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逼迫式”打法,首先是一种积极的、争取主动的比赛打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并在90年代中期成形的一种比以往“全攻全守”打法更加队形紧密和快节奏的先进战术打法。逼迫式打法的进攻,是在执行“制造宽度和加大纵深”进攻原则的前提下,更加突出体现“突破渗透和敢于向前”的思想,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以简练、直接的方式把球打向对方身后和门前,给对方防守施加压力,更加体现进攻的大胆和果断。当然,逼迫式打法更突出的特点是在防守上,防守时,一般是整体阵型不向后退或回收,而是在丢球地点就地展开积极的反抢,是在防守“协防密集和人数占优”的原则下,前后队员之间更加紧密的压缩,在有球的一侧更多地采取挟抢和围抢,全队阵型呈前压的态势,球到哪里,哪里就必须形成防守的人数优势,形成挟抢和围抢之势,目的是使对方不适应本方的节奏,处于紧张和被动,直至造成对方失误,转守为攻。逼迫式打法并没有突破和超越“全攻全守”的思想,也没有违背进攻与防守的一般原则,只是比通常的比赛更加强调进攻的向前性和防守的向前逼压,具体体现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根据第5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2场比赛的统计,结果表明个人防守行为按实施次数的多少排列依次为断球、抢球、争顶、铲球、封堵,局部防守战术主要实施的是夹击和围抢,夹击实施的次数比围抢多.比赛采用的防守战术结构模式是:局部夹击、小范围围抢、封堵抢截、中前场紧逼防正面进攻、后场防阵地、边路断球、紧逼防快速反击和定位球防守.  相似文献   

3.
1991.5.1~12,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第一阶段(B组)在南京举行。江苏加佳队6战取3胜2平1负积8分的较好成绩,暂居B组第2位。我们就“最后一传”、“中场队员的传球组织”、“进攻战术”、“围抢”、“后卫防守技术”以及活动距离等方面的内容,对加佳队6场比赛进行了现场统计,综合分析报告如次。  相似文献   

4.
<正> 美国的斯·吉理在《篮球区域移动防守》一书中,阐述了篮球的几种区域联防阵型的“长”与“短”。 “2—3”区域联防,这种防守能加强篮区附近的防守力量。前面两个队员的防守区域增大了,他们必须依靠积极的移动,防守更大的区域。这种防守允许更多的外围投篮而且常常允许在罚球线附近策应区传球,而对靠近球篮的危险区的防守加强了。由于球篮附近有三个防守队员,使得攻方难以得到近投和二次投篮的机会,而守方队员可以有效地控制篮板球(图1)。 “3—2”区域联防,这种防守能有效地阻止外围投篮。它把防守力  相似文献   

5.
关于围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抢是现代足球比赛中集体防守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积极的集体防守战术,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人数上的多数在短暂的时间紧逼对方控制球队员以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进攻的目的。它体现了全攻全守型打  相似文献   

6.
坚固的防守体系是有效进攻的坚实基础,出色、有效的个人防守技术,又是形成坚固防守体系的根本。我们对本届全运会的足球决赛作了队员抢截技术的临场统计,情况如下。一、统计范围、场次、队次、方法为便予统计和统计后的分析,我们将抢截、断球、争顶、铲球、围抢五种防守技术列入本次的统计范围。统计对象为上海队、天津队(各四场)、广东队、北京队、辽宁队、解放军队  相似文献   

7.
前场抢断战术是指在进攻到前场区域 时,被对方抢断或失误丢球后,马上组织前场区域的围抢,抢到球后立刻组织进攻,创造射门机会。咋一听前场抢断战术是防守战术之一。但是在实际战术运用中,前场抢断战术是防守的战术、进攻的效果。为何如此之说,因为丢球后反抢得球是在对方的防守区域,已经处在进攻的最后阶段,省去了从中、后场组织的进攻过程,得球后进攻效果好、威胁大,是理想的进攻时机。 前场抢断战术得球后进攻的效果好、威胁大,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防守队员抢断得球后,周围有进攻队员存在,并处于自己的危险区域,不能轻易…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统计、观察法对18届世界杯决赛阶段韩国队的所有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8届世界杯上韩国队的阵型以3-4-3为主;韩国队的进攻依靠顽强的拼抢,快速的跑位打法为主,其勇猛的比赛精神极具感染力;韩国队的防守采用前场反抢、中场围抢、后场密集防守为主;韩国队防守中一个比较大的弱点是门前盯人不紧。  相似文献   

9.
现代足球围抢战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围抢战术进行观察统计,并与14届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围抢战术的基本特征:围抢战术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最为有效的防守战术;不同的场区。围抢的形式与数量存在差别;现代足球实施围抢战术多在中场的中路与后场。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分析三种区域联防的防守特点,找出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在这三种半场区域联防基础上突出一个“变化”,组合其各自的优点,弥补不足,设计一套既适合当前篮球运动的发展,又能应对日益全面进攻的变换防守。  相似文献   

11.
综合防守就是综合了人盯人、区域联防战术的优点,在一次攻转守的防守过程中,合理组织了二种以上的战术防守。前场或中场夹击紧逼,——“夹联”。前场人盯人紧逼,中场夹击,后场联防——“盯夹联”,前场人盯人紧逼、中场夹击,后场盯人——“盯夹盯”。全场3/4或中场  相似文献   

12.
多交的破区域防守进攻法篮球教练员们正在不断地寻找一种对付所有形式的区存防守都有效的进攻法。我们不但已找到了这一方法,而且还恰当地把它命名为“Eureka”(译注:作者所在大学名)。各种各样的区域防守正被广泛用于各个级别的篮球比赛中。近年来我们发现在比赛中有50%的时间是在进攻对手的区域防守。为了对付任何形式的区域或盯人防守,就得要求进攻的布局能适应各种防守形式。由于我们的破人盯人进攻布局是2—3,所以决定破区域防守的布局也是2—3。 2—3布局进攻的目的是把球传向内线、底线,或限于制区内易于命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少防多”训练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少防多”训练法是以球为主,区、人兼顾为原则的一种防守练习形式。每当进攻队的球动,或人动,或人球皆动时,防守队员都要根据球的位置进行顺或逆时针的轮转换位防守。 (二)“少防多”训练法,针对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混合防守、对位联防中所具有的共性问题进行训练。 (三)“少防多”训练法,打破了固定看人和固定防区的界限,防守的点多面广,队员移动频繁,难度大,强度高。二、“少防多”训练法的原则与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现代足球围抢战术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世界杯足球赛围抢战术运用情况的观察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围抢战术基本特征:围抢在不同场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围抢形式的组成与围抢场区所处的战略位置及其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围抢战术运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5.
足球是一个集体项日,是整体与整体的较量。整体的好坏,直接影响攻防的势力,就象一部运转的机器,只有各个部件协调配合,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转。作为防守队员,我仅就西德队整体的防守谈谈感想和认识。堵与围抢防守除每个防守队员的能力外,位置之间的配合相当重要,它不但能弥补位置之间出现的漏洞,也可使能力强的和弱的队员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作为教练则应把每个队员的特点凝聚在足球场上的每个位置和角落,充分发挥每一个场上队员的潜力,其能量象握紧的拳头一样,紧握在一起,随时随地准备出击。由进攻转入防守,三条线的第一道防线(前锋)应起到封堵的职责。堵截、延缓、使对手打不出快速的反击,  相似文献   

16.
在赛季的准备阶段,每位教练员都要考虑自己的球队应当采用哪些防守形式,是人盯人防守还是区域盯人防守,或者是这两种防守的结合——混合防守。所谓混合防守通常是指在自由人前设三个防守队员(左、右后卫和中卫)打盯人防守,而前卫和前锋则打区域防守。中场的区域防守是用三个还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是运用资料收集法、对比法、归纳法、对多人同场对抗设防命中得分类项群防守共同性进行时空理念的分析与整合。从整体防守、横向区域防守等方面分析,得出了该项群的防守理念为:防守是第一位的,进攻是第二位的;赋予了防守时间特征,构成“以球体为主,人、球体、区域、时间兼顾“的防守原则与理念。研究该项群的防守纵向区域防守的差异性,既能够发现和揭示该项群防守的特点与规律,又能丰富和完善该项群攻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应教给所有年青的运动员人盯人的原则。人盯人是防守的基本核心。本着这个原则,每一种防守均可分解为一对一的人盯人争夺。在基本技术熟练的前提下,球队要准备至少一种区域防守,带有多变性的和特殊形式的区域防守。圣·亨利曾用1—3—1区域防守获得了极好的成绩。首先,因为它发生于我们的对手很少能发现的区域防守,同时它调动了所有运动员的积极性,因为这种防守需要迅速有力的活动和高超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美国大学篮球中出现了一种名叫“连续移动切入”的进攻战术。这种进攻由斜切、掩护、人动和球动等方法组成,它能迫使对方的防线偏内或偏外(如果防守偏内,就抓住外围投篮;防守偏外,则强攻篮下),为进攻创造出高命中率的投球区域。当对方防守漏洞很少时,进攻队就要用不断的移动来破坏防守的平衡,耐心寻找对方中的破绽,然后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20.
现代足球射门进球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第11至15届世界杯足球赛232.5场比赛的研究,探讨现代足球的某些特征与趋势。 1.现代足球射门进球的基本特征:(1)防守最关键地区是本方禁区及其前沿的中路地区,然而进球最多的也恰在这个区域,其进球数占总进球的89%。(2)防守力争“以静制动”,而射门进球恰多在“动”中奏效。防守中保持相对静态,有利于增加防守的稳固性,是提高防守效率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