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根据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朗读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朗读,学生既可以学习汉字的拼读,也可以通过朗读,提升学生对课程中文章的情感的体验。文章通过分析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培养朗读习惯,培养学生的发音,流畅朗读以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等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朗读习惯的重要性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朗读即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富有感情地读出来,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了同一个要求,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也逐渐重视起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拓展文章的背景知识。一、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朗读的总体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而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中、高学段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分别用"学习用""用"  相似文献   

3.
“正确”“流利”“有感情”既是朗读教学的总目标,也是高水平朗读活动必经的三个阶段。文章从课标解读出发,论证这三个阶段教学实施的策略,从而为朗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范其红 《考试周刊》2012,(51):42-43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作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如果能使朗读成为学生的兴趣,那么阅读也随之为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戴建荣老师执教的《彩色的非洲》一课,特别重视朗读,要求学生要把课文读正、读顺、得法,在展开的过程中让学生习得学习课文的方法。在扎扎实实的"先不谈感情"的练习中,学生更真实地读出文章的内在感情。  相似文献   

6.
  惠平 《小学青年教师》2012,(11):48-48
什么是朗读?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表现艺术。它通过语音来塑造形象、传递情感,从而把诉诸视觉的文字有声有色地演绎出来。在语文课上,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读则常常是评价学生朗读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学生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次听课经历。让我对有感情朗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课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重要渠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性。这里所提到的朗读是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谓之为"美读"。究竟怎样才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文以实例告诉我们究竟该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方法颇多,名家指导的例子更进一步证明朗读的方式千变万化。本文还从反面例证为什么有的教师指导朗读会成为学生读书的障碍。论点鲜明,指导性强。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朗读才能够表达文章的本意,才能与作者共鸣。那么,真正的朗读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重在一个"情"字,在感情朗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产生"感情"、蓄积"感情"、释放"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就朗读的作用,朗读的设计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恩想感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感情朗读重在一个“情”字,在感情朗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产生“感情”、蓄积“感情”、释放“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语文学科教学和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情朗读,作为朗读的最高要求,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内涵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学习情感朗读过程中要牢记五点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有感情地朗读,是低年级朗读教学的一大难点。文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兴趣激情、范读共情、情境入情、体验移情、评价导情等策略,突破难点,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学生能够理清思路,感知文本内容,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提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不仅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失败。而在课后朗读要求中,我们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有感情的朗读",应该说,"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朗读要求已经获得了语文教师的认同,是新课程标准的体现。本文将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相似文献   

16.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不同文体的朗读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应从以下几方面突破:巧授方法,夯实感情朗读的基础;品读悟情,深化感情朗读的作用;妙设情境,掀起感情朗读的波澜;围绕主旨,升华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17.
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朗读时要做到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注重有感情的朗读。  相似文献   

18.
周文杰 《教学随笔》2016,(9):137-137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学生能够理清思路,感知文本内容,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夯实基础、培养语感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指导要到位,应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并正解地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文本,才能养成朗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李永姣 《考试周刊》2011,(22):59-59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处于起步阶段,朗读更是不容忽视,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朗读的好习惯呢?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以趣激情;二要大珠小珠落玉盘——以读带读;三要手舞足蹈悟深情——以演会意。从一年级起就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趣中读,在读中悟,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