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尝试教学法     
教师先不讲解,而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作尝试练习,在尝试中指导学生自学、讨论,然后教师讲解的教法,我们称它为“尝试教学法”,可分五步进行教学。一、出示尝试题。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尝试题的类型、结构应与课本例题相同,以便学生通过自学解答。如例题:1/2 1/3(八册),尝试题:1/4 5/6;例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卖多少元?  相似文献   

2.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空有限,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  相似文献   

3.
上好习题课,是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选择题目时,要充分利用课本的例题(或习题),通过“一题多解和多变”,使题目富有启发性。在分析和解答习题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加深,使学生自始至终“面临着问题”,激发他们深入思考。这样做,对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开阔思路都是非常有益的。例:试用本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于习题教学亦不能外,但是学生练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练习?解题过程中思维遇到了困难怎么办?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进行宏观调控.习题课是高中数学重要的课型,传统的习题教学就题讲题,灌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不够,知识学习和应用不成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那么在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精选范例深化研究习题教学不可缺失了例题的示范性作用,笔者认为选择怎  相似文献   

5.
习题教学作为一种课型,与例题教学共同承载着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维、学会解决问题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与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不惜笔墨、浓妆重彩于例题教学,习题教学则钟情于“习题解答”这一目标.实践证明:习题教学有时需要“浓妆”,有时需要“淡抹”.至于什么时候需要“浓妆”,什么时候需要“淡抹”,则需要教师“因题制宜”,灵活应用.笔者试结合教学实例,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6.
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编著和筛选而确定的。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对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要作认真分析,以便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实践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到部分例题和习题是课本知识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编者有目的地把一部分教材内容放入例题和习题中。例如高中物理(甲种本)(本文所引课本都是甲种本,下略)第一册84页第5题,反映了匀变速运动的一个重要规律;第二册186页第2题,介绍了电功的常用单位“度”;198页  相似文献   

7.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钻研教材又是备好课的关键。一提起钻研教材 ,许多教师认为就是研究例题 ,而对教材中的练习题研究甚少 ,更谈不上充分发挥其作用。倘若教师能像钻研例题一样去研究习题 ,逐题演算 ,弄清编排意图 ,在教学中合理安排 ,充分发挥其潜在功能 ,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显示编排意图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教材的编者都要根据大纲的要求 ,精心设置一定量的习题。这些习题一般含有模仿例题的基本题 ,加深理解、培养技能的变式题 ,完善知识结构的发展题 ,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题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训练题等类型。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考试既重视对“双基”考查,又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数学课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立足点与出发点,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它们表明了教材的深度和知识辐射范围,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的作用,做到以点带线、以线及面,并在教学中进行广泛迁移,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通性和通法,让学生以最便捷的方式掌握知识,习得方法,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过程的点滴体会,谈谈如何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与习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离不开例题的教学,提高例题的教学效果,可以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眼光不要死盯着高考题和课外资料.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课本例题、习题或例题与习题的变形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教师应当把精力放在充分发挥教材例题与习题潜在的教学功能上,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一般属于典型的常规题,这些题是由教材编写者精心编制的,在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对例题习题进行改编,使其形式上相似,但在情景上、探索性上赋予新意,对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学生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例题、习题的教学中,存在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就是教师追求例题、习题讲解的数量,讲完一道题紧接着讲下一题,不给学生留有反思、回味的机会.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讲的题越多,学生掌握得就越多.其实像这样的讲解,学生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跟上教师的进度,往往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达到通过例题、习题帮助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举例题都是历届IMO试题,在我校课外小组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用学生课本习题上的结论,经过适当的指示,让学生动手去解答.学生对于自己能用课本上习题的结论解出高难度的国际竞赛几何题,感到非常惊奇与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数学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而且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解答习题之后,再作一番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解答数学习题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解题后应继续思考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三教学中,如何做到高效复习是每一位教师时时探讨的话题.其中精选精练典型例题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每一道典型的数学例题,无论从方法上还是内容上都起着"固体拓新,嫁接成林"的功效,同时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在高三复习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开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面的变式探究,以达到复习知识、巩固方法、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复习不等式的证明时,我选出了下面一道习题  相似文献   

15.
例题、习题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认真搞好课本例题、习题的剖析教学,对典型的例题、习题还要从多角度挖掘其典型的应有的教学价值.1.对解题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做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2.学以致用,挖掘例题、习题结论的利用价值.3.变换例题、习题的条件或结论,做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4.一题多问.挖掘例题、习题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5.认真挖掘教材中例题、习题中隐舍的德育素材.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微元法是物理解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物理习题灵活多变,在一些习题中参数变化时,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难度较大.对于此类问题,教师需要让学生转变解题思路,对物理量进行分解,提高学生解题效率与质量.因此,在物理课堂中,教师注重微元法理论以及运用技巧的讲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典型例题,讲解微元法应用过程,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冬有 《成才之路》2013,(28):84-84
教材是教和学的依据,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经过反复筛选精编而成的,看似寻常,实则内涵丰富,有不寻常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功能。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习题的作用,在教与学中创造性地加以发挥与延伸,如一题多解(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旧题新讲、小题大讲(深入挖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这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例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物理课本上的例题一般都不太复杂,而且有分析,有解答。如果让学生自己看,一般也能看懂,这样好像老师没有什么好讲的了,所以有的老师往往另选一些难度较高的题做例题,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钻研课本上的例题,在例题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充分发挥课本上例题的使用,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个人的一些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不少学生包括有的物理教师觉得教材上的例题太常规、太简单,不如某些资料上的习题"典型",从而淡化了教材中的例题教学,造成教师忽视教材例题,学生轻视教材例题的局面,导致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落实,基本方法不熟练,习题解答不规范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指出:"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他把解题看作是数学的心脏,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中,例题、习题的解答过程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基础过程,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每道例题的教学功能,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举例谈谈在解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