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识记);(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识记);(3)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理解);(4)理解单倍体及多倍体的特点,并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进行比较(理解应用);(5)理解多倍体、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优点2.能力性目标:(1)以果蝇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  相似文献   

2.
<正>"染色体变异"一节课涉及的概念有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其中染色体组是建立二倍体、多倍体概念的基础,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易混淆,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建构物理模型,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突破该难点。1构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模型以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等原理构建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染色体组概念的学习做铺垫。  相似文献   

3.
本节教学中,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等重要概念,尝试进行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帮助学生习得、理解概念。  相似文献   

4.
"染色体组"这个概念是学习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二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基础,正常教学时,学生难以理解,特别是学生对"染色体组"的分类方法和标准不明确,所以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了困难。笔者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会的教学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1.1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材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两部分.对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的内容,教材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还增设了对应的实例,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是本节的重难点,教材前后涉及了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多个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很难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影响到对"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的理解.如何突破概念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的瓶颈制约,努力让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主动参与到概念的形成、分析、运用和辨析中来,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形象类比法,通过播放视频,以橡皮泥和泡沫板作为载体,组织学生活动,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再组织、再加工、再创造,使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获得信息.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变异”中的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等概念在习题及各类试题中出现较多,而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述得较抽象,学生掌握这些概念有一定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准确、透彻地理解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呢?这是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教材在阐述了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的组成后,对染色体组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一般地说,生殖细胞中的这样一组染色体就叫一个染色体组。那么具体地讲,到底一个染色体组是怎样构成的?哪些染色体组合在一块才算是一个染色体组?在此,本文利用雌果蝇染色体图解将这一概念具体化。雌果蝇染…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必修本)关于“染色体倍数变异”一节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不易透彻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对单倍体与二倍体或多倍体的区别更是模糊不清.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下述一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学生在学习时常易混淆,是“染色体变异”一节教学中的难点。这两个概念是学生学习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基础,因而又是重点。如何进行这两个概念的教学,我进行了多次教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如下:一、运用“教具演示——一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法进行染色体组概念教学首先,教师用绘有雌(或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两张幻灯片,重叠两片,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让学生回忆减数分裂的过程,然后教师逐渐推移开两片子以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之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始终难以把握,使这一内容成了难点中的难点。下面就笔者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谈一下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1从概念上判断 教材中对单倍体定义为: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配子中一样,称为单倍体。 教材中对多倍体定义为: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把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误判为多倍体。所以我认为,对单倍体的判断是否为: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为单倍体(不管它含有多…  相似文献   

10.
结合学生学习可遗传变异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性错误和易混淆的知识点,深入剖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可遗传变异类型的概念,特别对广义的基因重组和狭义的基因重组进行了梳理;对染色体交叉互换所涉及的可遗传变异进行了辨析;对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概念进行了剖析,以期对可遗传变异的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1.
1 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之后,继续对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学习.本节教材包括2个课时的内容,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以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和二倍体及多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2016,(24):51-53
"染色体变异"一节中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是学生易混淆、难理解的概念,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利用学生主动参与概念形成、辨析和运用的教学方式,通过观看视频、画概念图,对染色体分组、师生互动和巩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在感受轻松有趣又富有节奏感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浙科版教材"染色体畸变"中共有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整倍体变异、非整倍体变异、三体、单体、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一倍体等显性或隐性概念16个,教学中通过发挥原型和样例的作用,采用物理建模和构建概念图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顺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理解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教材中,“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理解与判断一直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很多时候,学生感觉弄懂了,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模糊不清。为此,本文提出以下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变异"一节中概念繁多,通过应用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新旧概念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建构、理解并应用新概念,提高核心概念"染色体组"教与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华东师大生物系袁朝辉教授在<生物学教学>200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题为<单倍体和多倍体是两个相互排斥的独立概念>答广西桂林陈姝老师.文章认为多倍体"它们的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不是同一物种配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笔者斗胆质疑,查阅了很多资料,认为有误,确认此为同源多倍体而非所有多倍体的共性.此篇文章寥寥数语,使人意犹未尽.因此,有必要再谈单倍体和多倍体.  相似文献   

17.
在讲染色体数目变异时往往会讲到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及多倍体这些概念.有时会混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一些遗传学出版物对这些名词概念没有统一的提法.多数书只提到二倍体与单倍体的概念.把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而二倍体生物所产生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有些书把二倍体也叫双倍体.单倍体也称一倍体,那就更不确切了。染色体悟性是指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数或基数。什么是染色体组呢?每个物种的染色体组是由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组成的,称为染色体基数.由一定基数的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用…  相似文献   

18.
以概念“染色体组”的教学为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引导学生突破对概念“染色体组”的理解,阐明了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三倍体与3N     
中等师范学校《生物学》教材第313页关于染色体组和多倍体的概念中,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三倍体。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中,极核细胞受精以后形成受精的极核细胞以及受精的极核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许多胚乳细胞,其内含染色体数目均为3N。然而将3N与三倍体混为一谈,认为如果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3N,就是三倍体。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7,(20):62-64
阐述学生对遗传育种中一些问题理解存在的疑惑,指出对于这些困惑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从基本的概念入手,逐步归纳出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全面分析杂交育种、单倍提、多倍体育种过程,从而逐步延伸其异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