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福乐智慧”的教育思想马文华《福乐智慧》做为十一世纪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作品已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她的珍贵价值不仅仅只是在于她反映了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更重要的还在于她揭示了那个时代丰富的哲学思想。《福乐智慧》是一部典型的劝...  相似文献   

2.
喀喇汗王朝境内的回鹘人于公元10世纪接受了伊斯兰教以后,曾在阿拉伯字母的基础上创制了一套书写回鹘语言的文字,被称为“哈卡尼亚文”,《福乐智慧》就是用这种文字创作的。论文在对其语音描写的基础上,重点与古代突厥碑铭文献和回鹘文文献进行对比,归纳总结了《福乐智慧》语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公元16—17世纪,新疆出现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地方政权——叶尔羌汗国。这时期,维吾尔族已在政治、宗教、文字等方面实现了统一。由于政权比较稳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与中亚、伊朗、印度等地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局面,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维吾尔民族文化。这时期的文化与以《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辞典》为标志的喀喇汗朝古代文化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的;也是自喀喇汗王朝以来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这时期的文化主要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喀喇汗王朝时期传统东方象征艺术的典范作品《福乐智慧》问世后,约仅仅相去十年多时光,就在远离喀什噶尔的伊斯兰文化中心巴格达,由同一喀喇汗王朝可汗世系出身的一位大学者编纂的《突厥语大辞典》(Diuānu Lugh at at—Turki,)也诞生于世了;当时,这部著作献给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第27代哈里发穆格台迪abu—al—Qāsim Abdullah ibn—Muhammad Muqtadi Biamrillah,1075—1092年在位)。全书共分八编,每编下又分为多寡不等的章;每章的词条,均按阿拉伯词典编纂学的原理,视词本身的音韵与正字法,又分列为  相似文献   

5.
从《突厥语词典》看喀喇汗王朝的物质文化邓浩喀喇汗王朝是9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突厥语民族(主要是回鹘族)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帕米尔以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强大的政权。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和西部、伊犁河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南、楚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周围...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中杰出、著名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作用。本文结合公元11世纪喀剌汗王朝著名的维吾尔文学家、思想家、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所写的《福乐智慧》中的相关论述,探讨了关于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思想对当时的喀剌汗王朝所起的社会作用,以及对于当今社会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囘鹘文化史上被称作“黄金时代”的喀喇汗王朝持续了372年,在这段历史年代里,囘鹘人民把自己灿烂夺目的文化珍宝献给了中华民族,在东方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人民引以自豪的著名的维吾尔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就是生活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囘鹘和其他突厥人民文化繁荣的佐证。这部辞书被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突厥语大词典》中有关服饰词汇的整理及分析,阐述了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和其它突厥民族的服饰特点.  相似文献   

9.
“回回”一词起源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括《梦溪笔谈》记录的边兵凯歌之四为西夏人作品,“打回回”的口号是西夏人提出的。西夏所打“回回”指喀喇汗王朝回鹘,“回回”一词最初就是指伊斯兰教徒。“大食”、“回回”都曾是喀喇汗王朝的别称,都经历了从专指某一民族到泛称某种文明类型的演变过程,所不同的是“大食”一词的范围随着伊斯兰教的东传从西向东扩延,止于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随着宋元人对中亚认识的深入由东向西扩延,起点也是伊斯兰教文化圈的东端喀喇汗朝。“回回”一词语源自回鹘,用来区别与喀喇汗朝回鹘种族相同而文化不同的高昌回鹘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最早是在喀喇汗王朝时期大规模地传入新疆的,古代新疆的多宗教并存格局和喀喇汗王朝当时的政治环境都为伊斯兰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喀喇汗王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方式和内容都反映出伊斯兰文化和当地居民原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正是这些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文化碰撞、交融痕迹见证了新疆伊斯兰教独特体系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福乐智慧》是一部孕育、诞生于维吾尔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古典文学名著,它与维吾尔文化传统及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血脉相通、密不可分的连系。在这部不朽的诗作中,反映出十一世纪支配着维吾尔人民的观念与习惯力量,反映出那个时代维吾尔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生活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福乐智慧》体现了维吾尔的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了维吾尔民族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福乐智慧》与古代维吾尔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是与人类生命联系最为密切的科学之一。任何时代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无不在医学得以体现。历史上不乏医学知识渊博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维吾尔古曲名著《福乐智慧》的作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便是其中一位。在这部不朽的长诗中,他以优美典雅的诗艺展示了公元11世纪我国历史上喀拉汗王朝古代维吾尔族的医学理论和医疗活动。因此,《福乐智慧》作为研究维吾尔医学的一部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献,也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以喀喇汗王朝历史文献的基础下,《突厥语大词典》中所反映的知识为起点,有关古代维吾尔社会生活文化的技术方法为参考对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关于《福乐智慧》的文化历史背景问题,学术界的认识向来存在着分歧。历来的研究者大都注重于从西方历史文化思想背景和艺术流派的影响方面探源溯流,偏重于只强调阿拉伯一波斯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回避甚至否认其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主导一面。有的研究者甚至断然认为,《福乐智慧》是古希腊罗马文化思想的产儿。本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历史文化同我国西部回鹘文化、中亚各民族文化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长诗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同中原儒家思想文化传统的内在渊源这样两个侧面,从而得出《福乐智慧》这部哲理一谏谕长诗主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上孕育并产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福乐智慧》中的军事思想与先秦《孙子兵法》军事思想有许多共性,说明这两种著作之间存在影响与继承的关系;同时《福乐智慧》中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又有许多差异,这说明《福乐智慧》不是完全照搬《孙子兵法》的,它根据自己本民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独特的民族气质,独创性地提出了适合自己本民族的一些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6.
问世近千载的名著《福乐智慧》,今天在作者自己的祖国,用作者本民族的现代语,隆重地出版发行并同本民族的广大读者见面。这在我国文化史上,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福乐智慧》问世以来,她就被誉为珍贵的历史巨著和宝贵的学术典籍,在世界文库中,早已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声誉。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元9──13世纪,古代维吾尔人曾并行使用过两种书面语言,这就是回鹘文献语言和喀喇汗王朝文献语言。回鹘文献语言是通行于高昌回鹘汗国的书面文学语言,又称北部回鹘语;喀喇汗王朝文献语言则是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通行于喀喇汗王朝的书面文献语言,又称之为南部回鹘语。两种文献语言在通行范围上虽然有南北之分,但是基本的特点是相同一致的,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只是回鹘语的两种书面语言变体而已。但是,由于两个王朝长期的宗教对立,使得彼此的语言交流时常中断,加之受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南北两地的回鹘书面语又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18.
《突厥语大词典》是喀喇汗王朝(即中世纪)问世的一步有关突厥语言的名著,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献,而且是属于人类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维吾尔族的先辈为人类文化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本文探讨《突厥语大词典》对于各学科和领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喀喇汗王朝别称“大食”中国史籍之大食(Tajik),最初指阿拉伯人及其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随着时间的椎侈,其内含变得越来越宽泛,到蒙古征服时代,几乎所有穆期林部被称作Tajik,而不管他是哪个民族的,历史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曾别称“大食”,就是...  相似文献   

20.
11世纪初期,喀喇汗王朝在灭亡佛国于阗之后,开始以于阗的名义与北宋进行贸易往来。至11世纪30年代以西夏攻占河西走廊为标志,西夏开始介入到宋与喀喇汗王朝之间的贸易活动。此后各方的关系通过它们在丝绸之路上的行为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