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即便不能给孩子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塑造他的优秀性格;即便不能给孩子高贵的出身,但完全可以培养他的良好习惯。”对这个说法,我最初是不以为然的。  相似文献   

2.
"即便不能给孩子优越的条件,但完全可以塑造他的优秀性格;即便不能给孩子高贵的出身,但完全可以培养他的良好习惯。"对这个说法,我最初是不以为然的。在孩子还没有降生的时候,我就决定:不仅要给孩子优秀性格、良好习惯,更要创造最好的家庭环境,无论吃穿住行都要尽可能给孩子最好的。  相似文献   

3.
怎样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似乎是令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他们抱怨孩子太贪玩,对书本不感兴趣。岂不知阅渎习惯与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在这里我们不妨介绍几种方法,或许可以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眼下正是数九寒天,有的家长怕孩子冷,就很晚才送孩子入园;有的家长干脆把孩子留在家里。家长觉得这样做是为孩子着想,爱孩子,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是弊大于利。不利于身体健康。经常晚来或不来幼儿园的孩子大都起床较晚,不能按时吃早餐,也不能按时参加早锻炼。孩子减少了活动量,势必影响食欲,打乱生物钟,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人说:“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良好的习惯是一次次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6.
许多家长朋友跟我说:孩子决定着家庭的气氛,孩子争气,家长就没有什么大的烦恼,就算自己在工作中有些不愉快,但争气的孩子会给家长带来心灵的慰藉;如果孩子不争气,家长就不会有好日子,好心情,心里总有阴影掠过的感觉。是啊!我们中国人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事业成功的家长希望子承父业;事业不成功的家长则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圆梦人。但这只是家长的一相情愿,家长忽略了孩子同我们一样具有独立人格,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应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让他们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刘艳兰女士和她的爱人对孩子可谓费尽心思。为了给李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规范着自己的言行,这的确是很正确的教育方法,效果也不错。但在李涛升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但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惯培养的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通过培养习惯可以塑造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优秀的习惯和品格。研究者发现,习惯与品格培养相辅相成,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塑造。可能有的家长觉得好笑:我的孩子学习好,门门功课都  相似文献   

8.
四川一读者来电话问:我的儿子不论做什么事,都慢慢腾腾,经常拖延时间,好像一点不着急。虽然我们批评他,但效果一直不大。请问,有什么办法让孩子改正拖拉的习惯呢?主持: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与孩子的性格有关,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改正做事拖拉磨蹭的习惯。下面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样解决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习惯的。观点一定规矩勤督促才有效果我的孩子都上二年级了,可是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别人不催,他就不着急,经常是我急得够呛,他还慢悠悠的。我劝过他,也训斥过他,他当…  相似文献   

9.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从小培养的,不仅需要家长言传身教,而且需要正确引导,有奖有罚,更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成长。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的,对于任何一个家庭,一个家长,孩子的教育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而教育的根本就是指导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陪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不管是在生活或学习上,良好的行为习惯将陪伴一个人的一生,指引着他们打开人生的智慧宝库,用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向成功的殿堂。  相似文献   

11.
《今日教育》2014,(2):66-66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谢谢你的阅读与思考,反过来又促使我去思考=家长究竟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我觉得,家长需要什么,家长怎么理解,需要学校的引领,需要教师的引领。当学校老师很坚决地用成绩给学生排队的时候,家长也必然很重视成绩,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并坚信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比别的孩子差。因此,就使得家长千方百计集中精力来抓孩子的成绩,一切都可以靠边站,唯有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否则就不能完善孩子优秀的意志和品质,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熟知且掌握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经常遇到家长的咨询: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我认为给孩子选择兴趣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词。一、兴趣。假如您的孩子对某一特长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应尽量满足他。我相信只有这样,他才更有可能去学好它。二、特长。某些孩子在美术、舞蹈、音乐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天赋和潜力,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半途而废,也许未来的画家、舞蹈家、音乐家就诞生在这里。三、性格。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太一样,有的好动,有的好静,家长一般可以选择适合孩子性情的兴趣班。对于一些表现比较特殊的孩子,可采取“互补共促”的…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教师,我们都已经习惯于给我们的孩子和学生量身定做他们的未来与前途,用自己的意志与世俗功利的眼光来决定他们要走的路。如是,让他们学音乐,是为了让他们成为音乐家;让他们学美术,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画家;让他们学习写作,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作家。我们多不会把这些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与素质来看待,总是想着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应  相似文献   

15.
读书对于一个人就像吃饭穿衣一样重要,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很顺利地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不停地给孩子买书,但慢慢地发现,无论我们怎么引导孩子,孩子就是不喜欢看书,无论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孩子总有不读书的理由来应付我们。  相似文献   

16.
我常遇到这样的家长:面对孩子的缺点,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长焦急的程度,比自己遇到挫折还要厉害。有时对孩子采取打骂的态度,可效果并不好。因为孩子很快又犯同样的毛病。那么该如何做呢?笔者给家长出几招儿,试试看。 接纳孩子 做父母的,往往不能"完整"地接纳孩子。他们常常只能接纳优秀的孩子,或孩子好的一面。而当孩子有缺点、有不足时,或者当孩子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在农村小学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条件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写作能力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孩子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热爱阅读,更多情况下,是讨厌阅读,教师虽然说得口干舌燥,但仍然无济于事。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在实际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与家长沟通,进行家庭教育指导1.动员家长多买孩子喜欢的书给他们看,同时引导他们阅读相关的书籍。有些家长买书只考虑这本书对学习成绩有没有帮助,如一课一练、作文集等。事实证明,这种书买得越多,孩子越厌学。  相似文献   

18.
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基本条件之一,缺乏这个条件,孩子的精神、心理、个性、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请重庆师范学院教授、重庆市家教学会副会长、荣获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颁发的“全国家庭教育优秀园丁奖”的赵石屏老师,来给家长朋友们谈谈关于“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方面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美甲的故事     
杨舜宇经常啃着大拇指睡午觉。当我轻轻地把他的手指抽出来时 ,他立刻就惊醒了 ,此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记得上小班时他就有吮手指的习惯 ,我曾经多次给他讲道理 ,但似乎都起不了多大作用。为此 ,家长也和我们密切配合 ,每天孩子一回家 ,就给他戴上指套。直到现在已上中班 ,他的这个习惯还是没有改掉 ,孩子的性格却因此变得有些孤僻。家长虽然很着急 ,但也很无奈。幼儿吮手指 ,一方面极不卫生 ,容易病从口入 ;另一方面 ,对指头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严重的会导致手指变形。因此 ,对于杨舜宇吮手指的习惯我也很着急。怎样才能改变他的这一习惯呢…  相似文献   

20.
<正>兴趣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我们都知道优秀的学生之所以喜欢学习,那是因为他们不但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有了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了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有兴趣的事他们会主动认真地做,而无兴趣的事往往敷衍了事。有些家长就反映,说自己的孩子不能自觉地学习,教师和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