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琳 《湖北教育》2009,(10):48-49
作为一种经验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超越课程即知识、课程即学科、课程即教材”等狭隘的课程观。以全新的课程观为指导,具体实施这门课程。但是,在当前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依然不能摆脱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影响,说教痕迹依旧较深。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强调学科体系,缺乏对知识的整合,忽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学生一离开书本,进入社会,就显得与社会不相适应。基于对这种弊端的思考,课程改革提出了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均有独特的作用。那么学校究竟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期“课改在线”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新型课程.因而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甚明了,因而出现了在实施过程中的众多问题。科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并非地表现为学习方法,而是体现了当代教育系统观念的整体变革,本集中论述了实施研究性学习必将引起课程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环境观,评价观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亮点,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教师应把富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的现实题材作为活动主题,并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题,师生从多渠道、多角度共同开发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略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发展个性的舞台,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只有实现常态化实施,才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课程意识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前提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比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否具备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科学的课程观、教育目标观、教学观和课程评价观。  相似文献   

8.
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课程本质、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方式、课程目标和课程主体都有了全新的看法。新的课程观要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以新的面孔呈现。  相似文献   

9.
教师知识观中的问题及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数教师的观念中,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具有确定性,属于客观的真理。这种真理性的知识观对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行为的选择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改进教师的课程观与教学行为,必须从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和获得观三个纬度对知识观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0.
吴涧石 《考试周刊》2013,(34):181-182
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施需要得到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资源对于科学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以"校园科技场馆"为例,论述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给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带来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方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教师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实践中。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质量,教师需全面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具备实施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教师课程权力比传统学科已有明显提高,但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现实需求相比,教师课程权力不到位的状况目前仍然比较严重,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挑战。这主要是由于学校课程改革和制度建设不到位、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和自身专业能力局限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为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权力,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实施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教育监督与考核、配套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课程的实施是教师,课程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建的关系。任何新课程的施行,都会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都需要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之相适应。因此,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知识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适应当代课程改革发展的一门新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广西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设置了符合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了新的评价策略。教师、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普遍予以重视,学生喜欢探究式教学活动。但由于教师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偏低、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因此,难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需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策略是,必须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建立监督评价体系,保证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严仲连 《教育科学》2007,23(1):36-40
基于事件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儿童参与的事件,这种课程观点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个体相互间的情感、不可重复与过程性。事件不是对活动的悖离而是对活动的深化与超越,事件课程观以现象学、后现代理论以及解放理性作为理论基础,它关注儿童的生活,强调教师与儿童的主体性参与。  相似文献   

16.
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课程执行和唯一的指导,而是学习、课程开发、研究和共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进行有效地加以整合。随着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增多,如何实现有机整合,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非本校本课程,以其现实性、生成性、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在课程设置、人员安排、时间利用上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遵循课程方案去做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为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需指导教师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课程价值观、表现型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并重的课程目标观、开放的学习者经验和优化的课程资源结合的课程内容观、对课程方案的合理调适和有效创生教育经验相结合的课程实施观以及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并举的课程评价观.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必将达成教师课程观的转向,进而促使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中的亮点。本文论述了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势必引发教师多个方面的角色转变,以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影响教师成长的诸多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很多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时,由于观念上的误差及教师整体素质的差异,导致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本文以《甘蔗有多高》活动设计与实施为例,从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等三个方面总结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