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育生态观为生态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为生态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基础.生态取向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范式上的突破与超越.基于内生态与类生态两个层面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生态化的思路与策略:确立积极的自我意象,增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改善教师文化素质,提升体育教师文化品位;形成反思的文化品格,促进体育教师自我更新;建设和谐的教师文化,培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宜土壤;统整多元教育资源,提高体育教师教育实效;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引领体育教师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董海军  秦曼 《体育科技》2023,(6):165-168
中小学体育教师效能研究是实现体育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应然路径,也是学生学业进步和教师发展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文章在辨析体育教师效能概念基础上,对国内外中小学体育教师效能评价框架、方法及工具进行梳理及分析,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师效能在涵义诠释、评价框架构建及方法选择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反思提出重构中小学体育教师效能的研究路径:研究焦点从探求普适性转向寻求情境化,研究方法从单一转向多元,研究取向从理论转向实践,评价运用从缺乏反馈转向协商参与。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对教师文化、学习型体育教研组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指出了传统体育教研组存在的弊端:过于行政化的组织管理使得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难以发挥;缺乏互信的组织氛围使得体育教师专业合作落入形式主义窠臼;教研组共同愿景的缺失,削弱了团队的凝聚力。文章最后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提出了学习型体育教研组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建立共同愿景,发挥有效激励作用;改善心智模式,培养体育教师的反思意识;培育新型合作文化,打造学习型团队。  相似文献   

4.
喻坚 《中国学校体育》2014,(4):29-31,4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体育教育的"隔离",导致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忽视,制约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所培养的体育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为此,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作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7,(1):52-57
教会女学打开了封建思想对女性身体的禁锢,西方体育成为近代女子身体思维转向的逻辑中介。梳理津教会"兴女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从西方审美、社会意识和性别差异视域解读近代女子体育身体观,分析身体观生成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津教会"兴女学"中的体育教育大致可分为初创、发展和鼎盛三个时期;西方"身体—主体"审美哲学及身体思维"体现逻辑"成为近代中国女子体育发生、发展与延续的内在张力;西方教会平等、自由、博爱的社会意识成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价值观转向的逻辑中介,教会女学推进了近代女子体育的勃兴;西方哲学对"男性中心主义"的思维批判对女子体育身体观的历史生成起到规范、导向和动力作用;近代津教会"兴女学"思潮影响下女子体育身体观生成逻辑表现为"工具理性→情感理性→个体自由和自我价值理性"的演化程式。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反思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23-725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而反思型教师的成熟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的锻炼和促进,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反思,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宽.体育教师要坚持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逐步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建立自我反思机制,成为反思型教师,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讨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启示,认为"反思性实践"理论重视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情意的发展,促使高校体育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反思性实践"使反思自主性成为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内涵、实践作用及其内在形成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认为:首先,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课标的内在心理认知与外在行为相互统一的状态。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可以促进体育教师将课标要求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建立课标与体育教学实践间的联结关系,增强体育教师基于课标的教学能力。其次,研究从“理解课标—自我内化—教学预设—实践反思”4个方面揭示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形成机制:理解课标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起点,自我内化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的保障,教学预设是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形成的关键,实践反思是课标转化能力的完成。最后,提出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能力发展策略: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对课标的认同和实践,赋予体育教师对课标进行教学实践转化的专业自主权,开展体育教师对课标进行教学实践转化的行动研究,强调体育教师课标转化自觉是转化能力培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王畔领 《体育师友》2010,33(4):69-71
教师即研究者的出现、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是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的背景;教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回归教师、回归实践、为行动而研究是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的背景;体育教师行动研究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体育教师成为决策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过程中,“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共识。但在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进  相似文献   

11.
循证实践是在健康和教育学科所兴起的一场"运动",通常指以最佳研究证据为导向的专业实践,它已成为特殊体育实践领域一种全新的"范式"或"文化"。采用文献法,分析了特殊体育循证实践的五个基本理念,它们分别是个别化、批判性思维、自我决定、计划的有效性和多因素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特殊体育循证实践的五个实施步骤,即提出问题、查寻证据、评价证据、整合干预和评估效果。为切实推进特殊体育循证实践的实施,从体育教师应选择高效的干预方法和特殊体育研究应依循循证实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特殊体育循证实践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成军 《体育教学》2014,(5):52-53
本文例举体育教研活动的一些现象,分析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研中缺乏反思.通过实践和思考,认为体育教师对体育教研活动反思的本质是一种有体验的身体活动和有意识的心智活动的“结合体”,并且分为基础、中级、高级三个层次.采用“单一反思”的教师需要反思自我专业成长的方向和方法,采用“双向反思”的教师需要反思自我对现有专业发展的理解、目标和方向,采用“多元反思”的教师需要反思专业发展水平如何向深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校体育正迎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但作为培养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教研室、体育局等部门应在这场重大的改革中,狠狠地推体育教师一把,使外在的推力与内在动力相结合,促使体育教师尽快实现专业成长,把握机会、迎接挑战、真正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知识管理,对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体育教师的隐性教学策略知识外在化,有助于变革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创建学习型体育教学文化,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策略知识进行采集与整理—存储与积累—传播与共享—运用与创新,是一个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运动过程.实现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管理,需要诸多条件的支持,诸如发展型体育教师的培养、自觉性的体育理论学习、反思式的体育教学实践与共享型的体育教学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内化,才能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做一个对自己的实践不断思索的“反思的实践者”。采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从反思型教师的内涵以及如何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中成长为反思型的体育教师的角度,论述了成为反思型体育教师的途径和方法,以满足新体育课程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教育对单子式的主客体取向的主体片面教育起到求源返真的作用,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内在必然和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选择。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主体性融合、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人格自由发展等方面的缺失折射出体育教学的主体间性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对课改的虚假认同,班级授课制度的弊端,课程价值取向的扭曲等。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的要做到:体育课程改革向"教师立场"转变,走向交往式教学,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教育界注入了活力,体育课程改革和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既是课程、课标的实施者,又是课程、课标的探究者的高层次要求。我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曾获得江苏省2004年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手比赛的一等奖和“创新奖”,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中确立了“欲铸辉煌、能力先行”的座右铭,总结出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六种能力。一、具有对相关知识的整合和实践的能力当今体育已是一门以“三维”(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健康观为核心,涉及诸多学科知识的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体育教师要想取得理想…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教师应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为开展有效教学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到底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的质量。而美国在体育教师知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基于此,本文沿着“历史逻辑、研究范式、构成体系、测评工具、培养转向”的进程,聚焦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知识体系,与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Phillip Ward教授展开对话,具体包括关注体育教师知识研究的历史逻辑、体育教师知识的研究范式、体育教师知识的体系构成、体育教师知识的测量工具、基于知识的体育教师培养转向等五个议题。这有助于中国学者更好地了解世界体育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为改革术科课程或教学法课程并培养高质量的体育教师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骆智明 《体育世界》2014,(3):116-118
旨在运用整体统合的观点来回答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内在关系,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体育变革的核心;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在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带来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体育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反哺学校体育,以期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师、学校体育三者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0.
当代体育价值观的文化哲学阐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体育客体意义的认识.当代体育价值观的嬗变经历了一系列文化转型和观念变迁,蕴含着社会背景、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等诸多因素.人文体育思想的渐进,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也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人文意蕴的感知.全面深刻地阐述我国体育价值观从"生物体育观"到"人文体育观"的嬗变过程,剖析其内在合理性,是我国体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在体育价值观的嬗变过程中,探寻新的指引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提供核心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