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眠入境后,早起鸡鸣先。”用这句诗形容写稿人的甘苦和勤奋一点也不为过,这其中也包含写稿人忍受的寂寞。偌大的办公室,冷冷清清,仅能听到自己的喘息声和敲击键盘声,短暂的几次,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但时间久了,写稿烦了,这种寂寞的滋味就显现出来。身边的战友们经常问我:“只见你独守孤灯,没见你收获什么,痛苦吗?”对此我无言以对。一个人咀嚼着寂寞,其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寄出去的每篇稿件都能变成铅字,见诸报端。虽未能如愿,但仔细想想,尽管稿件可能未被编辑选中,但毕竟随着它的投寄,我的心情便开始有了期待,并在期待中享受着快乐。我没有专…  相似文献   

2.
有些通讯员队伍的稿件,尽管写得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文笔也相当流畅,但如果仔细一看,则美中不足——不是这个地方有错别字,就是那个标点用得不正确,等等。这些同志或许会认为,稿子有点小缺点无关大碍,编辑会斧正的。这种把“文病”甩给编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一些通讯员之所以会有上述的想法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没有与编辑将心比心。编者们每天的工作量本来就很大,通讯员们如果把“文病”甩给他们,势必会给编者们增添更大的工作量。编辑一旦没注意漏下了你文中的小毛病,就会影响稿件质量和宣传效果。二是有些通讯员还没有理解“好…  相似文献   

3.
和基层通讯员们一起座谈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给某某报投了多少多少篇稿件,一篇也没见采用,也有的通讯员把稿子没有发表的原因归结为跟报社编辑不熟,或者是缺少“意思”,因而稿子才没有见报。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稿子能不能发表,跟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深浅没有什么因果关  相似文献   

4.
吴宝书 《青年记者》2007,(23):52-53
每当有人问我:最近在写什么大稿?怎么不常见你的稿子?我总是内心惶恐,不知如何作答。虽然做记者近10年了,但总感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稿件太少,能给人以教益和启示的可能就更少了,这是我常常汗颜的事情。我在自问:作为一个党报的特派记者,这一年我是否写的稿件太少了?  相似文献   

5.
田之章 《军事记者》2006,(12):12-12
在军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宣传中,我负责给特刊《长征随想》专栏提供稿件。编辑这组稿件时,我们尝试运用抒怀的笔调,取得预期效果。长征特刊12期,《长征随想》专栏发稿10篇。除第一期和最后一期,每期一篇。这些稿件,全部都是围绕长征精神来写的。但这些稿子没有正面回答长征精神“是什么”,而是着力说明“为什么”,把思考和答案留给读者,不空议论,不提要求,使整组稿件的文风亲切自然,如徐徐春风,把绿色吹进万千读者的心田。言论文章离不开抽象的概念。但是,科学的抽象来源于具体,没有具体也就没有抽象。在政论中,如果全是抽象的道理,容易…  相似文献   

6.
笑一笑     
找钱包一位旅客走进一家旅社问服务员:“我前些日子在这里住过,你有没有看见我丢掉的钱包?”“是什么样子的钱包呢,先生?”“随便什么样子都可以,我是不计  相似文献   

7.
署名忌扬名     
如果你留意一下南方一家大报评论版的栏目,你会发现在稿件末的署名上有一个小小的变化,那就是比较实在、具体。不那么唬人了,比如说,假如是新闻圈里的人写了评论,无论是什么来头,都是以“媒体人”称之。然而这在过去是没有的事。仍以新闻圈里的人写的文章为例,通常是署杂文家、时评家、著名报人、资深编辑、高级编辑、博士等等的。这些称谓无非是想抬高作者的身价而已。  相似文献   

8.
报纸出现文字差错,也是一种社会污染。消灭报纸差错决不是什么咬文嚼字的“雕虫小技”,而是事关新闻宣传质量和报纸生命力的大事。报纸文字需要综合治理。仅就稿件处理流程讲,至少需要把好“三关”。作者严把“书写关”。稿件书写得潦草,往往是报纸文字差错的“污染源”。有的作者写起字来龙飞凤舞,“五”“王”不分,“3”“了”一样,“干”“于”相似,“土”“士”无异,让编辑简直像认天书一样猜字。编辑很是有些苦衷。有的报纸将。货款”误为“贷款”,将“牧区”误为“特区”,将“四川省井研县”误为“四川省井不开县”,将“电话一拨就通”误为“电话一拔就通”等等,原因之一是字迹潦草造成的。不是有家小报上还出现“31人注目”(应为“引人注目”)的笑话吗?这  相似文献   

9.
姜辉 《记者摇篮》2004,(5):63-63
常听到同事这样抱怨:现在下面提供的高质量稿件实在是太少了,有些稿件就是“表扬稿”和“流水账”,看到这样的稿子很难找到兴奋点。这是目前编辑们普遍遇到的难题。诚然,眼下编辑们拿到的稿子“精品”确实不多,一来是基层报道员素质参差不齐,反映在稿件上就是佳作的短缺;二来是信息时代对新闻传播提出的快速要求,使用者们顾不上精耕细作就仓促出手,造成“产品”质量不高。那么,作为“替人做嫁衣”的编辑们来说,如何将手上的“粗粮”打磨成“细粮”呢?  相似文献   

10.
编辑力是一种创造力。编辑在处理经济稿件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编辑力,在对稿件价值作出判断后,运用编辑的各种手段,会使稿件的指导性、贴近性、可读性更强。找准作用点做好政策解读在编辑工作中引入“力”概念,会在提高经济报道可读性和指导性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对于新闻编辑而言,既应具备极强的新闻敏感性,对稿件价值的判断能力和高度的概括提炼能力,并且要找准作用点,选准角度,对有关国家经济政策进行解读性报道,会对经济报道这块“难啃的骨头”起到软化作用。长期以来,读者心目中的经济报道,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板起面孔教训人”的样子,造…  相似文献   

11.
编辑改稿,有规律可“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虚  松秀 《中国编辑》2003,(3):26-29
如果随便找人问一下:编辑是干什么的?大约十有八九会答“改稿子的”。这并不错,编辑工作内容繁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是编辑加工,俗称改稿。编辑工作有其规律,它的每一个环节自当也有规律。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编辑改稿的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Intel和AMD打响双核战争开始,很多人就认为通用芯片发展的道路已经走上了向着多核方向的单行线,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告诉我们,多核路线仅仅是芯片发展树状图中的一个枝杈,芯片发展这棵大树的全貌,我们很多人都因为身在其中而没有看清.  相似文献   

13.
某地,送奶人和一订户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天,订户拿一缺瓶盖的奶瓶来取奶,送奶人见了——送奶人:你的盖儿呢? 订户:你的盖儿呢?!(生气地) 送奶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订户:你摸摸你背后有没有盖儿再问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然而却是一场大可不必的争吵.从逻辑上说,这完全是由概念表达含混所引起的首先,送奶员用的“你的盖儿”这个概念表达欠明确,本应在“盖儿”前面加上“瓶子”的附加语,而送奶人却没有加,因而引起了订户的反  相似文献   

14.
新闻作品以报道事实为主。但这个事实,应以新鲜、生动为前提,它不是毫无生气的枯树,而是一棵有着鲜灵灵气息的大树。枝条有着绿叶的点缀,枝稍有着风儿吹拂的摇曳,充满着生机勃发的活力。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阵阵清风扑面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美的感觉,美的享受。可我们平常看报,有许多稿件总让人感到死板干巴,没有任何动人之处。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事实陈旧,而且还在于没有赋予新闻稿件以美感。也许有人会说,事实本身就是那么回事,如果给予“点缀”,就容易造成失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著名记者白夜曾说过:“新闻领域的意境创造或加工,同纯文学作品不同,  相似文献   

15.
新闻稿件多是“急就章”,任务急,时间紧,容不得细细“打磨”,记出手必须要陕,但有的新闻稿件虽然也发表了,见了报,读读起来却觉得不“解渴”,不过瘾,感觉少了什么。这就是因为稿件写得浅显、单薄、粗略,缺乏深度,没有分量。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记采访深入不够,没有完全做到身入、笔入、心入。  相似文献   

16.
在外采访,在家编稿,向通讯员约稿,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从什么角度采写新闻?用什么标准选择稿件?这就是我们经常思考的新闻选择问题。那么,报纸究竟用什么标准来选择新闻稿件呢?在实践中我们把它归纳为:量价值、选角度、提问题、找由头。概括地说就是新闻选择的四把尺子。  相似文献   

17.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06,(13):18-19
笔者曾和一家电子杂志的编辑有过接触。说实话,我对电子杂志的未来并不看好。这家电子杂志采用的是“在家办公”的soho工作模式,听起来十分新潮,毫无疑问,这也十分节省费用。但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除了一些技术手段之外,稿件的采编尤其是“编辑理念,和传统的印刷杂志还是有些相似的;甚至可以说只是形式上变了变,换汤不换药。这样,问题就来了——电子杂志,我个人的观点,是不能把传统杂志作为假想敌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陷阱。在深入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很有必要明确一个概念:究竟什么是电子杂志?很多网民对电子杂志的概念是模糊的,原因在于这…  相似文献   

18.
詹国枢 《新闻界》2000,(4):19-20
办了多年报纸 ,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比如 ,报纸该登什么稿?有时 ,记者发来一篇稿子 ,编辑看了说 ,这稿子 ,没啥意思 ,不登了!有时 ,报纸登了一些稿子 ,记者看了说 ,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没劲!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公理”何在呢?从读者心理出发 ,想了一个比较简单因而可能也还适用的公式 ,叫做“三要两不要”标准。标准一 :要登读者“很想知道”的稿件报纸该登什么稿?当然该登新闻稿。然而 ,我们每天抓了不少新闻 ,也登了不少新闻。为什么读者还是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呢?这还得从新闻的定义说起。什么叫…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跟父亲去山上砍柴,看到两棵树,一棵表皮衰老毫无生机,另一棵看上去则生机盎然。我建议父亲说:“不如将那棵快要死了的树砍了吧。”父亲问:“你说的是哪棵树?”我指了指表皮衰老而粗糙的那棵树说:“当然是这棵要死了的树啊。”父亲摇了摇头说;“不,这棵树死不了,倒是那一棵树需要砍掉。”我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棵树的表皮看上去都枯萎了,而那棵树的表皮明明还透着青色的  相似文献   

20.
贺仁平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在基层搞新闻报道,时常听到不少报道员埋怨:“现在在军报上登一篇稿子真难啊!没有关系你就甭想,即使投的稿件再多也是白搭。”因此,不少报道员对在军报上稿信心不足。军报上稿果真这么难吗?非得有关系才成吗?我的经历对这一问题作了彻底的否定回答。今年“五一”前夕一天,我们部队政治部陈主任不经意地对我说:“小贺,今天报纸上有你一张照片。”于是,像往常一样,我立即找来当天的《人民军队》报,翻了个底朝天,竟看不到半点照片的影子。心想:难道是主任看错了?不会是《解放军报》?我随手打开《解放军报》,二版中间熟悉的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