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罗卫贤  赵晶 《现代语文》2007,(10):113-114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奠定了现代修辞学的基础,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力作,他在书中把修辞格分为三十八种,其中就有"仿拟"这种修辞格.陈望道先生说"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名叫仿拟格".  相似文献   

2.
仿拟作为“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①的一种修辞手段,在鲁迅作品中使用频率很高。仿词、仿语比比皆是,就是仿句、乃至仿篇②也不乏其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鲁迅作品中的仿拟集古今仿拟类型之大全。然而,鲁迅作品中的仿拟,最值得称道的还不在于类型齐全,而在于他那高超的手笔,在“似曾相识”的形式中,创造出别一番风采。鲁迅善于利用“既成形式”,而又不受“既成形式”的限制,在仿成拟定的过程中巧于出新。鲁迅作品中仿拟体和被仿体之间的奇妙联想,仿拟构成形式的灵活多变,以及对于“既成形式”的大胆突破,都使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3.
浅谈仿名     
仿句是仿拟格的一种。"仿拟有两种:第一是拟句,全拟既成的句法;第二是仿调,只拟既成的腔调"。根据陈望道先生所下定义及所举的例子来看,陈先生所说的拟句应包括两个方面,仿拟语句的和仿拟篇章的,我们称之为仿句和仿篇。这里只讨论仿句。  相似文献   

4.
仿拟是一种修辞格,指模仿套拟某种既成的语言格式,多用于讽刺嘲弄。仿拟诗就是对前人诗作的格式、文字或含义进行改动而写成的诗。现把笔者搜集到的数首“仿拟诗”抄录如下,以飨读者。明代成化年间,御史冯彻因直言劝谏而被革职,并被发配到辽东充军。因好心不得好报,他在悲愤中套用北宋汪洙编的《神童诗》中的  相似文献   

5.
仿拟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有意模拟某种既成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方法,积极的仿拟大都能取得很好的讽刺效果。鲁迅先生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几首仿拟诗,取旧翻新,寓庄于谐,幽默泼辣。《我的失恋》写于1924年,副题为“拟古的新打油诗”,“拟古”,即仿拟古人,指东汉诗人张衡,他的《思愁诗》共四首,形式相近。姑以第一首为例:  相似文献   

6.
“仿调”,仿拟之一。指仿拟既成的格式或语气。 写文章或说话,学点“仿调”术,能使文章语言流光溢彩,平添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风格仿拟是伴随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崛起而流行的一种较新的仿拟格。语言风格仿拟的载体通常是名篇、“流行体”、口吻以及名言等语段,风格仿拟行为可以在语言各层面出现;风格仿拟的目的是为了讽刺或游戏,是一种风格上的元语言戏仿;风格仿拟的生成手段有古今颠倒、中外错位;仿拟的效果和认知框架的重合度、模因的时效性等因素相关;风格仿拟的创造主体通常是青年男性阶层;对待语言风格仿拟应该持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仿拟作为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有力武器,是一种巧妙、机智而有趣的修辞格。英语中仿拟修辞格的种类有四种:仿辞,仿语,仿句,仿调。其修辞效果有:新颖活泼,醒人耳目;幽默风趣,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或讽刺嘲弄;使语言生动活泼,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写文章,学点“仿调”术,能使文章流光溢彩,平添无穷魅力。“仿调”,指仿拟既成的格式或语气。鲁迅在《崇实》中写的一首诗,就是仿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其诗是:“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这首仿调诗,语言活泼有趣,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无情的嘲笑和辛辣的讽刺。有人曾仿《黄鹤楼》的前四句作题  相似文献   

10.
仿拟,是为了使语言生动幽默、诗文别出新意而故意仿照既成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仿拟在形式上是“旧瓶装新酒”,仿拟方法一般有仿词、仿句、仿文几种。巧妙地运用仿拟,能匠心独运地突出人和事物的本质,给人—种似曾相识而又出人意料的感觉,令读者耳目一新。1.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巧妙地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一般分为:(1)反义连用: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临时仿造出意义相反的词语。如:①读者定会觉得这是一条“新闻”,其实却是一条“旧闻”。(2)近义类仿:以近义、同义的形式,临时仿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如:②过去,不识字…  相似文献   

11.
仿拟辞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语言单位的层次、本体的出现与否、仿拟手法、仿体生成的直接与否、本体和仿体的数量对比等对仿拟辞格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进一步归纳了仿拟格的修辞效果,除了前人归纳的具有讽刺、幽默、强调等作用外,又提出仿拟格具有使语言简洁,使语言陌生化,能引起读者或听者的自然联想,从而更能认可某种事物的特质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习》曾刊登《试谈修辞新格——“拟误”》(以下简称《拟误》)一文,综合了“口吃”仿拟、“口头禅”仿拟、“不合语法的句子”仿拟、“废话”仿拟和“不合逻辑的句子”仿拟共五种语言现象,提出了“拟误”的修辞新格。但是,我们细读所列五种“仿拟”的例句之后,觉得它们都属于已有辞格“摹状”和“飞白”,另立“拟误”新辞格,实无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仿拟是修辞格之一.指故意模仿套拟某种既成的语言格式。仿拟诗是运用仿拟手法作诗.它属于杂体诗的一种.是作仿照前人有影响的诗篇.改动部分词句.使之变为一首有新内容和富于幽默感的诗。仿拟诗又称戏仿诗、依拟诗、套改诗和剥皮诗。仿拟诗如果写得好,能取得“旧瓶装新酒”,表情达意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举三首现代名人的仿拟诗.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4.
王礼平 《辅导员》2009,(22):11-11
仿拟,也叫套用,是根据现成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化熟悉为陌生,化平淡为新奇,仿造出新的内容,表达一种全新的思想,它既有被仿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更有仿造后的意蕴。巧用这种修辞,不仅能深刻有力地揭示事物本质,使表达新鲜别致,产生幽默讽刺、别开生面的修辞效果,还能使自己积累的知识得到充分利用,才情得到尽情挥洒。  相似文献   

15.
“仿格作文”和仿写最大的区别是“仿格作文”的核心理念是用文本摇动学生的写作心灵。这就是说。“仿格作文”不只注重文章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要注重文章的审美意蕴和哲理情思对写作者心灵的摇动和激发。从这一点出发,仿格作文就解决了写作的兴趣问题。在仿格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欲望不来自于外部世界,而是来自写作者的内心,来自写作者内心对语言作品的痴迷和沉醉。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学作品中的仿拟修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学作品丰富了校园生活,研究它有一定意义。其中运用许多修辞手法,包括仿拟在内,而且仿拟的运用有扩大的趋势,值得研究。它有四种形式:仿词、仿语、仿句、仿调,以校园生活为主题,本体多为名诗、名词、名曲、名言名句和流行文化,仿拟的目的多为感情宣泄,多表诙谐幽默和讽刺挖苦。  相似文献   

17.
仿拟浅说     
本文从内容上和方法手段上等不同角度给仿拟格作了分类,着重分析了仿拟格的名称意义及其在内容上所包括的范围,概述了仿拟格与其他一些语言现象的区别,简述了仿拟格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1引言何明延(1982)说,我们说话或写文章,为了达到好的效果,有时可以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词素或词,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来,这种修辞方式叫做仿词。余立三(1985)认为仿拟是故意模仿某一著名的诗歌或某一名言、警句或某一谚语,改动部分词语而表达一种新的思想,从而取得幽默的效果,或者达到讽刺嘲弄的目的。谭永祥(1991:307)认为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词,或仿照某一种腔调、格调造句成文,仿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仿拟语丰富了校园生活,研究它有一定意义。它一般有四种形式:仿词、仿语、仿句、仿调,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多为仿名诗、名词、名曲、名言名句和流行文化,仿拟的目的多为感情宣泄,多表诙谐幽默和讽刺挖苦。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语音学家Roger Kingdon说:“语音是语言的躯体,而语调则是灵魂。”文章从语音学的角度研究语音语调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其形式多种多样,而且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研究的重点并非局限在语音语调本身,而是从宏观角度上把语音语调看作口语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把它们和句法有机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