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注研究生教学中的“对话”与“启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学中的"对话"有两层含义:从教学方式上讲,强调以问与对的形式启发研究生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从师生关系上讲,强调"和而不同"、教学相长。缺乏目的性和特定状态的交谈不是"对话"。笔者在分析研究生与导师在教学中进行"对话"的可能性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在生成性课程的建构中研究生愤悱状态对有效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学对话的本质是聚焦于某一教学主题,通过教学对话理念的指导和倾听、言说的融合,达到新的关系、意义与自我的生成;因此教学对话具有交往性、言说性与融合性的特征和建构关系、生成意义、构筑自我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对话哲学"中的对话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在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系列新的教学观念,包括对话教学的目的观、过程观、师生关系观以及课程观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认清对话教学的"理念"本质,防止其走向形式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对话教学中师生言说与倾听关系的演变历程,揭示传统课堂中二者可能存在的对抗形式.为了构建真正意义上"倾听着"的课堂对话活动,促进师生对话的和谐共生,在进一步厘清师生对话应具有敞开性、独立性、弥散性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教师"言说"与"倾听"的实践智慧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本的建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包括五个教学环节:明确任务、文本对话、协作会话、概念整合、评价反馈。"基于文本的建构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围绕"对话任务"展开学习;强调"文本对话"是建构的基础;注重"协作会话"对意义建构的作用;注重过程评价对意义建构的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84):87-88
教学对话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在探究真理、意义建构中进行的交流和互动。教学对话基于学习者对学习过程新的理解,具有显著的生成性。学习者不再被动地参与到知识的生成和意义建构之中,不再被既定的教材体系和标准答案限制。本文在教学论和学习论等维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中小学英语课堂进行观摩,对中小学英语课堂的对话进行分类,分析和区别课堂中的"有效对话"和"无效对话",探讨实现"有效对话"的可行方法,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段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DJP教学中,学习者采用自主学习、对话性讲解、学习评价等学习活动方式,通过与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以及与教师对话,使知识意义的生成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认知阶段:工具性理解、关系性理解与价值性理解.现结合"平方差公式"的教学案例,对DJP教学中知识意义的生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的理论研究,缺乏对知识概念和人的认识问题的思考.教育中的建构主义确立了新的知识观和认识论,作为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好的契合性.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话教学具有意义与身份的双重建构的性质,即具有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话关系建构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9.
对话教学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连接二者的纽带是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性。当前,我们应秉承辩证的致思方式:使教学交往由"对象式"向"关系式"转变,教学方式要寻求"独白"与"对话"的共生,师生关系要由"上下级"向"合作者"调适;应探察对话教学难为的阻滞因素:"我—你"关系在课堂实践中遭遇阻抗,虚假对话导致师生主体性的迷失或滥用,对话的流动性导致了"生成"困难;应明晰对话理论观照实践的现代转向:探寻个体与群体对话的转换机理,建构教师的"对话性他者"身份,发掘预设与生成融合的"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话”的引入,建构一种民主、平等、沟通、互动、交流的现代教学关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命题。本文围绕传统教学中对话缺失表现出的知识传授的单向灌输、师生交往中沟通的缺乏、教学中的简单问答。提出了用对话建构现代教学的共生关系,使教学从单向走向双向理解、教与学相互依存、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形成现代教学中多个雏度的对话沟通。  相似文献   

11.
对话型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实现彼此视界的融合,并最终实现学生主体自我建构的教学。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好生成性教学的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师应该充当好课堂教学中对话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促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有效对话,从而使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生成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象学视阈下的对话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象学以研究现象的本质为己任,试图系统地解释和描述生活经验中的内在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具有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特征,这种主体间的对话和共同反思的关系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路径。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整合反思与互动、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有效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有效对话教学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交流中相互平等;沟通中相互理解;合作中共享;存异中创造。  相似文献   

13.
劳里劳德提出的会话框架是描绘对话教学过程的一种实践性分析与设计工具。该框架基于一般的学习机制,即基于概念体系与实践能力两种知识水平的"目标-行动-反馈"循环过程,建构了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学习环境的互动层次,形成了五大学习循环圈,由此指向不同学习活动类型的对话教学形式。在会话框架视野下,对话教学的展开要求是:明确对话教学过程的一般性和情境性;灵活变通教学形式,指向意义学习;主张教师也作为学习者,保持师生主体平等性。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教学:教学研究新视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原本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但遭遇教学的“科学化”而变得简化和线性。由于教学价值观的时代转向,非线性教学观日渐凸显。与线性教学相比,非线性教学具有生命体验、意义建构、回环往复、互联关系和个性化反应等特性。非线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具体体现在个体初步理解、显性对话、回顾与反思、澄清与发挥、协调信息等“批判-对话”的行为链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后现代主义“对话”的引入,建构一种民主、平等、沟通、互动、交流的现代教学关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命题。本文围绕传统教学中对话缺失表现出的知识传授的单向灌输、师生交往中沟通的缺乏、教学中的简单问答,提出了用对话建构现代教学的共生关系,使教学从单向走向双向理解、教与学相互依存、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沟通,形成现代教学中多个维度的对话沟通。  相似文献   

16.
对话、教学对话与对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不仅是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而且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一种精神与原则。教学对话指的是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它包括作为教学方法和作为教学原则的教学对话。对话教学则是教学过程中体现现代对话精神和原则,师生主体之间以平等的信息、思想、情感等交流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对三者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教学实践中对话教学的合理实施与使用。  相似文献   

17.
罗蓓 《考试周刊》2010,(44):223-224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对话哲学”中的对话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在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系列新的教学观念.包括对话教学的目的观、过程观、师生关系观及课程观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认清对话教学的“理念”本质.防止其形式化。  相似文献   

18.
<正>自我对话,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一个人扮演双重或多重角色,就发现与解决教学情境中的各种问题,以我和非我展开的教与学的认知对话、思维对话、心灵对话、精神对话。自我对话,需要"我"和"你"敞开心扉:交流、互动、合作,自我问答、多方探究、多向思考,从而达成创造性、生成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以真正实现教学的有序、生态、生动、本真、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由"知识课堂"向  相似文献   

19.
对话教学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重要路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话教学的有效建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设置对话教学目标驱动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创设对话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话意愿;充分发挥对话主体的作用提升课堂对话实效;完善科学的对话评价机制,强化对话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应增加知识储备,使学生在课堂中乐学善学、启智明理,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话教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建构数学原始分类材料、对学生探究及对话进行专业性指导、关注课堂生成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