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生学习受到新一轮的关注与之相应的学习倦怠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间接影响了学生、学校甚至是全民族的教育质量。在界定学习倦怠内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董艳  吕静 《考试周刊》2013,(96):151-153
为了调查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表,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①大学生轻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28.5%,中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51.5%,高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5.3%,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85.3%;②大学生整体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度学习倦怠;③学习倦怠与专业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④成就感降低、耗竭对专业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比较严重,并且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倦怠有影响,成就感降低、耗竭是专业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倦怠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路,采用《SCL-90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丽水学院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被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年级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学习倦怠总分及行为不当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对学习倦怠除直接影响外,《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522名高职学生调查发现个人因素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预测力最还通过个人因素对学习倦怠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6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34.87%,比本科学生高出7.92%;两类大学生都有较严重的不当学习行为(3分以上).(2)高职学生总体倦怠水平高于本科学生(P<0.05),并在情绪低落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P<0.001).结论: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倦怠的严重性以及消除学习倦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某民办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结果,提出改善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倦怠的研究主要在职业领域,近年来国外开始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倦怠,但是学习倦怠的界定与量化都还是借鉴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学习领域里的倦怠与职业领域里的倦怠有本质的差别,因此研究学习倦怠,特别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不仅要考虑影响倦怠的一般因素,更要考虑到大学生人群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学习心理,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Tuckman拖延量表对193名大学生学生干部进行了学业拖延与学习倦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干部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尤以行为不当较为严重,年级、性别和干部级别的主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倦怠是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等因素都与学习倦怠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对学习倦怠的援助,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285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状况及关系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一般,而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有显著负相关;情感承诺是其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可以通过赋予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消除其学习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11.
学习倦怠是指当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学习压力过大时造成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下,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在大学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特别在理工科大学内特别突出。本文即将针对“学习倦怠”这个问题,从学习倦怠的定义开始着手阐述,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定义、现状、因由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进而得出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将学习倦怠总分按照升序排列,取前27%作为低分组,即低倦怠组,取后27%作为高分组,即高倦怠组;从高分组和低分组中各取10人进行访谈,将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对比,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行为不当最为严重;在性别上,女生在成就感低上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大二学生的总倦怠高于大四学生,大二、大三学生的情绪低落高于大四学生;在学科上,理科学生的总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都高于文科学生;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四管其下,共同努力,其中个体起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学习倦怠的关系,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帮助大学生摆脱倦怠现状。采用了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大同大学42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在学习倦怠方面,男女大学生在情绪低落因子差异比较显著,大学生是否健康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两因子差异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因子差异比较显著;(2)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总体呈正相关;(3)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学习倦怠。因此,(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易感到情绪低落;(2)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习倦怠程度越低;应对方式越积极,学习倦怠程度越低;(3)大学生学业自效能感对学习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光 《教育与职业》2012,(35):77-78
学习倦怠现象在当今各类学生中普遍存在,高校也不例外。学习倦怠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和社会和谐进步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就新时期高校如何减少或消除学习倦怠行为、有效开展大学生激励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学习倦怠、社会支持的状况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探讨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其中,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更突出,在行为不当因子方面,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关系显著;主观支持对学习倦怠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对西藏高校共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西藏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学习倦怠现状提出改进策略。结果发现:(1)25.8%的西藏高校大学生存在学习倦怠;(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学习倦怠的行为回避、成就感低2个维度及学习倦怠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学习倦怠影响因素中的个人及人际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对学习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学习倦怠总变异量的64.4%。建议从学生个人、社会、学校层面改善西藏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关量表对我校377名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而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在性别上,女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男生,男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但在成就感方面,男生高于女生;在学科上,理科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略高于文科学生,而文科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在年级上,大一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回归分析表明,情感承诺是我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8.
学习倦怠问题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发展,也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理清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其形成原因,建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范例模式,提出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学习倦怠理论的研究,运用测量法和访谈法就天津城市建设学院10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及专业类型上均存在差异性;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个人及人际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指大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从而感到厌烦,产生身心俱疲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情绪低落、自我成就感降低等.大学生学习倦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学校和社会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