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红楼梦》是一部女性的悲剧 ,很多女性在封建统治、封建文化的双重压迫下死去 ,鸳鸯、司棋、尤三姐的死尤其悲壮。她们看透了封建统治、封建文化的天罗地网 ,与其任人宰割 ,不如主动消灭自己的形骸———以一死保障了自己的意志的自由 ,让统治者目瞪口呆 ,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但经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和利用,又成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以性为枪,像飞蛾投火,只身扑向狰狞的封建家族专制文化堡垒,死不屈服,这是田小娥的形象!把人物放到具体的生活环境──白鹿原这一中国封建北方农村视野中,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基础,大胆补充以超现实主义的新颖技巧,这是作家塑造田小娥形象独具审美魅力重要原因所在。本文试图从创作文化视野与创作方法角度出发,把握作家塑造田小娥这一不屈的女性形象的过程、奥秘。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选修4(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述中,介绍一代雄师拿破仑一课时,教材中说“法国大革命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引起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恐慌。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王冠,以英、俄、普为首的各国封建君主,策划组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同学们在学习这一课时,有一个疑问:英国当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一百多年,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近一百年,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已十分稳固,英国参加反法同盟能说是为了保住封建君主头上的王冠,来维护封建统治吗?那么英国为什么加入反法同盟呢?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樋口一叶的代表作品《十三夜》中三位代表不同阶层的男性形象文学研究,探究了明治时期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即追求男女平等、婚恋自由等。但小说依然揭示了带有浓郁色彩的封建男权思想仍占据着社会主流地位,这使得女性仍然无法摆脱封建统治的束缚,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依旧过着男尊女卑、不平等的痛苦生活。  相似文献   

6.
《明鉴》是一部通鉴纲目体的明朝断代史。它是一部得到封建统治首肯的史。是书除了含有中国封建史的共性外,也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明鉴》一书打破了封建史学政治史框架,着眼于社会,蕴含唯物论因素。《明鉴》于中国史学史上地位不显,不被得视,但其成就是超群脱俗的,史学界应重视发掘其史学资源。  相似文献   

7.
人从哪里来? 很长一段时间,在东方和西方,都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是神的儿女。于是在欧洲处于黑暗、文化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东方也处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之下,被封建文化的枷锁束缚着。  相似文献   

8.
女性写作是一种存在性“发言”。女性只有自己书写自己,才能深切地把握自己。爱与死、伦理和宗教,是女性写作的真正主题。人类精神中的原罪意识在徐小斌、铁凝等女作家的作品中有意蕴深刻的文本体现和文化读解。原罪书写是当代女性写作再一次的精神历险,显示了女性写作在性别自觉与文学自觉的双重意义上的进步,展现了更为成熟厚重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自杀现象自古以来便存在,如今有愈演愈烈之势。据有关资料表明,自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全世界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人自杀。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自杀的事例。生命是可贵的,几乎很少有人会断然否定并不经意地抛弃自己的生命,然而,仍然有许多人选择了自绝的道路。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不同,自杀的原因和人们对此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在中国传统的自杀观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一、封建伦理纲常的殉葬品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统治,铸就了严整的伦理纲常之网。自西汉董仲舒始,建立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法则,其…  相似文献   

10.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的思想对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他的思想最主要就体现在《论语》这一部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中。而《季氏将伐颛臾》又是《论语》中能够比较清晰地解释孔子的思想政治观点、表现其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凸现其伟大人格、展示其雄辩口才的重要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的层面解读几点传统文化中常被提到的女性观念“。男尊女卑”并非自古“就天经地义”;“从一而终”也不是封建道德传统礼教自古宣传的思想;女性贞节观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评判和要求;女子缠足是汉族民间陋习,而非礼教规范,亦非封建统治者的指令。了解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传统女性观的历史性与真实性,找回在近现代历史中迷失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王平 《教师》2014,(16):127-127
鲁四老爷是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形象,他极端愚妄专横,坚决捍卫封建制度,极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追求物质利益,作者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自己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3.
城镇的兴盛是明代云南社会急剧变化的重要结果和表现,它对云南封建统治的稳固,经济的发展、封建文化的传播又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学术界对此总是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对明代云南城镇的发展状况、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描写男权中心家庭的《金瓶梅》和主要描写女权中心家庭的《红楼梦》是封建晚期文学艺术的双璧。随着明清女性文化的发展,这一正一邪的两部作品,既是展现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又是对封建晚期妇女命运的观照。本文通过这两部作品中的两个主要女性——潘金莲与王熙凤的悲剧分析封建晚期女性观的转变对兰陵笑笑生与曹雪芹女性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封建社会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科举制度自唐朝推行以来,就成为封建统治者笼络人才、选拔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一直是封建社会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与历代统治者重视文化礼制的建设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历代统治者所以重视文化礼制的建设工作,根本原因在于礼仪教化使得封建统治不再抽象,反而具体起来,具有可操作性,封建统治也变得容易起来。文化礼制属于儒家文化的范畴,它的建设复杂繁重而且浩大,要求参与的人员必须在儒学方面都是专家。在唐代,国子监的监官和学官在儒学方面都是博学之士,积极参与封建国家的文化礼制建设工作既是统治者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当时,国子监的监官和学官们都自始至终地积极参与了封建国家的文化礼制建设工作,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参与礼法的讨论与制订;第二,积极参与封禅礼、禘袷礼、明堂礼、凶礼等具体礼仪的讨论与制订,在封建国家的文化礼制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的太学     
到了宋代,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期。一方面,封建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另一方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封建统治的危机日趋严重。北宋王朝面临着如何维护、延续封建统治的严峻问题。北宋中期,先后出现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新政派,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与此同步,学  相似文献   

18.
孙宇 《学苑教育》2012,(19):29-29
张爱玲的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劳动者。张爱玲所描写的社会生活时间跨度较大,从清末到解放初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段,封建文化、现代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构成的社会生活基本模板,生活在其中的芸芸众生,正经历一场变革与挣扎。张爱玲对这一时期女性的命运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多被男性们物化。当男性们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俯视女性的时候,女性们自己也往往屈从于中国封建宗法社会所特有的禁锢女子的思想意识,由它塑造,自觉不自觉地以此“妇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或显于他人。或自觉践行,如甘、糜二夫人、刘谌之妻、唐妃等;或虚意标榜,如何太后、蔡夫人等。她们言行上的自敛、自抑、自我束缚,无一不折射出中国封建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处于强大的封建统治之下,至今受封建文化影响颇深。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但却始终不是一个文化强国。传统文化中的滞后、封建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发展道路。但是传统文化中积极、有利的因素至今还为我们沿用。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让其为中国的转型提供帮助。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对今后改革、发展道路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政治文化。依靠先进的政治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