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戟是中国古代矛与戈结合的一种长柄兵器,具有挥刺、勾挂等功能。这种兵器为什么叫戟呢?依《说文》“戟,诸若棘”,戟取棘音,是因为戟的整个形状象棘木,棘就是刺。戟的外形看上去,还象矛头上横出一枝(戈形),所以古称枝兵。见《说文》“戟,有枝兵也”。《释名》“戟,格也,旁有枝格也”。《通艺录》又把戟叫句兵,句,曲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3年第2期刊出“你认识它吗,它姓甚名谁?”一文,笔者初步可以断定:“这是一条大刺鳅”。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Lac.),俗称尖刀鳅,刀鳅。属鲈形目,刺鳅科。我国产的只有刺鳅一属。一是刺鳅(M.aculea-tus Basil)体长在20厘米左右,二是大刺鳅(M.armatus Lac.)体长超过30厘米。从报道来看,体长为48厘米,故推定为“大刺鳅”。大刺鳅的最大特征(刺鳅亦如此),背鳍延长,与尾鳍相接,但它的背鳍有棘33~36枚,臂鳍亦有棘为3枚亦与尾鳍相连,因它坚硬无比,故名“刺鳅”。它平时常生活在沿江河浅滩有泥沙的缓流处,有时将半身埋入沙泥…  相似文献   

3.
“矛”是我国古代一种长兵器,从它在战争中的使用来看,至少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淮南王书》说:“古之兵,弓剑而已,槽矛无击,修戟无刺”。就是说,远古时候(商周以前)使用的主要兵器是弓剑之类,而矛、戟尚未用之于战争。  相似文献   

4.
在振藩截拳道“勾漏手”技术中,以“封手”及“连消带打”为其鲜明的特征。这两种技术的复合运用,可以更快、更安全、更有效地阻挡住对手的攻击,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并发挥出顺势防守反击的威力。 在振藩“勾漏手”中,以拿为“勾”,以挂为“漏”,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挂拿”。其中,“勾手”分为“外勾手”“内勾手”“交叉勾手”;“漏手”分为“外漏手”与“内漏手”。一、警戒式(摆桩)对峙—振藩摆桩—搭桥 敌我双方以截拳道警戒式(摆桩)对峙,敌向前滑出一小步,前手拳变掌,拇指屈扣,四指朝前,向我面部攻击;我迅速变警…  相似文献   

5.
“对称治疗”是推拿与针灸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把这种方法称为“对称治疗”是根据针灸学对称取穴的原理面定的。《灵枢》官针篇有“巨针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缪刺论以刺经穴为巨刺,刺络穴为缪刺。皆左取右,右取左。”“对称治疗”所需用具简单,医疗技术不复杂,一学就会。  相似文献   

6.
雪夜 《精武》2004,(9):20-22
最近,一个练习截拳道的朋友向我提出一个疑问:在实战中,距敌最近的前腿勾踢(截拳道的勾踢即散打的鞭腿)为什么反而没有距敌远的后腿勾踢快,没有后腿勾踢实用?他进而对截拳道右侧肢体在前警戒式的实用价值产生怀疑。我把他的问题转提给几个学生,学生们也提出了相同的疑问。大部分学生认为,截拳道将灵  相似文献   

7.
庞洪奇 《收藏》2008,(6):55-55
《收藏》杂志2007年8期刊载马小青先生《磁州窑“豫让刺赵襄子”绘画枕考》一文,对绘画内容为“陈桥兵变”之说的否定言之有理,但“豫让刺赵襄子”的提法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钓鱼》杂志第2期“钓友之家”栏目刊登了《你认识它吗,它姓甚名谁》一文,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文中所提及的那尾“怪鱼”学名叫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属鲈形目,刺鳅亚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纳锥,石锥,粗麻割,辣椒鱼,刀枪鱼。英文名:Large spinyeel。此鱼体细长,前部稍侧扁,尾部扁薄。头长而尖,前端有1尖长的吻突。口下位,口裂浅,几成三角形,口角止于后鼻孔下方。上下颌均具绒毛状齿带;眼位于头的前部,被皮膜所覆盖。眼下斜前方有1尖端向后的小刺,埋于皮内。前鳃盖骨后缘一般具3枚短棘。体鳞甚细,侧线完全。背鳍基长,前部由35…  相似文献   

9.
十三、勾抄鹰 敌出右拳向我胸部击打,我疾进左步,出右臂将敌手臂拦截。(图55)  相似文献   

10.
拳彦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南拳重手法,北腿崇脚功。因此,手脚并用,上引下击,先短后长,长短结合,先轻后重,轻重相间,手脚连环,重腿长击,充分发挥手脚的互补作用,就能有效地打击对方,克敌制胜。 1、砸按撩蹬侧摆腿 用法:敌我双方对峙,敌怯战紧守门户时。我则寻机以滑步迅速逼近敌身,滑进中以在拳臂外磕敌防护前手,以右手勾按敌防护后手,迫使敌退守;右脚随之向前撩踢敌裆部(图1、2)。发力要疾快,力达脚尖。目视敌手。我双手迅速抖推敌臂护住上  相似文献   

11.
樵歌 《垂钓》2013,(8):55-57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在垂钓上说:钓无定法,适者为佳。  相似文献   

12.
“因敌而制胜”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观点,是机动灵活运用战术的理论,本文特从“审时而度势”、“因利而制权”、“践墨而随敌”三方面进行论证。并将其概括为知、灵、变三字经,知重全面性、确实性;灵系敏感性、巧妙性;变讲针对性、适应性。球类竞赛,活用此术,必开以汤沃雪之花.  相似文献   

13.
国家邮政局文件通知:1999年4月8日发行1999—3《中国瓷器——钧窑瓷器》特种邮票,全套4种。邮票图案依次为“北宋·出戟尊”(简称①,下同)、“北宋·尊”(②)、“元·双耳炉”(③)和“元·双耳连座瓶”(④)。面值分别是80分、100分、150分和200分。  相似文献   

14.
黄龙探爪     
当敌左脚在前用左直拳攻击你头部时,你迅速下蹲,用右手架格,或缠拿敌左手腕部,同时左手剑指直刺敌左腋窝(图1)。敌若用左拳格防你右手,并用右边腿击打你左肋时,你则用左手反勾防守敌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揭示的普遍军事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及“避实就虚”、“兵不厌诈”、“声东击西”、“我专敌分”等军事原则,不仅对军事研究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球类竞赛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静波 《精武》2007,(2):10-11
压肘缠敌(右者)若力大,我用正缠法无法将敌臂制弯,则翻腕转身,将敌腕拉至我腹部,使敌前臂成手心向我之侧立式,同时以左肘尖绕过其臂,下沉勾拨并滚缠之(图1~图3),可将敌向后拨出摔倒。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虽是一部军事名著 ,但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和学科。它的战略思想也极适用于当今竞技体育的技战术 ,并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先发制人的战略战术思想《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 ,叫做“以佚(逸)待劳”。如何才能做到战场上以我的安逸来对待敌人的疲劳呢?这就必须掌握主动权。所以 ,孙子《虚实篇》中提出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 ,后处战地而趋地者劳。”《军形篇》上说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在《九地篇》又提出 :“先夺其所爱 ,则听矣”。处处从先敌一着出发 ,牢牢掌握主动权。在竞技体育中 ,…  相似文献   

18.
在与敌格斗中,防守反击摔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往往都是在防守的同时,进行有力的反击。抓住有力时机,借助对方惯力,可将敌摔例制服。现将动作介绍如下,供爱好者练习参考。一、拍挡勾踢搬肩摔动作要领:在格斗中,敌左势,我右势。当敌左脚上步左拳向我头部击来时,我速用右手拍挡敌左臂,  相似文献   

19.
反擒拿妙招     
张雨泽 《精武》2005,(6):10-11
2005年4期《精武》上,我们在《“拿”贼有办法》一文中为您介绍了主动擒拿技术。该文作者针对被敌控制的情况,向您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反擒拿技术,是前文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20.
京剧《审头刺汤》一剧,本名《一捧雪》,亦名《温凉盏》,系京剧传统剧目,二、三百年来久演不衰,妇孺皆知,如按戏“嘉靖年间”算来,距今已四百多年。稀世珍宝“一捧雪”,确有此物,现藏于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莫李营村,为自称“莫李家”的李姓族人传家之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