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的教育创新不仅是教育形态的整体性转变,也是人类文化文化传递方式、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即探索如何架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教育与学习。教育创新不止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更是通过教育变革和革新的实践所经历的实际行动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要涉及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系统的观点和设计,局部的改革或创新往往难以实现,甚至会引起系统的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教育科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就很难有持续的、整体性的教育创新。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教育科研队伍和教育科研系统,还有越  相似文献   

2.
谈松华 《上海教育》2007,(2A):43-43
21世纪的教育创新不仅是教育形态的整体性转变,也是人类文化传递方式、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即探索如何架构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教育与学习。教育创新不只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更是通过教育变革和革新的实践所经历的实际行动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要涉及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系统的观点和设计,局部的改革或创新往往难以实现,甚至会引起系统的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教育科研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就很难有持续的、整体性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学制度创新与科学发展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一个变革与创新的时代,一个民族、国家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盛衰兴亡.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指出的,"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为此,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对高职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关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概念最早是在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上提出来的。这次会议的《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提出了未来一代人获得第三本学习证书,即创业教育证书。“创业教育”的概念由此而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0月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再次  相似文献   

6.
祁英 《教育与职业》2000,(11):13-14
创新, 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   本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力于倡导创新,尤其是创业教育和教育创新。   1987—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发起并实施了“提高青年创业能力的教改合作项目”。 1989年,它在“面向 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中要求将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同等的地位。   1998年 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宣言》指出,为方便就业,毕业生将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1999年 4月…  相似文献   

7.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教育意识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当今世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保证初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素质全面、专业技术优势明显的跨世纪创新人才。21世纪,整个世界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进入一个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新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更新与变革。知识不断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职业岗位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变化,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在这种不断变革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必须以创新为核心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对教育进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创新和创业将成为经济社会的常态行为。这种理念在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报告中体现出来,此次大会宣言强调:“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  相似文献   

9.
论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和教育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在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经济结构变革速度加快、社会生活方式革命性变化加剧和全社会学习他要求空前高涨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正向终生教育制度转变。它的发展目标、基本内涵、体系结构、教育和教学模式、内容、方式等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引发其主体功能的变化。因此,充分认识21世纪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内部功能,对于加快它向终生教育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一、社会功能 终生教育是“贯穿于个体生命全程的教育”。它“通过学校教育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来实施”,“目的是维持和改善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当今社会,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它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使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国际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化。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带来的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必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对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必将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技术乃至整个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探讨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很有理论价值的课题。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社会的全面进步依赖于人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人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是一个既竞争激烈而又互为依存的社会,因此,要求人们不断提高竞争意识,提倡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理解、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只有在高等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才能在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中抢占国际制高点。而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高校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技术为实施高校创新教育提供了理论与物质条件。本文从对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教育的认识着手,讨论了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并指出了实行高校创新教育应解决好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越来越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  相似文献   

14.
试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宣言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的事情,而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高校培养人才标准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政治、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的标准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培养学生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是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要想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就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学习制度———创新型学习,使教育者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信息革命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正以人们来不及想象的速度翻转着地球,急剧瓦解和改变着人类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21世纪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特征,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师要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要通晓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艺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由制造型大国向创新型大国转变。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变必然要求教育发展和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实现重大变革。基础教育教学目标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目标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双基"目标转变,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目标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行"三基"或"三维"目标变革,是国家发展重心由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要求,是形成素质结构合理、与时俱进的全面发展人的要求,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必须实现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方式的重大转变和变革。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世界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它不仅改革着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而且改革着社会的精神面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9.
简论批判性思维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语。目前,教育界时髦的话题是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创造性思维)教育,然而,缺乏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不会是素质教育,也不会是有实效的创新教育。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的第一条的标题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指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创造教育是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我国高校实施创造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二是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三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四是创新素质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最后对建立大学创新体系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