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必然会出现新鲜事物,新的媒介技术,也在影响着网络环境,尤其是假新闻的出现对网络环境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在2018年,也是假新闻比较猖獗的一年,假新闻也出现了以下特点:社交媒体在虚假新闻生产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专业媒体忽视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真实缺乏核实、假新闻更加博人眼球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辟谣难。假新闻最直接的危害是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新闻真实必须是新闻工作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如何应对假新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新闻工作者要注重核实新闻真实性、人工智能解决识别假新闻困境。  相似文献   

2.
在近几年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下,新闻的发展领域正在逐渐扩大。在面对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下,假新闻开始悄悄涌现于新闻媒体当中,使得真实新闻开始受到影响与质疑。假新闻的出现给新闻界造成了直接的冲击,且不仅遍布了地方媒体,在网络媒体、杂志报刊等媒体中均出现不同问题的假新闻事件,而假新闻事件的发生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也给当事人权益造成了直接影响。对此,为进一步探讨该话题,本文针对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展开分析,并对假新闻的发展根源作出研究。  相似文献   

3.
季文龙 《新闻传播》2009,(7):117-117
新闻事业快速发展,记者队伍不断壮大。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有些新闻记者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假新闻的屡屡出现就是突出表现。本文将分析假新闻形成的原因并且探讨防止假新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假新闻源源不绝,社会、娱乐、科技等领域都难逃"此劫"。各大媒体更是纷纷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其中有最富有想象力的假新闻、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最让人作呕的假新闻等。而最近出现的"纸包子"的假新闻更是冲击公  相似文献   

6.
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新闻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本文将着眼于近几年来出现的假新闻,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现实呼吁:用新闻立法惩处假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8.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9.
近段时间以来真是假新闻不断,堪称一个假新闻泛滥的季节,炒作公司香水女孩被逼退学的假新闻、80后女拒让座遭愤怒男钞票猛抽耳光的假新闻、李湘怀上双胞胎的假新闻、浙大女狂骂浙大教授的假新闻、女大学生脚踢孕妇的假新闻.高频率出现的泛滥的假新闻极大地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如今公众看到一个稍显反常、很吸引眼球的新闻,就会在心中本能地问一句,是否又是一条媒体炒作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新闻种类中,社会新闻出现假新闻的频率相对较高.追根究底,除了记者的功力、职业素养之外,报道"失衡",是导致假新闻出现的重要原因.以平衡报道避免假新闻,这是从事社会新闻采编的必备技能,也是媒体远离假新闻的重要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科技假新闻会以各种形式不时出现在一些大众传媒上,给社会及百姓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对科技新闻的真实性、科学性构成严重挑战.本文对科技假新闻的特点、成因及其危害作了初步探析,提出了杜绝科技假新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假新闻每年依然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本文以《新闻记者》评选出的2010年十大假新闻为例,分析了假新闻的特点、成因,提出了预防和减少假新闻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出现的"纸馅包子"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假新闻的特别关注。假新闻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自然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譬如新闻队伍结构和心  相似文献   

14.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如今假新闻在媒体上频频出现,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民众对新闻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本文试从新闻采访环节入手.谈谈如何避免假新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新闻资源,更误导公众、混淆视听,削弱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网络假新闻的现状,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试图寻求一条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伊始,上海《新闻记者》杂志就连续推出《2001年十大假新闻》、《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等重头文章,振聋发聩,令人敬佩! 从《2001年十大假新闻》一文可以发现,国际假新闻和涉外假新闻就高达50%,除“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外,其它4篇都是新闻翻译作品。对四篇新闻翻译再进行分析,“上海将建300层的摩天大楼”和“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分别译自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新西兰先驱报》,其新闻来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假新闻愈演愈烈、有禁不止,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仅引起网民的愤慨,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假新闻现象入手,对减少、避免网络环境下的假新闻作出有益的探索。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方法,从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等方面探讨出现假新闻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揭示出减少、避免网络环境下新闻的失实,大众传媒的角色应由把关人转变为引路人,同时净化网络新闻环境,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李婷  江昕远 《报刊之友》2011,(8):156-156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新闻资源,更误导公众、混淆视听,削弱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网络假新闻的现状,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探讨,从而试图寻求一条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猎奇与失实     
翻阅近年来国内一些重大失实报道和假新闻事件,细细品味体察,就发现这些严重失实报道和假新闻,很大程度上和记者编辑(或通讯员)的猎奇心理有关,猎奇是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屡屡出现、久禁不绝的重要原因。读者对一些奇闻奇事特别感兴趣,新闻工作者报道生活中的奇人奇事,这本是无可非议的。好奇心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新论     
2001年十大假新闻1、最富想象力的假新闻——上海将建300层容10万人的摩天大厦。2、最匪夷所思的假新闻——错位夫君夜换娇妻30年。3、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8个。4、最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家庭连环悲剧猪吃娃5、最具科幻色彩的假新闻——美国医生提刀换人头。6、最能满足国人虚荣心的假新闻——中国少女改写牛津大学800年校史。7、最令人作呕的假新闻——女大学生状告爸爸的吻。8、最荒诞不经的假新闻——男子游悉尼因好色两肾被偷。9、最令人扼腕的假新闻——广西高考状元沦为劫匪。10、最敢开国际玩笑的假新闻——汤加出现反华风潮 (摘自2002年第1期《新闻记者》陈斌、贾亦凡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