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的和谐发展为宗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创造适宜这种人才健康成长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在这当中,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则成为能否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关键。因而,分析与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转换,创造适合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环境,对有力地推动考试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特…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的要求,是新世纪的呼唤,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小学数学教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教育。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最具有创新教育潜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既要考虑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人格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教师。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张志琴 《小学生》2013,(11):95-95
社会的发展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靠创新,而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主要特征,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就要为创新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邓珍国 《教师》2010,(32):6-6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全能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而培养这种心理品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可见,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面对创新教育,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呢? 一、提高教师对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认识,充分了解创造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  相似文献   

7.
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和科技的动力源,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素质特别是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而也必然相应要求教育观念要更新,核心是要把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教师本身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创新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了培养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文章认为:应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家长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教师应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随着高科技迅猛发展,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全能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而培养这种心理品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改革,这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那么,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现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和科学的激烈竞争,其焦点是人才素质和智力的竞争.在人才的素质和智力中,创新精神和动手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创造能力应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并把它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可以肯定地说,在现在的教学改革中,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任何改革都是不成功的.本文将从以下三点进行论述.   ……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而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在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竞争上。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江总书记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可见 ,创新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历史赋予各级各类学校和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转变教育观念 ,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要树立现代的、开放的教育思想和创新观…  相似文献   

13.
创造教育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通过组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教育。创造教育重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迎接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科学技术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给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振兴经济靠教育,振兴教育靠教师。面对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重新认识培养教师具有创新精神的历史必然性,寻求培养教师具有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并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担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  相似文献   

15.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当作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上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个性发展完善、综合能力突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每位一线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承担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所必须的物质、组织人力三种资源中,创造型人才是最重要的。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中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对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 激烈。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性能力的民族,难以屹力于世界先进民 族之林。”现在的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靠创新教育。我们的教学该怎样面对世界、面对未来,我们认为应该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  相似文献   

20.
王艳 《考试周刊》2014,(36):134-134
<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随着人才市场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也应将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电子实训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下面,笔者结合电子实训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响应素质教育、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一、精心备好实训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