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感悟喜洲     
过了今年的农历四月,我已迈进了五十岁.人到了这种年龄会有许多无奈,双腿并没迈进年青时预定的目标,却不得不选择了放弃.五十岁的人常把自己看成一座老房,腐朽的椽头和残破的瓦片时常掉下渣来,给人一种时光将逝的悲凉之感.  相似文献   

2.
最后一课     
尽管实习结束了,可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的心依然活跃在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中间,尤其是我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 离开实习学校的那天早晨,我依旧到操场上守操.这是作为一位见习班主任所要实习的内容之一.就在这时班主任走了过来,微笑地对我说:"杨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想邀请你在今天给他们上最后一堂班会课."真的吗?"我当时很激动也很兴奋."好!"我没多想就爽快地应了.可是这也许是我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节课了.最后一课?多么令人心酸的话语.虽然在三尺讲台上,我也只不过站了那么几节,但是我却对这神圣的职业怀着深深的敬意与眷恋.  相似文献   

3.
上学小记     
转眼又到开学季,儿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这些天,我和妻子都在为他开始新的学习生涯而忙这忙那,自然地,让我想起了当年我上学时代开学前后的几个小片段. 1989年9月1日,我跟着二哥第一次走进了离家不远的村小,准确地说是巍山县牛街乡爱国完小大平地分校,属"一师一校"点.暑假里,父亲就叫大哥、二哥在放牛的同时,教我写名字和100以内的数字,为上一年级打下基础.毕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我们还没有听过"幼儿园"这个词汇.要成为一年级新生,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激动.  相似文献   

4.
迟暮也青春     
正"准备好了吧,马上到你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翼上行走——一种在机翼上进行高空特技表演的运动。看着一架双机翼飞机在高空翱翔,我虽然嘴上回应工作人员说"好,好了",但是全身上下都在抗拒,始终不敢向前迈出一步.  相似文献   

5.
乡愁的巢     
正瓦房旧时的乡村民居,大多是瓦房。瓦房,就是以瓦覆顶的房子。在楼板房出现之前,乡下平房极少,随便哪个村寨,家家户户,临街、上房、厦子的房顶,鱼鳞羽毛般密密覆盖着一垄一垄黑灰的瓦片。瓦起源于何时?没有考证过,中国的制陶业极为久远,最起码,"秦砖汉瓦""瓦釜雷鸣"这些成语告诉我们,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6.
澤厚兄:久違了.你在那裏?我找不到你.你進入莊襌的境界了,自然無法找到你.莊子曰:"形形之不形乎?"我無法描述讀了《漫述莊禪》的喜悦心境.屋中的麈物,桌子,書厨,簟簡,茶杯,臺燈,窗簾……一下子都蒙上一層光辉,仿佛舆往日、異時大不一樣.我來回踱着步,身心一陣輕松,後來竟笑了起來.我想,大約這就是"個體感性經驗的某種神秘飛躍"罷.當然我自知還没有獲得佛性,距離成佛作祖還無限遥遠,只是産生了一種審美愉快;而這愉快,是從大作中感受和領悟來的.確如你所説:"經此一'悟'之後,原來的對象世界就似乎大不一樣了."因此,我不僅在思辨上,在道理上同意你對莊玄禪的論述,在實感上、在審美上也被你的論述征服了.我由此想到,陶淵明所謂"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指的也是這樣一種境界.他追求的是直覺領悟,而不是一章、一句、一詞、一字的具體含義.這有他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句可證.你在文章中提到了陶詩"采菊東籬下",并説具有禪味的詩比許多禪詩更接近於禪,可謂至論.  相似文献   

7.
我从山中来     
在一个幸福家庭中,有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女孩,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一个农村女孩.   我上了初中,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城里上学,我舍不得,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难分,因为我知道,这样一来父母给予我的爱就会随之疏远.……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株冰山上的雪莲.造物主并没有把我安排在春意绵绵、生机勃勃的温暖舒适的百花园里.上帝并不会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集中在某一个角落里.在海拔几千米的雪山上,厚厚的积雪压得陡峭的山峰喘不过气来,寒风呼啸着,似乎要吞没整座山峰.然而,这就是我的家--我自认为世界上最"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9.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便爱上了美术,也不知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艺术这一美妙的世界里.那是十年前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时间虽长了,可还记得很清晰).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老师经常布置写小楷.一天,我爸拿出了我的小楷本开始翻阅,我看见他眼里闪现出惊奇的目光,脸上露出平时很难看到的微笑,并开始左一句右一句的夸奖我,说我的字写得特别好,叫我以后好好练字.我兴奋得叫起来,用比他响亮的声音说:"昨天,我们上美术课,我画得最好,得了最高分呢!"爸好像比我还要兴奋,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我为你感到自豪.画画是一种艺术,但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我家的书房里,贴着一张我与爸爸签订的"君子协议",也就是我们父女的"约法三章",每天我俩都认真对照检查,互相监督.   先说说爸爸对我的三条要求.爸爸在学习上对我要求很严格,我有时做作业和考试不够细心,把一些不该答错的题答错了.记得有一次,就因为一个小数点点错,我被扣分,结果没有考到满分,这次,爸爸给我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学习努力,认真细致,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我暗下决心,这个目标我一定要达到.……  相似文献   

11.
家居南国浅海拔地带,不免与雪少交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雪,无例外是通过书页里"晶莹澈洁"这样的字眼和银幕上"铺天盖地"的画面来认知的.为此,我不知用心和笔抱憾了多少. 终于见到了雪.是1992年,我应聘至四川省会东县新马中心小学任教时.新马系金沙江北岸狭长台地,蔗甜谷香.我去那几日,虽时令已初冬,却依然暑意浓浓.  相似文献   

12.
文竹心情     
开始喜欢文竹,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第一次见文竹是在同学家,一盆纤巧婷立的植物放在冰箱上,觉得很文静,真是"树如其名".于是我很快也得到了一小盆文竹,为此我还乐了好一阵子呢! 从此我每天都要看望文竹.因为我总有不同的发现,所以就总有不同的"文竹心情."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当"老师".他说:"请些同学讲一下指导丛书."我一听,心里别提多高兴,因为我很想尝试一下当老师的滋味,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当然高兴了.但有些同学怕,他们总是担心选到自己.而我呢?我很希望能选到自己.没料到确实选到我了.当时我的心高兴得像一朵盛开的鲜花.但真正要我上讲台时,我才知道很难.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大理电视台<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回家>节目.我的同村老乡张继先(笔名北海)上电视了.在我的故乡呈庄村这可是件轰动的事.为圆文学梦,北海抛妻别子,靠一部单车,"万里走单骑",途经20多个省市,一走竟是13年.主持人曾丽霞说他"衣锦还乡"了.而这"衣锦"在我看来,就是北海旅途中,在广州结集出版的两部厚厚的诗集<把身体寄放在哪里>、<北海诗选>.……  相似文献   

15.
读书三题     
读书人 家乡人称我为"读书人",我以为他们在叫法上有错误,就试图纠正说,现在哪个没读过书呢,凡读过书的就叫"读书人",不能吧?他们说,哈,读书人就爱咬文嚼字.他们一笑,反而把"读书人"这三个字盯紧了.母亲是个天才,她说,说你是个读书人,就是说你是读过书的,读过书的懂道理,所谓知书达理咧.这我就懂了.书里面有理,知书便是知了理,也实在是家乡人的天才见识."开卷有益"的古训大约是益在理上吧?  相似文献   

16.
解读诺邓     
山重水复疑无路,眼前陡然间屋舍俨然,冒出一个小村. 沿着嵌有深深浅浅马蹄印的青石小路,在盈耳的水声中,我们来到一座被两条溪水夹峙着的破旧房屋前.房脚的木板上、溪涧间的石头上,积着一层白白的厚厚的东西,正当我疑惑地要叫出一个"霜"字时,是少军纠正了我的错觉,他对我说:"这是盐.这里就是诺邓有名的盐井!"走近房子,朝里看,房里漫漶着水,依稀可以看到房子中央水中一眼四四方方的井.不远处,一座雕楼式的建筑,那是当年盐厂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7.
我就是地球,现在,我大约46亿岁了.大约在40亿年前,我"生"下了两兄弟.老大叫动物,老二叫植物.到而今他们都已经上了年岁了.最初我把他们放在了海里,但他们现在已经爬上陆地了.开始我是希望他们迅速进化的.但他们的进化速度十分的缓慢.直到寒武纪大爆发开始后,他们终于迅速进化了.接着就出现了恐龙等大型动物.由于食物短缺,随后恐龙灭绝.几百万年前,我又孕育了黑猩猩,分布在现在的非洲,400万年前,东非大裂谷出现了,一部分黑猩猩也就进化成了现在的人.  相似文献   

18.
夜静静的、月光淡淡的、回忆是深深的. "今晚的月亮一定很圆吧!"我躺在铺满了痛苦的病床上问妈妈."嗯."在微垂的脸颊下,我看见妈妈的眼中闪着点点泪光."现在,哥哥一定在家大口大口地啃着月饼."我似乎觉得自己的脸上露出了可人的微笑,妈妈的脸上也绽出一丝笑意,她轻轻将划成小块的月饼送到我的手中,接着又为我倒满了一杯可乐.  相似文献   

19.
"嗖--"   从我指中飞出的黑色石丸,愤怒地,掠着骄阳下滚烫的气浪,准确地击在前面十几米处多哩树我瞄准的那个点上,知了儿讨厌的高分贝声嘶力竭戛然为止.然而,也就仅仅安静了大约不到半分钟,又在那树干上嘶鸣了起来.亚热带太阳如火的光焰,朝着我和周围万物,肆无忌惮地泼泻.我愈加沉郁烦躁了.……  相似文献   

20.
承受负担     
在我忘不了的几个情境中,这是一个-- 虽然过了许多年,但我还记得很清楚.她是我小学时的一个语文老师,她很善于言谈,又注重沟通学生的心灵,因此每个学生都很喜欢她.那是一节语文课,她讲得确实很精彩,但是我刚被一场高烧所"袭击",一点精神也没有,坚持不住趴在桌子上.我几次注意到老师走到我的旁边,却无动于衷.突然,觉得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四处看了看,老师却不见了,每个同学异常的目光都射向了我,我不知所措.恐惧间,老师重重的两书本,落在我的脑袋上.我委屈的泪水突然落在了桌上,书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