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计白当黑——试析书籍版式设计中的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书籍设计中应该遵循“计白当黑”原则,应将版式中的空白处转化为“有意味的形式”,从“虚实相生,黑白情趣”;“深化意境,启人遐想”以及“空本难图,贵在适当”等艺术规范中打造计白当黑的版式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翠芳 《小学生》2011,(1):45-45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技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而语文课是一种开放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语文课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艺术,创作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  相似文献   

3.
“空白”原是中国画的构图技法之一,即“计白当黑”,有着虚实相映的效果。国画中的“空白”能引发欣赏者去补充,去联想,使人有一种自我参与感,从而得到创作心理的满足。  相似文献   

4.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课堂教学也可如此.如果我们在进行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分析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把虚实与留白运用于书刊设计中,产生了含蓄而整体的效果,让读者阅之如临清泉,如沐春风。通过对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在黑白书刊版式设计中运用的研究,阐明虚实与留白在版面中的作用和处理方法,旨在处理好版式设计中虚实与留白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岳瑾 《华章》2011,(25)
近年来设计师们越发意识到尊重本民族文化审美习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重要性,寻找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之路势在必行.设计师们开始重新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去,形成既有丰富内涵,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中国自身独有的书籍语言风格.传统文化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更加丰富多彩,“气韵生动”的书籍装帧、“计白当黑”的书籍装帧设计、“中和之美”在书籍装帧设计给我们带来了传统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大约从宋朝起,中国画家就意识到了空白的重要性。他们不把画面画得满满的,总是留出大量的空白。马远的构图往往只画一角,人称“马一角”;夏则善用半边取景,人称“夏半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这种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被称之为“计白当黑”。为什么留出大量的空白?是让读画的人可以自己去想象、去思索、去补充、去完成。  相似文献   

8.
留白,也叫布白,原指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画家创作时在墨色五分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计白当黑,任人遐思,以此达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无形胜有形”的奇效。这种方法沿用到语文课堂中,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意设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补充。事实上,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在进行热热闹闹的讨论、表演、活动的同时也需要腾出时间“留白”,需要让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和独立自主的思考、想象空间。“计白守黑”、“虚实相生”,才能使语文课堂更有趣、更有效,也更有韵味。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把空白处称作“计白”,有“计白当黑”之说。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一些作者也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  相似文献   

10.
艺术钟情于空白。 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境界空灵、意趣无穷。中国画取景构图讲究“以虚带实”,画家描绘景物从不涂满全纸,而是细心斟酌“留白”。比如,中国画画修竹、兰草,从不画背景,但天光日影却宛然在目。  相似文献   

11.
谢亦红 《文教资料》2005,(23):130-131
大约从宋朝起,中国画家就意识到了空白的重要性。他们不把画面画得满满的,总是留出大量的空白。马远的构图往往只画一角,人称“马一角”;夏珪则善用半边取景,人称“夏半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这种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被称之为“计白当黑”。为什么留出大量的空白?是让读画的人可以自己去想象、去思索、去补充、去完成。中国画讲究“黑白相间,意蕴悠长”,正是要求在“浓”与“淡”、“有”与“无”的搭配中显示出美与韵律。教育是一门艺术,也要讲点留白。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传道、授业、解惑”,更有助于学生去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计白当黑”是我国古典画论术语。“白”指画面上的空白处,如山水画的水和天往往不着颜色,人物花鸟画也不画背景。这样利用整幅画和谐的空间布局,使空白的地方也发挥出着墨处的作用,成为一幅画整体艺术美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上也可以“计白当黑”。“黑”理解为师生有声有色的课堂活动,“白”理解为教者有意安排的必要的间歇时间。这里,就把绘画艺术的某些表现技巧借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了。课堂上以师生诉诸视觉、听觉的讲读、板书、笔记等活动为主,但这一活动是有断有续的,是有节奏感的。间隔时间的利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同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知白守黑”和“计白当黑”的手法是一种特有的、非常高明的艺术处理方法,其渊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它以空白表达实体形象,以虚空塑造事物,增加了画面的韵律美,具有中国画所追求的“畅神”‘‘逸气”的空灵之感,从而构成了中国画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个常见的构图方法,计白当黑,虚实相映,白而不空,形神兼备,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得意境更为悠远,内涵更为丰富。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多向互动,现场生成"成了美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的作用"不  相似文献   

15.
“空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以“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使作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对欣赏者而言。“空白”给人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地调动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填补画面的空白内容.并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一种自我参与感和创造感.从而得到再创作心理的满足。  相似文献   

16.
一幅成功的画,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书法艺术中讲究“计白当黑”;有些课文,它所反映的思想和作者渗透的情感及语言技巧往往也蕴含在空白处。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  相似文献   

17.
王乐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5):105-106,114
《非诚勿扰》中“三驾马车”的互补组合、“朴实与幽默”的主持风格和“话题性”的主持艺术展现了中国画“计白当黑”的智慧空间、灵性构思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国画中“计白当黑”的绘画方法也叫“留白”。“留白”能让画面虚实相生,空灵飘逸,意趣无穷。同样,文章中语言的“留白”,也能让作品变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言辞“留白”——别有幽情  相似文献   

19.
“计白当黑”是一种智慧的管理语言,它不同于管理上通常所谓的“留白”(简单的在管理诸方面留有“空白”),而是在态度上把“白”看得和“黑”一样重要,在策略上辩证地看待“白”与“黑”的关系,在方法上注重“白”与“黑”的转化,这是对“白”与“黑”的统筹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白”即所谓“不管”,“黑”即所谓“管”。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图形和现代平面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都是各自时代社会文化的象征。回旋形构图在中国传统图形中是一种具有典型民族造型特征的构成形式,论文从分类、结构分析及形式美原理几方面对回旋形构图进行研究,剖析现代设计可以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