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包光宇老先生出生于1927年11月,是位95虚岁的寿星;"95"四舍五入即"100",包老可尊称"百岁寿星".他与老伴入住浦东某康复护理中心已5年,近年耳朵更背了,牙齿落光了,反应也慢了,但思维依然清晰,尤其对旧事记忆犹新.他平日里仍喜欢翻阅书报杂志,还不时玩弄手机微信,对新事物知之甚多.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它是新闻记者识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长期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一种特殊素质。新闻敏感的强弱,对一个记者能否发现新闻线索、能否写出有份量的新闻报道关系极大。新闻敏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2)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能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兴趣;(3)及时判断某一事物是不是新事物;(4)能够判断对某一事实的报道会起到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5)能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个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6)善于预见事  相似文献   

3.
革命的群众运动发展起来以后,必然要出现大量的新事物。如何对待这些新事物,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群众运动的态度问题,是无产阶级报纸和资产阶级报纸的重要区别之一。青年报是团委的机关报,它必须满腔热情地注视着新事物,满腔热情地宣传歌颂新事物。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须要报纸编辑部做很多的努力。一 1958年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大跃进以来,在中共河南省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河南青年报宣传了许多新事物,在协助团省委促进团的工作继续跃进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们编辑部身旁也溜掉了一些新事物。为什么会溜掉?从我们编辑部来看,主要是在一部分同志存在着“抓不着”和“求全  相似文献   

4.
关于实行图书馆员岗位轮换制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岗位责任制的负面影响 1.1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对馆员的使用往往是固定在某岗位"从一而终"或"一岗到老",这种工作方式对馆员知识的更新、补充和发展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个馆员长时期只从事某一专项工作,虽然他掌握了某专项技能,但他却失去了更多.  相似文献   

5.
战役报道是新闻传媒在一个时期内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或某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确定的一个或几个舆论传播主题,集中时间,  相似文献   

6.
记者的老师     
记者的成长,和其他人才的成长一样,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在校教师的培养,对一个青年走向成功之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一名青年从学校毕了业,踏上工作岗位,不是什么都懂了。他要在所从事的专业中研究新问题,他要使工作做得出色,他就会经常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尤其是记者,到处采访,到处接触新事物,只靠学校学到的知识显然不够用。这就必须继续学习,继续拜师指导。记者到社会上先要学什  相似文献   

7.
在新事物面前对新事物热烈欢迎,倍加爱护,像列宁所说的那样,"仔细地来研究新事物的幼芽,极仔细地对待它们,尽力帮助它们成长,并'殷勤照顾'这些柔弱的幼芽",这是促进派的态度.但是,"尽力帮助"新事物的幼芽成长,不等于"揠苗助长";"殷勤照顾"也不等于夸大渲染."揠苗助长"并不能使幼苗真正成长起来.夸大渲染更不是爱护之道;相反地,它只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在新事物的周围造成自满自足的气氛,从而使得新事物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另一是当人们弄清了事情的真实情况后,就会对报纸不信任,甚至对新事物本身不信任.可惜在报道中我们有时还能遇到这样的事情.四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三版登了无线电月刊编辑室给报纸编者的一封信,信中这样说:  相似文献   

8.
古人有言:凡文章高手或言人人之未言,或言人人所未能言。前者人人心中无,能独具情声;后者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能别开生面。其妙在独到、新颖,能写出点独特的东西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新观念、新做法、新事物令人目不暇接。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要抓住这种变化,迅速地反映那些第一次出现的新事物,使笔下的报道既独具情声又别开生面。青岛市改革环卫管理方式,第一次对道路保法权进行招标拍卖,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的消息《14名下岗工党得…  相似文献   

9.
加里宁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也是杰出的宣传家.他一生中的全部言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专门论述报纸工作与工农通讯员的修养.他经常在苏维埃报刊上发表有关工农通讯员的论文,在全苏工农通讯员大会上发表演讲,会见或复信给各地的通讯员代表.下面是他关于工农通讯员的几段论述:"工农通讯员是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活生生的力量,这支力量直接而尖锐地反映周围事物,试图强有力地影响周围事物,这支力量不能只是自己内心感受某一事件和某一情况,而必  相似文献   

10.
古人有言 :凡文章高手或言人人之未言 ,或言人人所未能言。前者人人心中无 ,能独具清声 ;后者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 ,能别开生面。其妙在独到、新颖 ,能写出点独特的东西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入 ,纷呈不绝的新观念、新做法、新事物使人目不暇接。新闻报道理所当然地要全力抓住这种变化 ,迅速地反映那些第一次出现的新事物 ,使笔下的报道既独具清声又别开生面。青岛市改革环卫管理方式 ,第一次对道路保洁权进行招标拍卖 ,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二等奖的消息《青岛…  相似文献   

11.
彭琨 《新闻前哨》2005,(9):43-43
新闻内容的创新是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的需要。单一化的主题、拼凑的中心、程式化的编辑手法,会使读者感到报道面目可憎。新闻工作者只有报道受众欲知未知的新事物、新问题、新人物、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才能引起受众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集中,形成兴奋优势中心,使他们保持稳定的注意力。一条新鲜动人的新闻,一则新颖别致的标题,一个醒目精巧的版面,一帧亲切感人的图片,都能给受众留下“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对新闻报道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抓住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传媒上,我们会不时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带有较为明显的歧视性语言、主要表现在对女性、弱势群体以及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对女性的报道边缘化、报摊化和泡沫化。据某传媒2002年12月28日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对传媒的一项调查显示:“守忠贞的‘烈女’报道最不  相似文献   

13.
每一位青年新闻工作者都希望能够尽快成才,但是成才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方法对头,才可以少走弯路。作为地市级党报的记者,我们感到最重要的是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如何才能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呢? 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吃透精神,找寻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基层群众意愿的联系点,我们认为这是深入基层采访的基础。要想做一名高水平的记者,观察问题时必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并以此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这样,大局在胸,面对新出现的各种新事物时,就会把它放到更广阔的范围里观察、分析,就不会盲  相似文献   

14.
节目主持人应该真正成为节目的组成部分,在电视产业化的、今天,品牌化的电视节目需要他的主持人成为节目的形象代言人,现在许多人对某一节目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也包含着对主持人的期待。主持人因工作的特殊性,不光要会“说”,同时还要会“演”,要充分展示出自己形体语言的魅力,征服观众加大节目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在教育界,新思想、新事物、新矛盾、新困惑层出不穷,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新矛盾、新困惑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教育自然也必须要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合  相似文献   

16.
邓拓同志是位卓越的新闻评论家,在评论写作和报纸评论工作方面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报纸评论理论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任何一篇社论都应该有的放矢。它必须针对全体读者或一部分读者的需要,向他们不仅说明某一问题的迫切重要意义,而且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或一部。这就决不是漫谈或泛论所能够代替的。”(《关于报纸的社论》)邓拓依据社论不同的内容,把社论分为三种,一是解释性的评论,二是对各项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回顾自己十多年基层通讯员的经历,我的体会是:眼睛要“毒”,耳朵要长,鼻子要灵,舌头要活。具体讲,我注意了以下五点。一是紧盯中心工作。中心工作是上级意图的体现,也是某一阶段报纸宣传的主旋律。只有盯紧中心工作才能跟上报纸的步伐,提高见报率。1997年全国都在探索搞活中小企业,我凭借自己从事乡镇企业管理的优势,写了消息《生娃养不活,不如交人养,官底镇办企业全部交由他人经营》,很快在《乡镇企业报》头版头条发表,引起了省市主管部门对我镇乡镇企业的关注。二是搜集好人好事。乡镇通讯员身在基层,常常会接触到大量好人…  相似文献   

18.
去年党的生日这一天.重报集团资料室来了一个清瘦的年轻人。名叫王茂华.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系,曾就职于国内某电脑公司,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就是我们对他的全部了解。在资料室工作15个月以来,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他工作的时候总是用小跑;第二,接受任务只有一句简短的肯定答复“好的”。看起来他似乎没有抱怨或要求之类的烦恼.我想,他应该是在承受压力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享受着成长。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02,(6)
不时从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新 闻图片:某单位领导班子“一班人”,或开会,或谈心,或现场办公,或坐或站,一律面向镜头,居于中心位置的领导,口中念念有词;左右两边的成员,面带微笑,洗耳恭听。近日还看到一幅图片,是某单位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在工地上集体现划发展篮图。整整齐齐一列横队,站在中间的领导,右手直指前方,两边的助手扯开一张图  相似文献   

20.
薛忠伟 《大观周刊》2010,(48):15-15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比较复杂的,它包括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安装专业等.在施工中,如果某一专业或T种只考虑本身的工作,势必影响其他工种的施工,而且本专业工种的工作也难以做好.即使在某个阶段.某一个工种受其他工种的影响不大并完成了任务,但有可能给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巨大损失.这种损失不仅影响工期,有时还会造成经济或质量上的损失.所以.施工中的协调配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