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人翁作用,尤其是大胆、正确地提出问题、回答教师的提问,是高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素质及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我想,首要的是应纠正学生对"课堂发言、回答问题"的错误认识。必须让学生知道,无论哪个学习阶段,摒弃羞于提问、发言的观念,正确流畅地表达,都是推动个体积极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尤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服务于学生,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积极地数学思考。只有课堂教学活动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大脑才会积极地运转起来,改变死水般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改变学生回答问题困难的课堂,让学生参与思考、敢于发言。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所要表达的教学信息在课堂中有效传递,让课堂真实互动,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善学,从而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姚步安 《考试周刊》2009,(24):152-152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发言或发言雷同,课堂气氛过于沉闷。而且缺乏质疑精神和探讨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在课堂上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上。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太紧张,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纪律,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随便插话,不能随便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工作中的困惑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我、我……"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这就是孩子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及学生听课、发言的兴致.目前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习惯还没养成,表现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话,等等.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学生回答错了是常有的事,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不少教师怕耽误教学时间,往往会直接换其他学生来回答。我认为面对错误,教师不能简单地换人回答。一、尊重学生,要从心开始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在低年级时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到了高年级以后愿意举手回答问题的就少了。调查原因,不少学生都说怕答不好被其他同学笑话。之所以会这样,  相似文献   

6.
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对话就好比打乒乓球,教师提问,就像发球,学生回答问题,就像接球,同时又把"球"推回了教师."球"指的是学生的发言,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具备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素质,那就是要准确地接住学生的"发言",这就是理答.  相似文献   

7.
一、工作中的困惑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我、我……”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这就是孩子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及学生听课、发言的兴致。目前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习惯还没养成,表现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的状况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有的教师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学生仍然无动于衷;有的教师在种种努力失败后,不得不继续“沙场秋点兵”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是否积极,不仅与教师的提问技巧密切相连,同时也涉及到学生的个性、身心发展问题。当然,许多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我们编发两篇关于这方面内容的文章(“打开学生‘答’的天窗——议如何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安静的语文课堂热闹起来——浅析高年级学生发言不踊跃的成因及对策”),希望能给您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崔延华 《考试周刊》2013,(57):39-40
初中课堂往往会缺乏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不愿主动回答问题,害怕答错,特别是学生起来答问时"卡壳",导致对课堂发言失去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必须热情地、千方百计为学生排忧解困,多方启发,因势利导,使学生正确回答出自己提出的问题,让他们走向成功,获得成功感。  相似文献   

10.
课堂参与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时候,他要学会用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他提出问题的时候,他必须学会如何获得信息,使自己理解这个问题。课堂参与对教师教学也很有意义,因为通过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据此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许多成年人要在众人面前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有时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学生感到在课堂上自如地提出问题或清晰地回答问题是一件难事,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状况在课堂上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有的学…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先来看两则课堂实例:一个是,课堂上学生主动发言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发笑,并且打断了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评价了一句"跟没说的一样";另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之后,教师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刚才那个同学的发言有没有错误?谁能把错误指出来?于是,师生煞有介事地找错,纠错,而不管那个学生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焦虑的内心体验……这虽不属于体罚,但对学生的人格却表现出了一种不尊重。  相似文献   

12.
陈涛 《贵州教育》2011,(15):35-38
纵观目前的课堂,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若有所思"的听着,偶尔被提问才能说上几句;有的老师最喜欢听到学生回答"我没问题了"、"我都会了","掩耳盗铃"的认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有的课堂被"权威学生"统治着,这些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率高。但他们无形地剥夺了其他学生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13.
<正>教师越是虔诚地倾听,学生就越是能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倾听"便成为推动教学前进的力量。"教师的倾听"在优化教学的同时,还能起到润化师生关系的作用。倾听让课堂教学更高效"教师的倾听"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当学生在课堂上做出错误的回答时,教师不应该立刻否定,而应以倾听者的姿态,再把问题交给其他学生,其他孩子的答案不仅可以把问题解决,也可以让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到启发。这样做不仅拯救了课堂,引导了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使学生能乐学呢?首先,应重视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评价,多加鼓励。教师应对学生回答中那怕有一点儿成绩都能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大胆积极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力量,培养他们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发言、想发言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乐学”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尝试一下初步成功的喜悦,用喜悦之情去帮助学生树立、恢复学习的自信心,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在课堂上为学生多创造成功的机会,多为学生创设展示优点和特长的教育平台。在提问方面,作为执教者应注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不同层次的问题,这是提问的一个技巧,也是培养学生回答问题自信的一种方法。通过这个平台,唤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其次,积极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融洽配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造性及其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可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障碍。如果课堂上教师如果一味地讲,只唱独角戏,不给学生留发言的机会,或是让学生发言,回答错了就大加挖苦、讽刺或只让个别学生回答问题,这样...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依然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场面。例如,课堂气氛相对沉闷;经常发言的只是少部分学生;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因表达不准确而被其他学生抢先回答了,再加上教师肯定不够,使得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不再积极;等等。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运用有效对话进行教学。"对话"作为一种核心理念,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其实质就是以文本为载体,教师与作者、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怎样在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16.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很多时候,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或回答,可能是粗糙的、零碎的、片面的,甚至是文不对题的,或者错误的,此时的理答,我们称之为"矫正性理  相似文献   

17.
邝金山 《教育》2011,(19):5
在某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评价一节学习"杜郞口"模式的课:对于学生有明显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发言,教师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与纠正,只一味地强调学生开口发言,忽略了基础知识,课堂上学生只是抢着发言,以增加"积分"……课堂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玩一场游戏。但大多学生都说很喜欢,原因就是一个:好玩!  相似文献   

18.
沈建 《学子》2014,(7):26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质量是检验学生理解表达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时机。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针对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但是学生的答问状况显露出一些不良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答题的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学生课堂答题的态度与表现在课堂上,学生答题发言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1."傲气类"有些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无论是容易的,还是有难度的,都会马上举手要求回答。这类学生表面上积极性很高,其实他们并没有认真思考,举手要求发言只是为了抢得发言权。行为、性格显露出傲气甚至是霸气,缺少合理、有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课堂应答"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教师是否智慧地应答,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及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锤炼课堂应答语言,让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发言不断增多,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在当前课堂中也有所凸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滥用表扬、阿谀学生,几乎不管学生回答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给予肯定,“你真棒”、“你回答得太好了”之类的评语不绝于耳,充斥了整个课堂。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