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邢瑾 《天津教育》2004,(7):91-92
教学实践证明,将“讨论”引进课堂,教师适时精当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是既符合学生实际,又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有效手段。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改变以讲解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倾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讨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与课堂讨论题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学生能否广泛地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处于学习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使学生广泛地参与讨论,笔者认为,增强语文课讨论题的激活效应是问题的关键。讨论题的设置如何才能达到激活学生学习热情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王建强 《四川教育》2006,(11):20-20
如果把学习比作徜徉在知识的海洋,课堂讨论就是学生思维之桨划破水面时溅起的美丽浪花,学生的学习因为有了课堂讨论而变得活跃而灵动。正因如此,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讨论成了新课改的“亮点”,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李昕 《语文知识》2009,(2):61-62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固定化、程序化、形式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建立课堂讨论的制度,关注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课堂讨论效率;同时通过优化命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思辨力,把优化讨论命题作为提高课堂讨论效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讨论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讨论是指根据教师、学生提出或设置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提供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师的指导不到位、课堂讨论的面不够广,讨论的参与度不充分,讨论的时间不足等等,这些都会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鉴于以上因素,数学课堂教学向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使课堂讨论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使他们能在相互的沟通、交往、合作中,学会学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学生能否广泛地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如何又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使学生广泛地参与讨论呢?笔认为,增强思想政治课讨论题的激活效应是问题的关键。讨论题既是引导学生进入讨论门槛的基本引领工具,更是激活学生讨论热情的媒介物。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题设置得是否恰如其分,将关系讨论的兴趣,更关系学生讨论的质量。讨论题的设置如何才能达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笔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组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类型,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但在教学实际中这一教学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讨论不主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及教师对小组课堂讨论评价不全面等。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使小组课堂讨论能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刘能瑞 《甘肃教育》2007,(9S):29-29
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相互交谈,取长补短,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我在长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讨论不仅要在讨论前做到汇总小结及时,讨论结果清楚,而且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要做到巡视点拨及时,启发引导得法,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习惯。  相似文献   

9.
陈凤 《青年教师》2005,(3):48-50
课堂讨论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外,从同学们那里学到知识、理解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手段和环节,所以,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讨论,就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学习语文,组织好课堂讨论就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教师引导学生在商讨和辩论中相互启发,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并能去研究和探索真理。在倡导新课改教学今天,通过课堂讨论,确实能提高生物学教学课堂实效。但教师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将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在生物课堂中,讨论时机的切入点在哪呢?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课堂讨论选题与设题要略安徽南陵三里职高汤国来课堂讨论,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效果,特别是综合性强的问题讨论,更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课堂讨论亦需操作得当,对于综合性强的讨论选题,更须深思慎取。一般地说,这类...  相似文献   

12.
丁国英 《广西教育》2006,(1A):29-29
目前,在数学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是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学生既可以相互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又可以自主学习,人人参与探究,把被动接受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索的学习。但我们也发现了不少课堂讨论表面热热闹闹,实则多余低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考虑,恰当地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牛秀君 《四川教育》2006,(11):27-27
课堂讨论,教师不能走开。因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教师的引导,课堂讨论会呈现出散漫状态,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建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在课堂讨论中要当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个平等的首席参与。  相似文献   

14.
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成为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理想。当前,课堂上的“讨论”日渐成为一种时尚,每个教师都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交流思想,从讨论本身所具备的特征来看,它应当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英 《云南教育》2002,(7):39-40
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进课堂。实践表明,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笔者根据数学教学的实践,对课堂讨论低效现象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提高讨论的有效性。一、数学课堂讨论中的主要问题1.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真理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的组织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根据观察,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一般仅在1…  相似文献   

16.
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倡导,在生理学教学中结合运用了课堂讨论法。对参与课堂讨论法后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课堂讨论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学习思维,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互助学习精神。课堂讨论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在教学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讨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和大力推行的学生学习方法。因为讨论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更是我们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成功组织学生开展课堂学习讨论交流,以及互动沟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法宝。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启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教学活动呢?我以为,应该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教师要为之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宽,求知欲强,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一、精心选择课堂讨论的内容课堂讨论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内容。(一)讨论内容应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越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越是要集思广益,组织学生主动去学习、去研究。如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师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入历史课堂呢?①要让学生懂得学习历史的作用,以及该怎样学习历史。②给学生典型事例,让学生分析,让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融会贯通.③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典型发言,深化理解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有利于活跃思维,辨明是非,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呢?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一、把握课堂讨论的契机课堂讨论的成功与否、作用的大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选择和确定,能否在学生思维的“湖面”上投入“一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讨论时机的选择及确定,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分析入手,在教学知识的部分与部分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