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中外优秀女运动员自由体操比赛动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第35届世锦赛和九运合女子自由体操决赛的16名运动员为对象,对其成套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最后成绩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动作类型的选用与组合方式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国外运动员以后空翻转体连接前空翻的组合为主,显示出多样化特征,且完成质量较高,值得我们学习、惜鉴。  相似文献   

2.
试论单杠飞行动作的发展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近三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中飞行动作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飞行动作数量和难度均有一定发展,后空翻两周越杠类动作成为主流动作,各种形式的特卡切夫直接连接被广泛采用,前空翻类型动作日趋减少,马尔凯洛夫的使用甚少.单杠比赛成绩与飞行动作的数量和难度无直接联系,而与整套动作的质量和下法稳定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最近两届世锦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今后一段时间世界女子跳马比赛形势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跳马是女子四项比赛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选手两次试跳的平均难度(A分)最低约为6分,最高为6.5分;运动员发展动作难度的空间较小,是在既定难度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运动员主要选用第四和第五等两组动作,超过总数的八成以上,并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成套前、后两类空翻动作发展均衡,在奇数和偶数两个动作位,分别完成难度相对较高的前空翻类"屈体和团身"动作和难度相对较低的后空翻类"屈体和直体"动作,并首先选用相对"易完成"的高价值团身动作和"与直体有相同价值"的高难度屈体动作,是当今世界优秀蹦床男选手选编成套动作的主要特征;发展空翻三周转体类动作,并正确处理好飞行时间、动作难度及完成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力求积分成绩效益的最大化,还将是众多优秀蹦床男选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男子跳马发展特点及中外跳马水平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42、41届世锦赛、北京奥运会、第16届亚运会和第11届全运会等五届体操比赛跳马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世界男子跳马比赛特点以及中外跳马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跳马平均D分已逐渐上升接近至7分,单个动作最高达到7.2分,运动员继续发展难度的空间极小,而是在既定难度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运动员选用动作的类型前手翻动作组约占总数的一半;多周空翻与多周转体二者基本相等.欧洲运动员在跳马项目上拥有集团优势,而我国跳马选手与世界水平在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等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只有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奋起直追,才能逐步赶上世界跳马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6.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第41~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不同动作类型选择倾向、单个动作和连接动作,以及动作难度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非技巧动作表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向前技巧动作体现了运动员对其连接价值的追求,直体后空翻加转体动作连接价值凸显,向后旋空翻单个高难动作价值受到重视,向侧类技巧动作得到重视,但动作发展不均衡;单个技巧动作和连接串数量稳定增长,连接形式多样化,但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少;提高难度是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对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中,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的价值分值、动作难度、动作类型和动作连接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世界顶尖选手的D分总体呈上升趋势,运动员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在计算成套动作的十个难度动作中,选手们趋向于使用落地稳定性更好的Ⅲ类即向后的技巧动作,且动作难度向高或超高方向发展;成套动作中包含的动作连接串数量增加,动作连接主要以两个动作连接为主,动作连接中使用的动作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参加伦敦奥运周期和北京奥运会的5届世界大赛女子跳马决赛的选手为对象,对当代世界女子跳马比赛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伦敦奥运周期开始运动员动作难度迅速下降,至第42届世锦赛降至最低点,从第43届世锦赛将缓慢回升,至里约奥运周期会再次提升到接近北京奥运会的水平,因此,提高动作难度还有较大的空间。运动员选用的动作主要集中在"尤尔琴科"和"后手翻转体180°前空翻转体"等两个组别,动作难度的提高主要是增加转体度数和改变身体姿势。在不断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要继续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特别是控制好两个腾空阶段的身体姿势,以及落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对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阶段的8位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非技巧动作的使用上,运动员为追求更高单个难度价值和连接价值的同时要满足动作组别的要求,使非技巧动作的使用目的趋于单一化趋向;在技巧动作的使用上,E组及以上难度在三种技巧类型中呈不平衡分布,向前的E组以上难度技巧类动作使用空间很大,大量运用E组难度以上向前的技巧类动作和F组难度的"后跳转体类"技巧动作,将会是今后技巧类动作编排的新趋向;在整套动作的编排上,采用D组以上的单个向后的高难度空翻转体及连接,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开场动作编排的主要特征。结论:采用2个D组及D组以上动作连接为开场动作,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开场动作编排的倾向性特征。运用至少3个D和C的连接(2个以上回笼连接)和一个C组的非技巧动作以及1个以上F组单个技巧动作为中间动作将会是未来男子自由体操中间动作编排的主要趋向。采用E组及更高难度的单个向后的技巧动作为结束动作,将会是今后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结束动作编排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世界高水平竞技健美操比赛女单难度动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8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9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难度动作进行录像分析,从难度动作的选择、分布、空间转换、连接加分、完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近年国际女单前六的对比,对成套难度动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国际女单在难度的编排以及完成质量上走稳中求高难、多样、完美的路线。2009世运会难度动作的选择集中在0.6、0.8分值、空间转换类型丰富更加趋于均衡和流畅、难度动作分布分散且均衡、难度连接的运用相对慎重,在确保完成难度动作的情况下进行高难度动作连接的运用其完成率为66.67%。单个难度动作分值提高、成套难度价值分增加,同时难度完成率也比2006、2008世锦赛高,但在艺术分、完成分方面相对于2006、2008世锦赛低,总体成套得分也低于两届世锦赛。随着竞技健美操的快速发展,2009新规则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动作完成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难度动作向更难、更合理、更加完美完成的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使用单个低难度动作为上法,运用“三个以上技巧动作”构成的“多连接”结合具有高加分因素的“体操/技巧”(或相反)混合的“二连接”,并采用D组以上难度的空翻或“三连接的空翻下”为下法,是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使用“腾空”的D+D技巧“二连接”和C组难度“同一个空翻”的“三连接”、及开发“单臂前手翻”系列动作的新连接,以及使用E组以上的高难度空翻及其连接为下法,将是未来大赛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吊环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起评分、比赛成绩、成套动作难度和编排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系统分析了世界优秀男子吊环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水平十字”、“十字支撑”构成成套动作的主流加分动作。成套动作的连接趋于以多个连接构成成套动作的主干。吊环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统计法及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参加第42届体操世锦赛男子自由操决赛选手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发现:使用9个高难度的“空翻类”动作和1个C组难度的“非空翻类”动作构成一套10个D分价值的难度动作,并采用“空翻二连接”获取更多的连接价值,是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动作编排发展的主要趋向;采用3个“空翻二连接”结合3个高难“单空翻”,并且在第3串、或第4串空翻动作之后完成“非空翻”动作,将成为自由体操顶尖选手D分价值动作编排的趋向特征;而合理取舍难度并促使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达到最优化,将成为众多优秀自由操选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与比较法及分析归纳法,系统分析了中、外优秀男选手吊环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并针对中国吊环的不足,提出了发展性建议。使用“单动作”、结合“二连接”和采用”三个以上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分别是中、外优秀选手吊环成套加分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增加上肢、肩带、腰腹、背肌的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控制能力及成套动作完成的难度、规格和质量,是中国男子吊环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与比较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及中国的优势与不足.以舞蹈和技巧两类高难度的单动作结合具有高连接价值的技巧连接、混合连接(或再结合转体二连接)及仅具有编排价值的低难度舞蹈直接串和单转体,组成由最高难度的5个技巧和3个舞蹈动作构成的具有高D分价值的成套8个动作,是女子平衡木技术发展的新趋向;中、外选手成套D分难度价值使用的技巧和舞蹈动作的比例及采用的完成形式相当,成套D分价值以中国最高,并对前空翻类、直体后空翻及羊跳等动作的个性化技术连接,占有领先优势;而减少连接停顿和失误、强化动作连接价值质量及提高成套动作完成的熟练稳定性等,还是中国女子平衡木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兰人操决赛中国队的成套动作与其他队伍成套动作进行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三人健美操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成套动作的编排设计、发展方向与世界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中国三人操队在成套动作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动作技术规范性、动作技术完成质量与其他队伍相比差距不大,但是成套动作所表现出的艺术性以及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不稳定,还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