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任娃 《时代教育》2010,(9):91-92
校园情景剧是心理剧融于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本文将校园情景剧归纳为"剧本创作、角色演绎、体验与分享"三个阶段,并进行了的特征论述和目标分析;结合校园情景剧对参与者的表达表现能力、合作沟通能力、感受情感能力等产生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探讨了校园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郭传兵 《辅导员》2013,(24):6-6
<正>近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展示大赛。同学们开动脑筋,借助情景剧表演这种轻松新颖的表现形式,将学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校园礼仪和学生形象等要素,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编排成形式多样,内容和题材丰富多彩,传播礼仪知识的情景剧,抨击了我们身边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将文  相似文献   

3.
季浩英 《小学生》2023,(6):97-99
课本剧有着生动化、趣味性特点,将课本剧教学巧妙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体验式语文课堂,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情况,对学生互动热情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强化其学科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本文就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实践思路展开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校园课本剧即把语课本内容给以理解改编,加之辅助的道具和音乐综合一起的一种准舞台表演形式,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化生活,而且有着较深的思想性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素质教育起着课堂与书本无可比拟的作用。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分,培养自身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感此项活动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小学课本剧是根据小学课本内容改编而成,可以由学生演出完成的戏剧作品.小学课本剧的排演在倡导优化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多方面拓展学生能力的现代教学活动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课本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起着课堂与书本不可代替的作用 ,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我国语言文字底蕴较为深厚,为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方面需要不断进行强化,同时,也要保证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语言中蕴含的意义,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目前,从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况来看,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远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尤其是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小学语文情景剧表演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让传统的语文教学焕发生机,同时也能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对语文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应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表演中掌握语文知识、理解文本内容,有效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情景剧教学发展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小学语文情景剧表演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情景剧表演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姜平红 《考试周刊》2011,(69):47-48
课本剧是将语文课本中有情节的课文内容改编成适合学生演出的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主的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文学内容变为直观的表象,更易于学生接受;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过程是:选、读、编、排、演、评。  相似文献   

9.
课本剧,就是将某些课文或英语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改编成小品或者微型短剧形式,供学生在课堂上、课外英语活动和校园文艺汇演时进行表演,故称之为"课本剧"。高中英语新课程更加注重语言的实践和运用,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尝试着让学生排演一些课本剧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也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受益匪浅。笔者结合所在学校举行的几次英语课本剧表演大赛,谈谈英语课本剧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掀起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的热潮,我们学院也举办了几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对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其效果和教育意义是积极而显著的。本文试从校园心理情景剧的定义、作用出发。重点阐述辅导员在校园心理情景剧中发挥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的情节非常精彩,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种类型的课文可以通过具体的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课本剧表演的概况,之后具体分析了课本剧表演的意义,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自信,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课堂氛围等角度分析了应用课本剧表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存在低效现象,学生阅读兴趣不浓。新课标倡导培养阅读兴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文章提出"悦读",提升阅读能力的桥梁的论题,从编写和表演课本剧、抓住生活体验、丰富文本内容等几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悦读"氛围,实现由"阅"而"悦"的飞跃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本剧     
山东省威海市望岛小学近日举办了"say英语、show经典"的英语课本剧展演活动。活动以中国经典课本剧为载体,用英语表演。学生自导自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兴趣驶向和其他因素创设"课本剧",同时强化"课本剧"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度,满足小学语文科目教学要求,凸显"课本剧"实际优势。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展开研究分析,首先介绍"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后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严防"课本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使得小学语文教学高效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本剧是发源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分角色朗读,是通过教师发起,课本教材为基础,让学生以其感兴趣的表演形式将文章内容展示出来,这种课本剧的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场地没有限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章中的人物,从小学语文课堂课本剧教学形式的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课本剧激活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儿童剧对提高儿童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说的积极作用,提出艺术类职业学校应遵循“小投入、小规模、小制作”的原则,积极创演平民化的儿童剧,以课本剧、童话剧等形式深入小学校园,真正实现儿童剧的社会功能,同时从中获得大量的学生实践机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能力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最终扩大学校社会声誉及知名度,实现良性的互利双赢效应。  相似文献   

17.
吴秀香 《英语教师》2023,(17):88-90+94
介绍课本剧的概念及组成部分。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三个角度分析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不足的原因。阐述依托课本剧强化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应坚持的原则。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依托课本剧强化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策略,即精选剧本,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形式多样,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总结评价,强化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科有其特殊性,我们"学英语"就是在"学语言",而"学语言"的关键在于"用语言".课本剧表演就是以英语课文内容为素材,以表演为形式展开的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训练,是一种任务型的研究性学习,是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的具体表现.开展英语课本剧活动既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有效的英语实践活动.为此,我申请了这样的一个课题,意在探索小学中年级阶段课本剧的策划教学. 据调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涉及了20多个话题,如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学校生活、节假日活动、体育健康、文娱欣赏等;包括了约40个语言功能,如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打电话、就餐、购物和问路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近年来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比起理论的灌输,实践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要。课本剧的表演成为一种新的参与教学手段。小学语文高年段学生已经可以对课本中人物的语言和思想有独立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课本剧表演,将是一种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课本剧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运用学生的肢体语言,锻炼整体的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0.
校园心理情景剧活动,在我院开展以来,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方面发挥了独特和良好的教育作用和效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并丰富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