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两种文化的影响:管理文化影响学校和教职工的行为,大学生群体文化则影响学生的行为。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两种文化有其一致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差异乃至矛盾的一面。这种差异和矛盾主要表现在观念、角色和价值三个方面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化是现代文明最稀缺的资源,是国际教育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是教育对经济社会主要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现代中国教育在经济方面受市场原则支配,在社会方面受选择原则支配,在文化方面受适应原则支配。经济方面的过度趋附,社会方面的过度亲和,文化方面的过度异化,构成现代中国教育的文化矛盾。文化矛盾的根源有三。一是现代教育迷失自我;二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三是教育对文化传统的过度批判和过度反叛。教育改变和造就人,而不是人的生活。现代教育能否为抵挡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文化冲击,能否合理有效地矫正媒体文化的影响,确立作为民族文化主体和意义文化主体的地位,确立作为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权威,成为社会的文化创发源和辐射源,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持和文化批评,这些成为教育的文化力量的确证。为此,必须进行一些重要的理念辩证和学术理论方面的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和区域学校布局调整,和许多学校的变迁一样,启秀中学也是多校合并而成。异质文化的沟通交融,促进了学校的基因优化,今日启秀,早已是享誉四方的南通名校,内为学生、家长所心仪,求学者一年更比一年多,外为同道、社会所倾慕,寻访考察者纷至沓来。这里有教育大家、名师团队,有精致校  相似文献   

4.
“男女都一样”和“女人味”是新中国诞生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历史节点上应运而生的时代语言,集中体现了这两个时期的性别文化特点。这两种文化价值导向上的分歧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冲突:既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家庭教育目标相矛盾,也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中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对女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潜伏于“无性别”的幼儿至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会明朗化,造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其成才进程出现徘徊、停滞甚至逆转。为促进女大学生成才,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中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两性视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5.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和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际体育竞赛,而且是影响深远、参与人数最多的社会文化活动。而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大学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奥运文化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校园体育文化对奥运文化又有继承和创新的作用。两种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男女都一样"和"女人味"是新中国诞生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历史节点上应运而生的时代语言,集中体现了这两个时期的性别文化特点.这两种文化价值导向上的分歧在教育领域中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冲突既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与社会、家庭教育目标相矛盾,也表现于学校教育目标中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对女性造成的负面影响潜伏于"无性别"的幼儿至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会明朗化,造成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其成才进程出现徘徊、停滞甚至逆转.为促进女大学生成才,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中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两性视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7.
石清泉 《考试周刊》2012,(91):111-111
体育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动。在学校里,体育课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及其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观念、新的探索,对学校体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作探讨。1.体育文化与学生心理活动的关系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的发展与完善,除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外还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吸收着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养料。学生的身心发展受着后天社会的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体育是人类所创造的,它是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优质学校的基本理念与文化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学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对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有着不一样的假设。优质学校作为一种组织,有着与传统学校不一样的文化追求。优质学校的旨归:追求平等和质量;优质学校的文化形态:共享、自主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体系,中国与西方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生活在这两种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等都不一样。要提高跨文化平等交际的功效,就应使交际双方能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10.
课堂文化是社会宏观文化的一种映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主要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的思想观念、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思维习惯. 由于课堂文化的差异,虽然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口号、标准,甚至与国外科学教科书的学科知识结构非常相似,但培养的过程和结果却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很多植根于课堂文化的差异,而课堂文化又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且课堂又是再生产社会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课程改革牵动着文化与社会的神经,从课堂的文化的角度比较中瑞两国科学课程的实景差异,既有利于课程理解与对话,又能深入思考科学课程改革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社会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文化各有其自身特性,但二者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两种文化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两个子系统,分别以不同形式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面临新的挑战,二者的相互交融,良性互动将为各自的创新、发展,形成特色,增强竞争力创造新的动力。地方高校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地域文化依托地方院校的人才、科研实力和大学文化的引领、服务和辐射功能得以传承、创新和弘扬。  相似文献   

13.
校系两级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系两级管理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建设是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的手段,校系两级管理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又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反过来又为校系两级管理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因而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校系两级管理的实施,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展示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文章从学校教育的宗旨、功能、任务、内容和办学理念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当代中国学校文化的内在转型。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的使命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精心组织人类文化精华,培育受教育者的文化适应性和文化创造性。在长期社会检验与历史选择中,办学业绩显著并逐步获得公认的“名校”。以自己独特的高品位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高地。名校文化各具特色,其共有的基本特质表现为文化理念的先进性,文化生态的丰厚性,考打申气质的独特性以及深刻而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内涵真正重心是"教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校园文化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体。从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地分析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以文化立校,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汉滨高中品牌的理念,并对此理念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The arts are recognised for their potential to humanise and enrich educational experience, but hold a lowly position in the hierarchy of school subject-based curricula. This limits the time, and thus the influence, they can have. Whilst schools welcome the idea of a curriculum rich with both arts and science subjects, resistance to realising this is often advanced in terms of the proportion of curriculum time required for different subjects. Arguments for STEAM education, whilst apparently challenging this and valu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arts, have reinforced its servant role. Drawing on research into a particular project, where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rts and sciences inform and enrich how the other is experienced and understood, we reframe this problem. Firstly, drawing on Massey’s conception of space-time, we argue that one can conceive of more than one subject occupying the same curricular space on a school timetable. Secondly, informed by Geertz, we consider what the culture of the arts and the sciences offers, suggesting that this appears to reflect what teachers have valued. We argue that foregrounding the culture of school subjects, and particularly the culture of the arts, as part of a multicultural frame can facilitate rich and engag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Rather than being positioned as competing for time or status in the curriculum, a focus on culture emphasises how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rplay of multiple subjects broadens, develops and thus enriches children’s educational experience. It also enables a different conception of, and thus role for, the arts in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的选择功能始于学校文化之间是有等级的,学校文化之间的等级性是总体社会结构的反映.此为学校文化的一种逻辑.此种逻辑会引发两种意外后果:其一是制造“帕累托最优”之障碍;其二是造成帕金意义上的“社会排斥”.学校文化的另一种逻辑在于其同化功能.学校文化的同化功能根基于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它将社会系统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传...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其对教育的影响更是深远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即文化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因此,要由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重建社会文化,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福利文化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利文化是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值得社会福利研究者的关注。福利文化属于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是存在于福利实践活动中的各种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等观念要素的总和;福利文化不仅具有维系福利制度的功能,而且是解释不同福利制度差异的一个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