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起源于“创造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他指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此后,国内外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
一、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章中都指出培养儿童(孩子)的创造力要进行“六大解放”,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即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获得丰富的学问: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倡导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而提出的富有创建性的教育主张,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解放儿童的头脑。陶行知曾强调指出,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要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创造的是“真善美的人”;其作用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三大需要”、“一大条件”。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并对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内容系统完整、博大精深。关于儿童教育,陶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我们认识到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解放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双手,使之能做;解放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嘴巴,使之能谈;解放空间,使之能飞;解放时间,使之能闲。"六大解放"是陶先生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批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幼儿教育提出了“六大解放”,旨在尽可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创造的幼儿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是要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幼儿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根据陶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依托不同的音乐情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提升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人类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段话,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对创新教育的生动诠释。那么,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即通过课堂教学中教法创新和学法创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人类已经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二十一世纪,时代呼唤创新,呼唤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点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他说明了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教育的主旨是排除各种阻力,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尽可能挖掘出来。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的  相似文献   

10.
黄敏洁 《广西教育》2014,(17):94-9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儿童的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理论的教育家。他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需要教育悉心保护和培养,同时针对旧的教育体制对儿童个性的束缚和摧残,提出了儿童的眼睛、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的“六大”解放,这对于今日我们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填满,不逼迫他去赶考,不和家长联系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他是多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种教育思想就已经闪烁出素质…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先躯,他具有丰富的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早在1943年,他就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创造素质,发表了闻名于世的《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他认为“教育要教给人创造,或引导人创造,启发人创造,而且在创造上学创造。”重温陶先生的教诲,展望21世纪,我们对江总书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闻中秋 《海南教育》2014,(20):32-32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创造的教育思想是他创造性地培养人才的实践经验总结,其创造的教育实践更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活动之中。20世纪4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将"创造"看作人生的真谛,把培养创造力作为教育的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5.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理论。他先对校长说,富于创造精神能够成为“社会的领袖”,认为乡村校长应当有三层“资格”:一是他要有劳动的身手;二是他要有教师的头脑;三是要有社会改造家的精神。他又告诫教师,要“认识小孩子有力量”,要“解放儿童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要给孩子六大解放: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提出了“五大解放”。这“五大解放”对解决我们现代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情况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学生的成因,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之一.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他的"创新教育"理论,他指出:相信儿童具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培养儿童创造力是我们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培养创造型人才与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内容,是一系列富有时效的创造性的活动,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解放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正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现代中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培养创造力,必须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自由。解放头脑使孩子思考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民主  相似文献   

20.
试论陶行知"五解放"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解放大脑、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的教育思想,是其创造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五解放”教育思想是他通过长期的实践,扬弃了传统教育,针对解放儿童创造力的研究而形成的。在积极倡导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推行“五解放”教育思想,可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