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研读《水经注·漠水篇》的过程中,发现漠水在其他史书里记载不一,难免给人造成杂乱之感,本文在比较解读各史书资料的基础上就漠水名称、源头及流经区域进行了详细考证,得出漠水即漠峪河也称夹水,源出永寿县麻亭岭.经乾县北梁山大岭东南流,汇武亭河,二水合一东南入渭水。  相似文献   

2.
土木堡     
现行初中历史课本第二册(人教版)附有一幅“土木堡”插图.土木堡位于河北省怀来县东20多里.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设置,后讹为“土木”.明永乐初年置堡.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在这里发生了一起著名的历史事件,即明朝英宗皇帝被蒙古瓦刺部也先所俘获.这就是史书上所谓的“土木堡之变”.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大漠三部曲”的现实主义开掘和“灵魂三部曲”的“神性”写作后,雪漠的长篇小说《野狐岭》转向了对神话、历史和现实的全面整合.《野狐岭》的创作使雪漠又一次“打碎”了自己,不但在写作手法上转向了现实主义写作与神性写作的有机融合,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转向了自我超越后的现实反观.雪漠如同觉世的苦行僧,在领悟、超越、升华后关照世人的心灵和现实社会.这既是雪漠写作的两次转型,又是雪漠精神的两次超越.  相似文献   

4.
二千年前,在南疆的罗布泊洼地地区,孔雀河冲积三角洲的下部,座落着一个梦幻般的神奇王国。她就是举世闻名的楼兰古国。在其鼎盛时期,无论是人口还是文明程度都居西域各国之首。这里又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东西方交通的咽喉,联结和传播了古老的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罗布文化。楼兰古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世界人类发展的长河中都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然而,楼兰这样一个曾经以她高度发达的文明显赫几个世纪的盛国竟于晋代以后从史书中失去了记载。到了唐代,人们只能从边塞诗人的诗句中依稀见到她的影子。千余年来,楼兰的残址沉睡于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涉漠中,干涸的罗布泊默默无语,孔雀河水从她身旁静静流过,只有那残旧的佛塔直插蓝天高踞众丘之上。  相似文献   

5.
雪漠的小说主要围绕地处西北大漠边缘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叙写即将崩溃的大自然,深刻反思现代人性的迷失。本文着重分析雪漠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识,旨在表达对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朱丹宁 《文教资料》2013,(29):54-55
秦简《法律答问》中“外臣邦”之意向有争议。工藤元男指秦时外臣邦即汉时南越之属,其特点可由有关南越的记录得知;罗新认为是一切不臣之非夏人政治体。工藤元男之说很有影响,但以漠时情况比拟秦时状况本有其界限.且南越亦恐非典型外臣。罗新之说比较新颖,但是留有一些理论疑点。《法律答问》中“外臣邦”究竟何指,或尚待进一步研究:而汉朝“外臣”的一些性质,或可借史书等推知一二。  相似文献   

7.
东晋史学家袁宏所撰写的编年体史书《后汉纪》,是在纪传体史书兴起后、编年体史书地位下降的形势下出现的 ,它在结构安排、记时方法、叙事方法、史论的形式到内容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编撰特色 ,从而更加完备了编年体史书的体例和规模 ,使其成为一种和纪传体并驾齐驱的史书体裁 ,为促进汉隋之间编年体史书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编年体史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雪漠因《大漠祭》而一举成名,引起了国内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成功,一方面应归功于其作品丰厚的生活底蕴,另一方面则缘于其作品中所弥漫的浓厚的宗教意识。雪漠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藏传佛教),他的人生观显然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雪漠的作品中还大量地涉及了西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道教文化现象。道教文化像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给雪漠的作品增添了几分明丽的色彩和神秘的气息,使得雪漠的作品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天境     
"天水"这个名字确实起得妙——天之水。女娲娘娘对西部黄土高原和甘西沙漠之间地界上的垂青,鬼斧神工地塑造出黄土地上的绿色之海,银色之带、彤色之眼。尚未被人们的蜂拥玷污  相似文献   

10.
作品信息     
正雪漠推出丝路主题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作家雪漠的丝路主题小说集《深夜的蚕豆声》以一位西部本土作家向前来采访的西方女汉学家介绍中国丝绸之路为线索,引出19个在中国西部大地上发生过的故事,全景描绘、立体呈现了"丝路众生相"。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主办的"雪漠‘故乡三部曲’与西部写作研讨会"在京  相似文献   

11.
官修史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和社会政治之间互动关系的关键环节,在唐朝以前私家修史比较多,大规模的官修史书开始于唐朝,大量的唐代官方编修的史书也为后代史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一方面,唐朝官修史书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府设立史馆,选拔优秀的史官并且给他们丰厚的俸禄,使得唐朝的官方修史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官修史书也是弊端丛生,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论述到官修史书使得史书的编纂程式化,导致了正史的编写千篇一律,效率低下,史实失真,同时也限制私家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诸候并立,各有史书,以记其时国内及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周的史书叫志,郑的史书叫书,鲁的史书叫春秋,晋的史书叫乘,楚的史书叫梼杌.  相似文献   

13.
山河历史     
肖中  王梅弘 《教学考试》2023,(19):12-17
<正>千百年来,华夏大地浸润、滋养着中华民族,让其生生不息,也塑造了民族的性情与风骨。古老的黄河文明与辉煌的运河文化灌溉出中原人艰苦勤奋的卓越品质;绵延的长江东逝水和灵秀的江南水乡培育出江南人温和达礼的斯文气质;雄浑的西北大漠和辽阔的边疆草原孕育出西北人剽悍果敢的勇毅倔强;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洗礼出华北人崇礼尚侠的精神典范;黑土麦田滋养出东北人博大宽广和坚韧不屈的胸怀品质。山河无言,历史回响。山河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见证着历史的兴盛衰亡,  相似文献   

14.
《同学少年》2009,(4):52-52
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史书浩如烟海。这些史书在编写过程中,都是按照一定的体例加以编排的。比较常见的史书体例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同学少年》2009,(2):52-52
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史书浩如烟海。这些史书在编写过程中,都是按照一定的体例加以编排的。比较常见的史书体例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在雪漠新作《野狐岭》中,莹儿、兰兰、月儿、豁子女人、雪羽儿、紫晓、木鱼妹是雪漠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集温柔、善良、坚韧于自身。一方面,在男权社会的桎梏下,女性自身的奴性地位和极度的贫穷状况,使得她们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与不幸;另一方面,雪漠并非一味地书写苦难,而是让雪羽儿、紫晓、木鱼妹在爱与宗教的滋养下实现证悟,从而摆脱苦难,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17.
赵翼的史书编纂思想非常丰富:他评价史书优劣,态度客观公允,并特别注意社会历史条件对史家作史的影响;他提倡直笔,慎重作史,主张在史书中贯彻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史书体例上,重视创新,反对泥古;在叙事方面,赞成简洁与爽劲,主张用“类叙法”和“带叙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大型中国史书的编纂与史体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书是新时期史学变革诸内容的载体,尤其是大型史书的编撰,史体必须创新。以白寿彝等为代表的史学家在深厚学养基础上,自觉整合多种史书体裁的长处,创造了“新综合体”、“新编年体”与“新纪事本末体”,走出了中国史书编纂的一条新路,显示出中国史学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沙漠之舟     
shu己ngeh6ng帅n双重眼xlongm合nChuong像门窗n I工J 6 JL叨一O,声0 .1 0.资O吻眼di0n垫xi6n陷d6i袋dudn断m6漠腼欢jin进r6u肉的怕nTn品ji0n间Shd沙曲得chuT吹!卿有助不shl食ba不山大咖跑sh0沙。大、mo漠xidng像fen分宫千shQ输feng风腼宽sh0沙h6o好shuT水g0n千卿迈。怕瞥z6u走  相似文献   

20.
重视史书叙事,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的优良传统。清代乾嘉考史学派的中坚人物王鸣盛,在其史学代表作《十七史商榷》中衡评历代史书的叙事得失,阐述了他对史书叙事感染力的思考,品评了史书文字的繁简和叙事内容的详略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史书叙事中的用例、明晰和醒目的问题。这些评论,既呈现出王鸣盛个人关于历史叙事的见解和理论,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一次有意义的批判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