双重变革影响和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模式和途径.网络亚文化作为依托互联网的新生代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求生存与发展,寻求与主流文化共同唱响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互联网+"环境的特性入手,归纳分析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着力探索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李森  沈月娥 《青年记者》2017,(32):56-57
英国广播公司(BBC)克里斯·韦斯科特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逐步到来.移动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互动性强等传播特征,这使得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广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广播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广播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地方新闻网站对中国互联网建设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占据什么地位? 钟瑛:地方新闻网站由于数量多,分布广,犹如神经末梢遍布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在新闻资源、政策资源、本土资源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在中国互联网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小曼 《新闻世界》2023,(10):102-10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逐渐失去原有的市场地位。互联网改变了受众传播与接收信息的方式,传统媒体的优势弱化,媒体融合成为发展主流,而站在媒体传播最前沿的播音员主持人角色重塑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播音员主持人工作面临的新媒体传播生态、存在的短板、遇到的挑战以及角色重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融合传播形态。自2009年8月以来至2015年,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中国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微传播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在以3G/4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阶段,作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发展史的主流形态,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微传播形态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媒体传播样本。文章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传播所具有的双重召唤结构、偏向叠加效应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微博所引发的微内容、微传播、微偏向、微结构、微媒体等融合传播现象为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媒体经历了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和智媒体三个发展阶段,对传统媒体传播格局带来了颠覆性影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传播格局已然形成,互联网生态系统在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如何通过媒体融合,升维为主流互联网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为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顶层设计。传播新格局已经形成互联网已经成为主导舆论场。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信息海量、方便快捷、用户体验更好,用户开始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16.
从“人人网”SNS社区平台浅析新时期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传播凭借其海量的信息、方便快捷等优势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SNS社区平台类网站的出现,互联网传播呈现出新的变化,这对研究新时期网络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庆 《传媒》2016,(10):53-54
据全球著名信息技术、电信行业研究咨询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于2015年12月21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32亿,约占全球总人口数的44%;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将达到20亿。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互联网用户数增长居全球领先地位,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内,互联网领域收益将占到全球总收益的一半。在广告传播方面,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是互联网广告传播更加依托于互联网、社交网络等传播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视频将成为广告传播的主要渠道和手段,广告公司也在改变宣传模式。通过互联网,他们能够更好地获知用户喜好,从而做出更佳的广告效果,取得更大收益。广告行业与网络视频行业联合,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大数据时代,我国网络视频行业应当利用网络信息传播优势,优化设计互联网视频广告投放策略,继续提升网络视频广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邓亚丽 《今传媒》2014,(12):112-1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将会引发社会新需求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大转变。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核心,相对于IPv4,IPv6具有网络地址容量巨大、网络更加安全可靠、网络服务质量高等优势。而且,IPv6与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将最终改变人类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应用等各个环节。同时,IP v6对于国际信息传播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IPv6对于下一代互联网以及信息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互联网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热点现象,从技术、媒介和制度等三个维度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公共性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媒介融合和融合监管对于互联网新媒体公共性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闻是信息传播的文体,不同的新闻载体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传统新闻是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载体进行传播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载体变得多样化,互联网传播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导向的移动设备的诞生,改变了传统新闻采写与传播的方式,开创了新闻采写的新媒体。本文就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