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白杉  子荫 《科学大众》2000,(2):34-35
人们常常看到昆虫危害农作物和森林,造成饥荒;人们还常常听说昆虫是疾病传媒,时时威胁人类健康。其实,昆虫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物种,全球昆虫种类估计在1000万种以上。昆虫不仅有对人类危害的一面,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昆虫体本身可作为人类资源利用,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人类科学技  相似文献   

2.
观赏昆虫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近 100万种,约占已知动物总数的70%以上。它们或是可供利用的有益资源,或是未被开拓的潜在资源,其用途涉及食品、饲料、医药、工业原料、观赏工艺、科学研究与仿生等方面。昆虫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影响着整个生物界的多样化。所  相似文献   

3.
龚和 《百科知识》1994,(6):42-43
昆虫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估计在100万种以上,从最早的昆虫化石判断,它在地球上已有38000万年的历史。昆虫既是人类在  相似文献   

4.
张洪军 《百科知识》2006,(4X):37-38
一直以来,人类以五谷杂粮、百兽禽鱼为主要食物来源,对于昆虫,虽然偶有“蛮夷”之族喜食,也不过是为换换口味,猎奇而已,不以长期食用为目的。其实,在地球上,昆虫种类在1000万种以上,是人类极其丰富的食物来源。昆虫入馔,不只味美独特,还有防病强身的功效。昆虫入药,就是一例。各类食用昆虫的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索、微量元素、糖类及其他化学成分,是人类理想的营养源。  相似文献   

5.
鞘翅目是西藏昆虫中一个比较大的类群,计有771种,占西藏已知种类的1/6.本文分析了这一主要类群的区系类型、主要分化类群、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6.
昆虫科技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的害虫;又能给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就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养蚕植桑、防治虫害,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当了解昆虫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知道昆虫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食用昆虫资源丰富,是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该文丛民间食用昆虫的风俗习惯、食用昆虫的资源和营养价值以及昆虫食品开发4个方面,概述了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未来与的发展》(1984年第3期)曾刊出“可供开发的几项蛋白资源”一文中有“昆虫食品”一节,并明确指出:“昆虫蛋白质的开发和利用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根源出路……。西德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发生粮荒,他们先从鳞翅目的幼虫,如家蚕、大螟、玉米螟等经过化学处理,调味整形而生产了罐头食品。藉此来解决粮荒问题。”  相似文献   

9.
昆虫在工业资源方面的价值十分可观。诸如蚕吐的丝、介壳虫分泌的白蜡、紫胶、胭脂红以及蚜虫产生的五倍子等等,都是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名闻世界的昆虫产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0.
西藏位于我国西边地区,地域辽阔,海拔较高,其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被世界公认为“世界屋脊”,在西藏昆虫的种类十分丰富,其中有大量的昆虫还未被人们发现,有一些比较珍惜的昆虫物种,也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物种,昆虫的多样性研究对于我们认识西藏、了解西藏是十分有必要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捕食者、分解者、传粉媒介、天敌昆虫以及最近比较热门的可食性昆虫等,可以看出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生态系统中没有绝对的害虫,也没有绝对益虫。昆虫作为分解者可以分解凋零物,作为传粉者可以维持植被延续,作为捕食者可以作为农业的天敌昆虫,作为可食性昆虫可以作为人类的蛋白质来源等。至今,许多研究者对西藏昆虫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昆虫占陆生动物的3/4~4/5,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都千差万别。为了更好地利用益虫、防治害虫,必须对昆虫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研究,而昆虫标本及有关信息的管理是这些研究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标本概念已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科技发展需求,将昆虫的全方位信息包括声音、化学和基因等信息纳入昆虫标本,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昆虫标本及其相应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展。为此,项目组研制了昆虫标本多媒体全息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长白山林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中药资源相当丰富,不仅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药用动物资源和药用矿物资源,根据调查和历史资料记载,有药用植物、动物113科607种。其中药用植物108科598种,藻类和菌类7科、苔藓类7科、蕨类9科、裸子类4科、被子类82科。动物3纲4目5科9种。两栖纲2种、哺乳纲3种、昆虫纲4种。长白山中药品种特色,素以人参著称,不仅有名贵的山参,而且园参遍布全县各地。以人参为主的中  相似文献   

13.
靳远祥  陈玉银 《科技通报》2000,16(Z1):19-25
抗菌肽是指昆虫在外界病菌侵入的情况下,其免疫防卫系统产生的一类防御性肽类活性物质。鳞翅目昆虫抗菌肽不仅分子量小、热稳定好、水溶性好、抗菌谱广,而且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来源相当丰富,因此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从鳞翅目昆虫中分离了多种抗菌肽。近年来抗菌肽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上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一些鳞翅目昆虫抗菌肽的抗菌机理、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基因的改造、在动植物转基因以及在医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人类诞生前的数百万年前,蜘蛛已在地球上“耀武扬威”了。世界上被认识的蜘蛛已有4万多种,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不过,据专家们估计,地球上生存的种类远不止此数,可能达到15万种之多,蜘蛛是陆地动物中除昆虫以外的第二大类群。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最易开发而未被开发利用的首推昆虫资源。现在,全世界昆虫种类有800万至1000万,已知种约为100万。我国现有昆虫应在130~160万种之间,实际查清的已有4.5万种,其种群之大、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素有“飞翔的蛋白质”之称的东亚飞蝗,成灾时可形成由几万只组成的庞大蝗群,飞翔时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寸草不留。烈日炎炎的盛夏,在气候宜人的海滨,时常可见十几万只  相似文献   

16.
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迦巴瓦峰地区20目206科1985种昆虫,分析了该区昆虫在各目中的分布情况,并以县为单位分析了该区昆虫的区系成分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南峰地区昆虫资源丰富,这些昆虫的科主要集中在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占到总科数的56.31%;种主要集中于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超过了总种数的2/3.种数方面,在南峰4县的丰富顺序是:墨脱>波密>林芝>米林,区内还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墨脱缺翅虫.昆虫区系以东洋成分为主,东洋成分与古北成分并存,且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南峰地区与印度的共有种最多,说明两地的生境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与两地接壤相稳合;同时它与国内和国外其它地点的共有种百分比都偏低,这也说明南峰地区地形地貌、森林植被、小气候等都比较特殊.南峰地区4县鳞翅目昆虫的相似系数较低,这体现了不同林区典型的交错过渡带属性,也表明了生境越复杂,鳞翅目昆虫物种越丰富.该区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700~3200m地带.  相似文献   

17.
白僵菌是重要的昆虫病原性真菌之一,产生的毒素可引起昆虫中毒,打乱新陈代谢以致其死亡,与化学农药相比对人畜和环境更安全,且不易产生抗药性。不同菌株对昆虫的致病能力有所差异,且同一菌株对不同虫龄的昆虫致病力亦存在差异,本文就我国开展的白僵菌对不同种类昆虫的微生物学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将六条腿的节肢动物都归于昆虫一类。但是通过基因研究,人们发现,自然界似乎是通过两种方式来产生六条腿生物的。节肢动物门包含了我们目前所知的动物种类的85%,昆虫类是节肢动物门中的优势种群,包括六条腿的弹尾目昆虫,俗称跳虫,以及其他一些无翼类群的动物等。其他的节肢动物门的分支包括多足类(比如蜈蚣)、蛛形类(比如蜘蛛)和甲壳类(比如螃蟹和龙虾)等。以前,科学家用一些传统方法,比如古生物学和比较形态学方法对节肢动物进行研究,认为长着六条腿的昆虫是单一起源的门类,也就是说,这个门类的所有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9.
法国导演雅克·贝汗用唯美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神奇美妙的昆虫世界.这是电影《Microcosmos》带给我们的美。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昆虫并不像电影镜头中的虫子可爱,它们中的很多种类是植物的天敌.危害着林木,进而危害人类。为了保卫地球的一抹绿,很多林业科学家与虫子开始了角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的首席专家、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副理事长张真.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严力蛟 《资源科学》1996,18(4):26-33
本文叫较系统地概述了昆虫虫体资源,昆虫构成要素资源以及昆虫生产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对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作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