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一天,宜帆小朋友问我:“老师,人为什么离不开空气?空气在哪里呀?”我想了想说:“你把嘴闭上,捏紧鼻子看看有什么感觉。”孩子照此做了,一会儿小脸憋得通红,赶紧松开手说:“憋死我了。”我告诉他:“你知道人离不开空气了吧。”然后给他讲了人为什么离不开空气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就医患关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们的许多医生眼中只有“病”,而没有“人”。其实,面对病人,我们医生细致地检查,耐心地解答,真诚地安慰比“药物”更有疗效。他还举例说,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用手给一位肚子疼痛的病人做了腹部检查后,那位病人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病人说,之前看了六个医生,没有一个医生给他做过检查。  相似文献   

3.
面对佳作,人们常常赞叹:“亏他想得出来!”此话很有道理。因为“想得出来”是“写得出来”的前提。虽然有的人“想得出来”未必都能“写得出来”,但是想不出来是绝对写不出来的。作文离不开“想”,就像人离不开空气、庄稼离不开阳光一样。只有敢想、乐想、善想,才会转化为敢写、乐写、善写。不少中学生常为自己想到就写的能力太差而困惑:为什么别人作文时能妙笔生辉,  相似文献   

4.
一天,黑猫气冲冲跑进红狐狸的诊所,“狐狸医生!请帮帮我!”他抱着肚子呻吟着。痛得几乎摔倒在地上。  相似文献   

5.
儿子6岁,一天晚上,我给他在浴缸里洗澡。我用肥皂给他擦颈项、耳后,我说:“耳朵背后是‘藏污纳垢’之处,要多擦洗。”儿子听了这个成语,很感兴趣地说:“妈妈,你  相似文献   

6.
医生鹿     
医生鹿是专门给森林里的小动物看病的。这一天,他给野牛家的孩子打完针,天已经很晚了,他得走夜路回家。森林里四处都黑沉沉的,要走这么长时间的夜路,医生鹿的胆子可真大啊!其实,医生鹿心里正害怕呢!他知道这条路上有一个蒙面大盗,常常在很黑很黑的夜晚出来干坏事,好多小动物都被欺负过呢!医生鹿走着,耳边老听见树叶缝里传来“嘘——嘘——嘘”的声音。“谁!”医生鹿站住了,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7.
金老爷买钟     
一天金老爷在他的阁楼里找到了一只钟,“怎么才能知道它准不准呢?”他盘算着。于是,他就出去买了另一只钟,并且把新买来的钟放在了卧室里。“三点整,”金老爷说,“我得去阁楼里看看那只钟准不准。”他赶紧跑上阁楼,可那只钟指向的时间却是三点零一分。“我怎么知道哪只钟才是准的呢?”他糊涂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安静     
《家教世界》2013,(10):47-47
一个男人在街上被出租车撞倒送进了医院。他的妻子站在他的床前对医生说:“我想他伤得很厉害。”医生说:“恐怕他已经死了。”听到医生的话,这个男人转动着头说:“我没死,我还活着。”妻子说:“安静,医生比你懂得多!”  相似文献   

9.
有一年,一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台湾南部一个极偏远的小城去行医,他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地人的病,没有向他收一分钱。那山地人回到家,砍了一捆柴,步行了整整三天,来到城里,把柴放在医生脚下。山地人生活的地方极其偏僻,他不知道,在现代生活里,几乎已经没了柴烧的项目,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成了白费。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位医生后来在向别人复述他的故事时总是动情地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来没有收过这么贵重的礼物。”一捆柴,只是一些荒山中枯树的老枝,由于感谢的至诚,却使它成为那位医生永不磨灭的光荣记忆。  相似文献   

10.
鲍亚民 《学语文》2004,(11):74-76
有一年,一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的医生到台湾南部一个极偏远的小城去行医,他治好了一个穷苦的山地人的病,没有向他收一分钱。那山地人回到家,砍了一捆柴,步行了整整三天,来到城里,把柴放在医生脚下。山地人生活的地方极其偏僻,他不知道,在现代生活里,几乎已经没了柴烧的项目,他的礼物和他的辛苦成了白费。事实却不是这样,那位医生后来在向别人复述他的故事时总是动情地说:“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从来没有收过这么贵重的礼物。”一捆柴,只是一些荒山中枯树的老枝,由于感谢的至诚,却使它成为那位医生永不磨灭的光荣记忆。  相似文献   

11.
一天,爷爷送给博特和贝思一艘漂亮的帆船。他们让船漂浮在浴缸里。 博特说:“我们假装这不是浴缸,是大海,好不好?”。 “好,我们来讲航海故事。”贝思说。  相似文献   

12.
摩克和科尔到白石公园邀请老朋友莱恩去他们学校参加第二天的校庆,没想到莱恩到白石火山巡查去了,而且得好几天才能回来。两人有点儿失望。公园的另一位安全员史蒂芬笑着对他们说:“莱恩又不是你们的校友,为什么要他参加校庆?”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离不开朋友。你遇到困难可以找朋友帮忙,你有了烦恼可以找朋友诉说,你感到幸福可以找朋友分享。总之,有了朋友你就会觉得天阔地宽。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说在交往中对人要宽厚,太刻薄就没人愿与之交往了。宽厚是交得住朋友的基础。交朋友更要讲诚信,无诚则无信,无信则无友,这是朋友交得久的关键。因此,宽厚、诚信被人们称誉为交友美德。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可称为交友好习惯的是:和朋友说“不”。能够说“不”,朋友才能交得好。平时与朋友交往,温顺随和是大家都喜欢的,也是很多人能够做…  相似文献   

14.
娱乐逗秀场     
进 步这几天,老师发现田田上课时很认真,而且家庭作业也写得很认真。老师很高兴地去问田田:“田田,你学习进步很大,要坚持下去呀!但是,你是怎么做到的呢?”田田想了一会儿就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不过是这几天我家的电视机坏了!”老张身体不适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后,只在处方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让他交给护士。老张很不安,心想:我以为是小毛病,怎么医生给我打了个大大的惊叹号,难道我病得很重吗?于是他便请教护士,护士淡淡地说:“没什么,打点滴。”◎供稿/邓婕无字天书周五,老师布置作业,“练习4、5、7、9、11…  相似文献   

15.
雅各布,是个四岁的德国幼童,两岁时不幸患了癌症,他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手术、放疗、化疗,他被病痛折磨得使人不忍目睹。然而,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在与癌症抗争的两年中,以他的生命希望和令人瞠目的坚强配合着医生和家人。他在生命的火焰熄灭之后,留给这个世界一个启示:生命在科学的发达未能如人所愿的时候,该如何面对那肆虐的病魔。生命即将终结,在此前如何真正地“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小雅各布也许是出于无意识的那种抗争,但他会引领我们去反思“敬畏生命”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要把课堂激活,离不开一个“新”字。“活”了才有“新”,“新”了必定“活”。语言大师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实践证明: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话。那么怎样才能“活”呢?我认为应从“新”上着手。  相似文献   

17.
《成长》2006,(7):96-96
D编经常要去各处寻找各种幽默图片,一天,他找了很多关于食人族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孩被放到“锅里”煮。于是该编与某美女编辑有了如下的对话:“非洲食人族的酋长吃什么?”“人啊!”“如果有一天酋长病了,医生告诉他要吃素,他吃什么?”“植物人!”  相似文献   

18.
全身疼     
《红领巾》2009,(7):106-107
一个人去看病,他对医生说:“我全身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碰就疼得要命。”他边说边用手指戳自己的肉每戳一下,都大叫“疼死了”。  相似文献   

19.
闲时看书,曾发现有个奖项叫“尤里卡奖”,是专门奖给发明者的,后来再看了点书,才知道这“尤里卡”乃是希腊语,意思是“我发现了”。这里有个故事。那还是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正在浴缸中洗澡,突然发现了什么,只见他兴奋不已,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就跳出浴缸一路狂奔,还高喊着:“尤里卡!尤里卡!”原来,他发现了“浮力定律”!怪不得褒奖发明者的奖要叫“尤里卡”!原来就是发现与发明!那么,发现与发明神秘吗?答曰:不神秘。不信,请听一个真人真事。奥地利有位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个卖酒的商人,为了判明高大的木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  相似文献   

20.
在深圳保安区的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上,有一座简陋的两层红砖小楼,楼里靠墙堆满了各种浴缸配件,显得有些凌乱。每天进出这里的,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和十几个年纪在四十五岁以上的男男女女,他们总是步履匆匆,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楼外挂着一块不大的牌子——丽人浴缸诊所。那年轻的姑娘就是这家令许多人摸不着头脑的“诊所”的老板——肖凌,那些中年男女是她的员工。就在这座比农民的出租屋好不了多少的小楼里,肖凌把她的“浴缸工程”做得有声有色。肖凌今年24岁,在学校里她学的是国际金融专业。毕业前夕的一天,她在校外的冷饮店里吃冰淇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