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散文的概念在演变中不仅有散文与非散文的区别,也有文学性散文和实用性散文的区别,在文学领域内,后者的区别更为本质,但常为人忽略,虚构作为一种创作技法,在大学性散文中的存在是由文学的形象性要求和话语叙述的特点决定的。虚构与真实并非不相容的概念,合理的虚构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使散文走向更深层次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卢瑞 《语文学习》2023,(4):45-48
<正>作家阿城在《常识与通识》一书中提到汪曾祺的小说、散文、杂文具有非文学性细节的特征,文字没有文艺腔,老老实实也结结实实。[1]所谓非文学性细节,是相对于虚构想象细节而言的,指的是来自日常生活的细节。阿城的话启发笔者思考《昆明的雨》中非文学性细节的抒情作用,重新体会汪曾祺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2]的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3.
文学虚构理论真正成熟的阶段是在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文论家和美学家开始把虚构视为文本获得文学性的根据,虚构也因此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而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虚构则因其不断泛化而失去边界,变得无法进行界定了,文学虚构自身因此被消解了。如何克服虚构理论的这种困境呢?本文试提出虚拟意向关系这一新的范畴,并依此代替虚构范畴来重新定位文学、定位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是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包括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散文创作固然以生活真实的题材为根本,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抒实情,但随着纪实文学的相对独立和散文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散文创作不可能是绝对的真实。散文不能一览无余地复印生活。文学性离不开虚构,虚构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适当的虚构在散文中是允许存在的,散文离不开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5.
文学虚构理论真正成熟的阶段是在现代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众多的文论家和美学家开始更多地从作品的层面去思考文学虚构问题。他们把虚构视为作品获得文学性的根据,虚构也因此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而到了后现代主义时期,在那种消解一切,包括文学与非文学、虚构与现实的状况下,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学虚构理论的存在依据也就从根本上被否定了,文学虚构一词开始失去了它独立的内涵,变得无法进行界定了,文学虚构自身因此被消解了。  相似文献   

6.
“文学散文”概念的提出是一次对散文“在”本体的文学性的逼近。它的产生是 2 0世纪初西方文学观念引入当时中国文坛的结果 ,源于当时作家对西方文化、思维霸权的敬畏和遵从。“文学散文”从众多的散文文体中凸现出来 ,标志着 2 0世纪中国散文依据文学性强弱来划分散文等级的制度已开始形成 ,而这种制度的形成与当时作家对文学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对散文本体而言 ,以“文学散文”指称 ,还是以“文章”指称 ,都不过是一种命名而已 ,它不可能改变散文的正宗 ,这必然导致人们对散文本体认识的“遮蔽” ,并深深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散…  相似文献   

7.
王向峰:我们过去曾谈过散文的文学性问题。今天可以详细谈这个专题了。文学性怎么才能在创作实践当中表现出来,这个可以从你的散文创作,也可以从其他经典作家的作品,从这些作品的表现当中来探讨。总而言之,一个总体目的。就是真正把散文的文学根基尽量找到。这样的话,不论对于创作散文,还是欣赏散文。都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文体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散文的尴尬地位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有关。审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发展,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都是在诗歌与古文(即散文)两大文体上做文章。西方的文体"三分法"(小说、戏剧和诗歌)传入中国后,中国文体学接受了"三分法",但将散文与其他三种文体并论,出现了东西合璧的"四分法"。在反思西方"文学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情文俱胜"的角度,确认了中国散文的文体定位,即散文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非虚构的散体的抒情美文。  相似文献   

9.
常品 《现代语文》2009,(11):142-143
自从"非虚构文学"登陆中国文坛,真实性与文学性孰轻孰重,"真"的程度,"真""假"的界限等争论都如影相随。是不是必须一丝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都不能有才能算得上非虚构文学?本文也就这一老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传统的散文观受到挑战,这主要表现在散文能否虚构的问题上. 传统的散文观看重写实."所有散文,都是作家的亲身遭遇,亲身感受,亲身见闻.这些内容,是不能凭空设想,随意捏造的."(孙犁<散文的虚与实>)"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的特征","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言>)孙犁、周立波都是卓有建树的作家,他们为什么说散文创作不能"仰仗虚构"呢?难道他们不懂得艺术虚构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吗?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用文学手法表现作者真实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文体,散文不能虚构。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用文学手法表现作者真实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文体,散文不能虚构。  相似文献   

13.
<正>何谓文学?词典的定义是,所谓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一种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体裁。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小学课本里的写景散文,都是阅读教学的经典文本,富有文学性。其文学性主要是通过描写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作者往往通过唯美的语言文字描绘出美轮美奂的景  相似文献   

14.
"非虚构"一般涉及文学性"非虚构"与非文学的"非虚构"两大类型。"非虚构"体现着一种时代精神。"非虚构"自身存在着一些深层悖论,远不像预想的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15.
散文理论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是净化纯洁散文,使之成为具有“文学性”的散文,即艺术散文。本文主要从艺术散文表现的本体、构思技巧、话语形态等方面探讨了艺术散文的创作与审美路径。旨在明确作为文学文体的散文的文体标识和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16.
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人们常以诗文并提,诗指诗歌,文指散文;又常以文学文章并提,文学指文学作品,文章指非文学或文学性不强的常用文体,亦即散文;又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大文学体裁的提法,散文则又指的是一种文学样式。这里,文、文章、散文,都具有“散文”的含义,但实际上,这几个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出现  相似文献   

17.
散文,作为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而灵活的文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笔者试图从散文的写作规律入手,浅谈一下如何写好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散文的发展,至今已是蔚为壮观了。尤其是我国,如果我们要真正寻找一下谁是第一个站在文学的第一位置上,翻开浩繁的历史典籍,不能不对散文这一文学体裁肃然起敬。但是,我们遗憾的是,究竟什么是散文?其定义如何来下?如果仅仅把散文的流变  相似文献   

19.
《人民文学》从2010年开设"非虚构"栏目以来,陆续刊发了许多作品,其中有十几篇"非虚构"作品在文坛备受瞩目。有必要从"非虚构"文学产生的原因、内涵、文体特征、真实性、文学性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便勾勒出一个较完整的关于"非虚构"写作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指诗歌以外的一切写作文体,包括文学作品和科学论文、应用文等。狭义的散文指纯粹的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列的文学体裁,即通常所称的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散文。新编语文教材重视文学作品的选材,除在各册教材选入大量散文外,而且还在第一二册选有六个单元的古代散文,在第三册侧重选有三个单元现当代散文作品。可以说散文在新教材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