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没有灵气一望便知。我认为标题常常比眼睛还重要,因为,我们的报纸多如星辰,而报纸上的文章又多如一群群蚂蚁。人们读报,大都是先来一遍“大扫描”,哪篇文章标题醒目,也就注意哪篇文章。当然标题要醒目,内容也要实在,如果内容不行,标题做的再好,也是白搭,甚至起副作用。给人以“华而不实”,“大而无当”之感,但一般而言.同样的内容,能否吸引人,关键就看标题了。我经常遇到的是写“安全生产”一类的题材,有时从安全IOO天写到I000天。标题若是“韩电实现安全生产几百天”,虽次次内容都在改变,但万变…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六月,真是热得可以,气温一天比一天高,世界杯又如火如荼。“激情六月天,倾情世界杯”的大字幕在荧屏上滚来滚去,有关杯赛的专栏专题更如过江之鲫,蜂拥而上,让无缘韩国现场的球迷观众看了个热火朝天。在电视上开栏目,首先当然是选好主持人。依照“约定俗成”的标准,外形上恐怕一定得“靓”。“什么年纪都要俏,有话没话都要聊”,就是对当今主持人现状的调侃和描述。所以会聊的俊男靓女纷纷现身荧屏,几乎每天都有“亮点”耀眼,所以演员、歌星、播音员等构成了主持人的主力阵营。后来中央台谋求突破,起用了一些“另类”主持…  相似文献   

3.
“一天”指一昼夜,即24小时,而“一天天”则比“一天”要多得多,起码是好几天。然而,“一点点”和“一天天”不可类比。“一点”是指数目很小,而“一点点”不但不比“一点”多,反而比“一点”更少。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1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20天,对于灾区幸存下来的儿童,这个儿童节的意义变得不同以往。 这一天,也是第七个“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的第一天。对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形成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机制,如何在应急救灾中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当下最需要认真思考并切身践行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下旬。众多报纸都刊发了发生在四川的一条“新闻”《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这条新闻说,四川宜宾地区一任姓乞丐与一名女大学生产生了纯真的恋情,进而海誓山盟。“即使要饭也要供女大学生上完大学”。几天之后,事情真相出来了,这是一条假新闻。任姓男子确有其人。但他并不象新闻中说得那么美好、善良,而是一个经常诈骗。并且玩弄女性感情的人。此人在当地臭名昭著。同他“相好”的女人也很多,人们不知道其中是否真的有一位是“女大学生”。这是一则典型的假新闻,但却使很多媒体上了当。几天之后,报道过此事的媒体重新报道事实真相,引起读者很多议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6,(6):18-19
大家好!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新兴传媒的走向”。当前被公认的四大媒体是:印刷报刊、音频广播、电视广播和万维网。万维网是四大媒体中的新兴媒体。媒体之前加“大”字,是形容社会影响力,看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能吸引多少“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在中国,四大媒体的任何一种,每天都要吸引上亿“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浅读”与“深读”这个话题,是从旅游业的相关话题转借而来。过去,我们有些旅游资源,出类拔萃,却经不住游览,往往一天就把游客打发走了 而国外类似景点,都要借景发挥,把游客留个三天五天。这是旅游业的“浅游”与“深游”问题 旅游业要做大,除了要开发新的资源之外,就是要在原有的资源基础上,做好再开发。  相似文献   

8.
“做人不仅要有才气,更要有骨气有志气,像竹子那样,虚心、有节。”2005年3月12日,中国人不会忘记,因为这一天是植树节;这一天,长沙人难以忘却——这一天的大雪是十年来少有的,南方人在自己的城市真正领略到了玉树琼花的壮观;这一天,对于我们三位记者来说是倍感欣慰和温暖的,因为在这一天,记者采访了中国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李焕德教授,真正近距离地感受到什么是一个先进中共党员的风采,什么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应具的美德,什么是一个学科带头人应有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婆婆嘴”是贬义词,一般不讨人喜欢。但在档案馆室,要做好安全工作,就需要“婆婆嘴”。  相似文献   

10.
吉路 《北京档案》2004,(8):46-46
2000年10月,正在北京参访的台湾老朋友林书扬(时在台任“劳动人权会”会长、曾任“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应北京大学马克思学会邀请,到校园作专题报告,题目是“50年代国民党在台湾的白色恐怖”。演讲的当天,他率领的参访团要与全国总工会、全国台联开一天的研讨会。所以,报告安排在晚饭之后。  相似文献   

11.
蒙特卡洛。我国围棋女将谢军以悬殊比分卫冕成功。仅隔一天,记者段被写的通讯《新绷的弦奏响美妙的乐章》,将历时22天的卫冕战置入一个宏大的时空背景下书写,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引发读者关注的还不仅是谢军输赢本身,而是蒙特卡洛对中国的意义。难怪新闻界不少人把殷被称为“神写”谢军“第一笔”。我感到他的成功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新闻同行学习。其一要“身”入更要“心”入。这是一位老记者讲过的话,这也是殷波“神写”谢军成功的原因之一。1991年10月,殷波曾作为谢军夺冠战的“随军记者”,“身”入“前沿阵地”──马尼拉。用他…  相似文献   

12.
文章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一个好标题。俗话说“又要衣装,佛要金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们可以说“文要题装”。拿报纸来说吧,一天四大版,甚至八版十二版,有多少文章啊。先读哪篇,后读哪篇,或者只看不读,常常取决于该文是否有个好标题。下面的文章标题是能引起人们闲读的兴趣的:《开封要“开封”》(《羊城晚报》1994.4.2第10版)在正题之前还有引题:“原来是京城,后来是省会,现在成了省辖市,再往下滑会怎样?”正题就作了回答:开封要“开封”。这个标题妙在作者巧用了“换义”的修辞法,利用词语多久性这个条件,在…  相似文献   

13.
清明时节回乡下扫基。出了火车站,接站的亲戚领我穿过站前广场,直奔一条僻静的小街。“我们不能在那边叫车吗?”我指着那些在广场上待客的出租车问。“哦,我们的出租车在那边。”亲戚向小街的方向一指。我有点不解。“他们找的是熟人。”早到一天的哥哥插进来解释了一句。熟人?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要找熟人呢?”“咳,反正要用车,把活给熟人不比给外人强吗?”亲戚的回答马上让我想到“关系”这个词。  相似文献   

14.
初学新闻报道,要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学点“求医”术,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初我一开始写稿。就一个劲地拼命去采访,挑灯熬夜地写,第二天就火速去送稿,结果一连写了300多篇,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正当我准备“砸”笔时,一天我到城里去办事,路过一个专治疑难病的门诊部,被那长龙似的求医队伍所吸引,一个十平方米的“小不点”门诊部,为啥能吸引众多的人来这里?一位患者告诉我:“开始我的病被一家医院确诊为绝症,在我绝望时,有人劝我不要只盯住一个地方治,要多方求医。我只好多处求诊,直到我走了10多个医院,…  相似文献   

15.
1998年6月12日至23日,对于信江沿岸的铅山人来说有一种劫后余生之感;这十二天,是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十二天。一、雨情,就是命令6月12日上午,当县城河口大部分居民还象往常一样生活时,县广播电视局却进入了“一级战备”,局长黄祖清制定了汛期值班人员安排表,要求办公室准备好值夜班用的饼干、方便面;要求记者、维修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要到位值班,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摄编随叫随到,确保微波线路畅通,确保上级政令畅通,确保新闻安全播出。黄局长还主动打电话到防汛指挥部询问汛情,了解水位,要求防汛指挥部…  相似文献   

16.
6月15日,《经济日报》头版发了一条消息,报道地处西部边陲的乌鲁木齐铁路局,“截至6月15日十八时,胜利实现安全生产一千天,创全国铁路安全生产最高纪录。”这条报道不准确。 众所周知,全国铁路安全生产最高纪录,不是1000天,而是2000天。这一纪录是柳州铁路局于6月2日创造的。柳州铁路局的安全生产天数,比乌鲁木齐铁路局高一倍——多1000天。当时,这条消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6月5日)都报道了。6月3日的人民铁道报,不仅在报眼显著位置突出报道了这一消息,还在四版发了一个版的广告专页,热烈祝贺柳州铁路局实现安全生产2000天,称赞柳州铁路局“创造了共和国铁路局安全生产之最”。 那么,为什么把乌鲁木齐铁路局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石”与“担”查启森《档案学概论》(吴宝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第20~21页上有这样一段记述:“秦始皇处理公文也有‘日读一担’的记载,一天要看100斤文件,该多么不便是可想而知的”,来说明竹木简牍的笨重。这里所说秦始皇“日读...  相似文献   

18.
三份礼物     
王豪 《出版参考》2007,(8):12-12
三个兄弟年少离家,个个都事业有成。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讨论送什么礼物给年迈的母亲。 第一个说:“我要送给妈妈一座大房子。”第二个说:“我要送她一辆豪华房车,还专门配备一个司机。”第三个笑了笑说道:“这些奢侈的东西妈妈是不会喜欢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妈妈很喜欢读《圣经》。现在她眼睛不好了,我要送给她一只聪明绝顶的鹦鹉,它能背诵《圣经》的每一个章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每个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相似文献   

20.
崔鸿宾  陈林 《大观周刊》2011,(28):154-15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成为建筑业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施工现场各种违章、违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倾向性。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