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人体“第二状态”,把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又叫“亚健康”。亚健康是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表现为“一多三少”,一多是疲劳多,三少是三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多在20~45岁之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这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日渐加重的缘故。如果对亚健康无动于衷,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亚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2.
每月谈     
“亚健康”不能小觑 王瑞云 某天我去医院就诊,一位主任医师很认真地告诉我,近几年来,中小学生的“亚健康”症状相当普遍而且很严重,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很大的潜在威胁。   什么叫“亚健康” ?问题真有那么严重 ?我有些不以为然。经他详细介绍,作为一个教育的工作者,我竟然对学生的健康状况麻木不仁,真该感到羞愧……   “亚健康”一般指人体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虽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为确切掌握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某市在重点中小学随机抽取初二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亚健康”状…  相似文献   

3.
魏建 《考试周刊》2007,(2):120-121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体育运动是“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手段,对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许毅谈———关注中小学生的亚健康所谓“亚健康”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所谓“第三状态”,即出现了一些躯体或心理的症状,但是无法发现明显的生理或器质性改变。在现代社会中,亚健康的问题比较突出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浮现。而中小学生的亚健康问题比成年人更值得关注,因为它的后果更严重,治疗难度更大。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生的亚健康问题往往被自己的父母或老师所忽略。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期,他们往往承受着比较大的压力。如果不能正确…  相似文献   

5.
人体状态包括健康、亚健康、疾病三个层面,而且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里针对“亚健康”这一特殊人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写作“亚健康”:青春的阴霾 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殊不知,高中生写作也存在同样的“亚健康”倾向。之所以说这种倾向是“亚健康的,是因为在写作态度和水平方面确实有不健康不阳光不青春的动向,又不能武断地认定就是完全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头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广东省教育工会在2005年2月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名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约一成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二成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七成属亚健康状态。在亚健康人群中,又约有1/3至1/2的人属重度亚健康,即处于疾病边缘状态。”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个人工作业绩,重则影响一代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材料“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边缘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检查没有病,就是不舒服”的那种状态。临床上常把“亚健康”诊断为疲劳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亚健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吃高脂肪“大鱼大肉”过多,吃盐过多,长期暴饮,暴食及不运动。这些也是造成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生命·青春     
生命与健康远离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也称为“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虽然亚健康不属于现有的已经明确病因和定义的疾病,但它会诱发这些疾病。因为在亚健康状态下,人的免疫功能将大大降低。亚健康也往往是一系列疾病的前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相似文献   

10.
一、单独考作文 心理学上有所谓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则正好相反。学生多半是最后才写作文的。由于前面的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加之有些题目比较难,答卷往往是令自己遗憾的“亚健康”。进入作文以后,很难从这种“亚健康”的阴影中走出来。纵有一支多彩深沉的笔,也难以描绘出动人的画幅。  相似文献   

11.
“亚健康”,又称“机体第三种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一般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一种多环节的生物现象。因此,也可认为,“亚健康”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  相似文献   

12.
如今,“亚健康”困扰着现代人群,各种养生书籍便成为热门。目前最爱追捧的当属“刘太医系列”。作刘弘章、刘浡父子二人是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的第24、25代承袭人,“刘太医系列”是二人根据先人养生理论和现代人健康问题推出的读物,从“皇家养生技巧”到“祖传独特配方”无一不令人心动。[编按]  相似文献   

13.
张金凤 《小读者》2012,(6):63-63
“脑疲劳”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据专家调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至少有50%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疲劳”。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现象还有逐步蔓延、上升的趋势.应当引起广大家长与师生的高度重视。一般说来,“脑疲劳”通常表现为心理紧张、精神不振、思维紊乱、情绪波动、反应迟钝、记忆衰退、注意力分散、  相似文献   

14.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已潜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致病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亚健康研究的发展有赖于人们的健康观念逐步由治疗转向保健,使他们真正拥有科学的保健意识和相关知识,最后实践医学的最高境界——“预防”。在目前我国的学生当中心理亚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并且有逐步上升的态势,心理调适不当者,已经出现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突出者发展为恶性行为——害己、害人、害社会。本文探讨了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转化策略,以求在实践中增强有效性。一、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重要性由…  相似文献   

15.
亚健康状态又叫病前状态 ,或叫第三状态。亚健康是相对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而言的。医学上把人的健康状态叫做第一状态 ,把人的疾病状态叫做第二状态。人体除了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外 ,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既非健康 ,亦非疾病”的第三状态 ,就是亚健康状态。它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2006,(3):8-8
2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举办的“过劳死”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过劳死”问题进行了了解读。专家分析认为,发病率直线上升、男性人数居多是近年来“过劳死”现象的趋势,其中,公安、新闻、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界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区。从事这七种职业的人“过劳死”时的平均年龄为44岁。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灰色心理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心理,就是通常人们提及的、由精神或心理医生最先提出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心理亚健康。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与社会领域中广泛存在,在学校教育中也一样。“表现亚健康”、“知觉制约”、“注重分数”的学生学习灰色心理有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亚健康”——不可掉以轻心@星月  相似文献   

19.
“亚健康”在我国是1996年5月才提出的,它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有种种不适症状的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状态,也称为“机体第三种状态”、“灰色状态”。据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接连送过几届学生后,老师们多会发现一个现象:一茬接一茬的学生中能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成绩较好或特差的,对大部分中等生却连名字也想不起来了。仔细想…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头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据统计表明:约10%的教师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20%的教师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70%的教师属亚健康状态。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