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一步认识与开发、利用现代篮球竞技理论,对当代篮球竞技具有重大意义与作用。所谓的现代篮球竞技理论,即是在传统篮球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时代文化与理论空前再造和极大丰富的篮球竞技理论。纵观当代篮球竞技的实践与各家学说,我们不难看到,所谓的现代篮球竞技理论就是主要由:"篮球竞技哲学;篮球竞技兵法;篮球竞技技战术;篮球竞技科技;篮球竞技准则"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系统理论,并且各自都对当代篮球竞技起作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引用热工分析的"火用"公式,分析篮球运动的主要制胜因素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表现;进一步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第四层次的要素进行了权重分析,在制胜要素中,运动员竞技能力二级c指标的排序依次为: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智力,机体机能,运动战术,其中运动素质的速度和力量是篮球制胜的首要因素;并利用"积木模型"和"木桶理论"对制胜要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竞技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篮球竞技能力是依据篮球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和比赛要求通过专门训练形成的参赛能力,是以篮球战术意识为核心的多要素协同、支撑构成的系统。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各个要素在战术意识的引领下通过战术行为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同时又对战术意识的发展起着强化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质疑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着手,对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智能五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同时,针对于篮球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界对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认识误区展开了质疑与思考,旨在为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而服务。  相似文献   

5.
1 深刻理解认识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1 竞技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概念 即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竞技篮球大强度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有效的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高质量完成专项训练和比赛机能能力.它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植物性与运动性神经系统机能能力;同时它受心理素质及意志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它是运动员能否在竞技篮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系统科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竞技能力“五要素论”为基础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特征及运行机制展开研究.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呈现层级性,不同层级由不同要素构成,同一层级内子能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竞技能力运行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级整合的过程;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层级性、自组织性和非均衡性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主要特征;适应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发展的根据,竞技能力系统运行遵循标识机制、响应机制和积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我国田径运动员的认知风格、竞赛焦虑特征与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和竞赛状态焦虑问卷的方法,对我国15个省、市优秀田径运动员9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有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个体差异情况较大;田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低于田径常模、躯体状态焦虑显著低于常模,状态自信心显著高于常模,场独立运动员躯体状态焦虑显著高于场依存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更低而状态自信心更高。②认知风格与认知状态焦虑显著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正相关,认知风格是影响认知状态焦虑的一个主因素。③两种认知风格运动员与竞技水平发挥率负相关,场独立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率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更低,状态自信心更高;竞技水平发挥高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负相关,竞技水平发挥低组与认知状态焦虑负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正相关,两组运动员与状态自信心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竞赛焦虑的三个维度均不能预测竞技水平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8.
NBA优秀运动员具有代表性的特长技术主要有:贾巴尔的勾手投篮、乔丹的后仰跳投、米勒的3分远投、奥尼尔在限制区内背对球篮强行单打、韦德的快速突破、斯托克顿的助攻和抢断球技术、奥拉朱旺的大力盖帽和罗德曼的抢篮板球技术。这些特长技术是优秀运动员在强对抗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形成和运用与他们技术全面、体能超强、心理素质良好和作风顽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篮球比赛对体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利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已成为当前篮球教练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功能性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基于运动员身体形态、功能、运动能力和竞技能力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以期为现代篮球运动员提供更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对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的认知度和训练积极性,促进篮球运动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竞技体育全球化的今天,运动员归化现象已成为一种常态。改革开放后,中国竞技体育逐步走向世界,必然要面对运动员的归化与被归化问题。为探讨这一问题,在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运动员被归化的源起、演变过程及现状特点,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竞技体育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运动员被归化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被归化是竞技体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目前这一现象多集中在传统优势项目,但潜优势项目也开始出现被归化的现象;国人对运动员被归化的看法不一,但总体上朝认同的方向发展;应当辩证地看待运动员被归化的现象,它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既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负面的影响。中国运动员被归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外广阔运动员归化市场的吸引、国内运动员激烈的竞争环境、运动员自身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经济收益等。面对日益增多的被归化现象,应当理性对待,使之有利于中国和全球竞技体育的发展,为此需要完善制度规范并实现依法归化,同时应当改善国内环境和条件,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NBA篮球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寿命较长的篮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大多呈双峰形的变化趋势,且球员的运动高峰期向后推延;21-24岁是篮球运动员参加高水平篮球联赛的适宜年龄;高密度、高强度的篮球赛事虽然有益于运动员比赛经验的积累,有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但对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有负面影响;转会等手段能有效的激励球员的竞技表现。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体坛竞争越来越激烈,优秀竞技运动员的培养一直被认为是各国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加之现代社会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在竞技运动体育中如何延长优秀竞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追求最大训练效益,是当前我国体育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外优秀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以及参加第29界奥运会男篮前三名队伍和中国队队员的年龄情况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并指出影响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回顾总结国内外关于运动员参赛的相关研究,根据研究范畴和对象划分学科的基本方法,提出了构建竞技参赛学的基本设想。研究认为,凸显运动员竞技参赛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并建立竞技参赛学是竞技体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竞技参赛学的研究对象是运动员、教练员及其团队。主要研究范畴是竞技参赛的行为与调适。主要研究内容是竞技参赛的人类学、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理论与训练学原理,具体内容是竞技参赛的准备、应对与调适。其中,竞技行为表现与竞技状态转移及其调控是其内核。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运动员人力资本内涵做详细解析,提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及研究定位;认为运动员人力资本理论是研究竞技体育市场化、社会化发展问题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对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产权、激励、收益分配的研究是研究竞技体育市场化、社会化过程中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运动员人力资本理论为研究完善我国竞技人才投资体系提供新的思路,为研究多元投资体系中各投资方的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运动员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将对提升我国运动员的经济价值,提高职业运动员培养绩效和实现生涯贡献最大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界定运动员人力资本及其构成要素。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价值特征表现为阶段性、滞后性、短暂性、风险性、社会资本价值放大性和投资的多元性。运动员产权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竞技运动员所有的一系列权利组成的权利束,本质上反映运动员的社会经济关系。从产权价值的角度分析运动员人力资本形成与运动员产权价值实现的运行机制,并从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上提出完善我国运动员产权所涉及到的法律环境,运动员及相关主体共同治理保障竞技能力水平及收益双赢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讨论联赛赛制下篮球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周期训练,既丰富了篮球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指导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过程,促进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提高参赛队伍竞技水平,从而提升篮球项目国际竞争力。篮球职业联赛队伍年度周期训练分为训练阶段和比赛期,训练阶段运用板块周期理论安排积累、转换和实现中周期以促进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比赛期建立比赛模型的发展小周期,以最大程度保持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7.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会君 《体育与科学》2003,24(3):49-50,53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以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存在于运动训练这一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可行的。增加竞技能力系统的“负熵”是实现竞技能力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竞技能力因其众多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用传统演绎和线性思维方式研究其整体演化过程,自组织理论为研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研究认为,充分开放是竞技能力系统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周期原则下,根据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和不同比赛级别,通过调整正负熵流,竞技能力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往复演化,运动成绩表现为周期性特征;正负熵流的输入选择一定要以运动员竞技能力持续发展为前提;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序参量为遗传特征,它役使着竞技体育构成的整个过程;竞技能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呈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按照互补理论,结合我国女子篮球运运动员个体特征,在训练的不同阶段和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主导地位等情况下,可通过对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平衡与非衡补偿途径,有效地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篮球文化的内涵及分类,并分析了篮球文化中的人文因素对竞技篮球运动的影响,以及我国当前篮球文化中的人文现状,并提出促进竞技篮球和谐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顺利普及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