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目前,热衰于学汉语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热衷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升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何更好地发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的融合,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在英语教学中传播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既能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又能使他们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促进文化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和应用水平。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中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口益凸 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 者,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通过古 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 化积淀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为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思想深邃、内容广博、主题多样、精湛简洁,是嵌入英语教学的理想的国学经典。  相似文献   

6.
朱雷 《毕节学院学报》2013,31(7):109-1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历史,它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性和中华儿女的民族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许多高校相对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经常化和有意识的系统引导。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夏明龙 《新读写》2008,(12):48-48
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本国的东西“太土了,过时了”,而外国的文化才是“洋气的,现代的”,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光明乳业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贡任感的企业能够协办此项活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希望这不只是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识中被逐渐淡化。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情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这源自于国情教育的偏差、西方“强势”文化扩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够和缺乏对中国优良爱国传统的认识。我们通过对国情教育的主要内容的叙述和传统文化在国情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认为国情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应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青少年的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0.
现在,越来越多的"洋文化"入侵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导致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压了下去。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教师应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并发展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好地使用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以更好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艺术设计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外各种艺术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带来冲击.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越来越背离,出现盲目崇拜西方艺术设计思想,一味模仿西方艺术设计的现象,导致我们的艺术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成为当下我国艺术设计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情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这源自于国情教育的偏差、西方“强势”文化扩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够和缺乏对中国优良爱国传统的认识。我们通过对国情教育的主要内容的叙述和传统文化在国情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认为国情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应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青少年的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地位和作用的加强,英语在中国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语言的传播带来了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在西方文化随着英语的传播与东方传统文化激烈碰撞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慢慢地深入欧美国家。  相似文献   

14.
启蒙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近代以降我们历经甲午战后的救亡启蒙;紧接着是清末民初的多方位启蒙;再后来出现了"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全面启蒙;改革开放后又重现了大范围的启蒙。这些启蒙运动均以西方文化来启蒙中国文化为主旨,并拥有视西方文化为先进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为落后文化的先入为主之观念,最后导致中国传统被破坏殆尽。然西方文化或因为不能尽服国人或因为很难本土化而难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同时由于近代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之不足乃至误解等原因从而出现中国式的西方文化。但这些西方文化或者中国式西方文化却成为中国人争相追求的目标,因而国人又重新陷入了西方文化的束缚中而不能自拔,再一次被西方文化所禁锢。这些情况使中国在获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本文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化开放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这门学科本身就渗透着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站在一个制高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所产生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集众家之所长,众书之精华,流传至今,并被后人所传承,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精髓和瑰宝。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和健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引导者,要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文化长河中发光发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在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授,一些传统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尤其随着西方文化的流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这对语文教学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将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传统文化的概念以及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出发探寻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金志茹 《留学生》2011,(10):37-37
在走向世界、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注重增强文化的竞争力与渗透力。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炎黄子孙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海外也几乎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因此,研究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创造力的负面影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青少年创造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众所周知,中国青少年的创造力普遍低于西方国家青少年的创造力,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迫在眉睫。由于文化是一切的根源,通过对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分析,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青少年的创造力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基于此提出相应改进的教育措施,以充分发展中国青少年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