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学生一个灵感空间?《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的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在命题上"求兴味",写自己愿意写的事  相似文献   

2.
如何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现就立足讲读课开展作文教学,迅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思考与做法分述如下。 一、全真模仿法 抓住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非常典型的课文,要求在变换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多方面模仿进行写作。如学《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这篇说明文后,给学生布置半命题作文《——的制作》,让自己选熟悉的对象补充文题,并完成作文。学生有《油炸豆的制作》、《西红柿酱的制作》等,各有所长,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笑笑吧     
小蝌蚪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老师让学生模仿此文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有个同学这样写道:我的妈妈有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老师的评语是:你长得像  相似文献   

4.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一、钻研教材的功夫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学习课上,在于老师范读完课文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读者流泪了,听者也流泪了,于老师曾说他备课时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课文,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了,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一样,就像写自己的事。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情景,我印象特别深。情景一:在一个学生读完…  相似文献   

5.
秦敏 《教师》2014,(22):106-106
正小学生作文是从模仿开始的,课文是小学生模仿作文的最好范例。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从三年级开始,我引导学生尝试了一种评语式阅读,也就是针对一篇课文,引导学生写批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利用课文的工具性、示范性,训练学生的习作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写作文。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这篇课文时,有学生质疑:"萧伯纳同小女孩玩了很久,课文为什么不写写他们怎么玩的?"因为学生的这个问题,我马上调整了教学方案,打算就习作中的材料选择,让学生知道材料要有取舍,写作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写话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也就是随文写话。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依托课文,以模仿、续写、补白等形式进行切实有效的写话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娱乐逗秀场     
一小学同学的作文:我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啊!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你看那位农民老大爷,左手一台电冰箱,右手一台电视机,一溜小跑回家去了。大家还记得小学时候学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吗?当时老师让我们模仿这个写一篇关于妈妈的作文,有个同学是这样模仿的:我的妈妈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小学时候的作文经常写好人好事,于是老是有人写捡到钱,后来愈演愈烈。有同学为了夸大自己的成绩,写在公园捡到1亿元,都是10元人民币的,厚度有一本语文书(四年级的)那么厚,老师当场念出来,那同学也浑身发抖……一同学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如何缓解从说到写的难度,关系到学生终生的写作心理与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小学低年级作文称为“写话”,从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写话,作文教学面临着一场观念的变革。笔者认为,模仿,是早期作文的一条思路,但不是最优的思路,它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早期作文从说向写过渡,应以写话为主,模仿为辅,走出一条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思想的道路,这是儿童早期作文最优化途径,标志着作文主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课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成篇;按一定  相似文献   

10.
关于作文教学同讲读教学的关系,《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已经讲得很清楚。它指出,“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要教材”,教师应当“结合讲读教学……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它指出,“作文是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综合训练,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学生语文学习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尺度”;它具体要求“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要在讲读教学中示以范例……”,并且还要“结合课文的讲读,就作文批改进行讲评,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应该这样写而不应该那样写……”。根据大纲草案的这些指示,我们检查了过去脱离讲读教学单搞作文教学的偏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小学抓起,并且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提高。一、指导选择体裁在指导学生根据作文命题选择文章体裁的环节中,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选择范文的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认识特点,着重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课内到课外,建立联想,扩展视野。比如写《我熟悉的人》,让学生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爷爷》、《穆老师的眼睛》等课文,有时可选择少年报刊上英雄模范人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小学时,《画蛋》一文中达·芬奇不断练习鸡蛋素描的故事,曾被语文老师作为训诫我们苦练基本功的范例。而今,自己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闲时静心揣摩“画蛋”,心中陡然而生“画文”之念。那么,什么是读写结合中的仿写呢?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i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进行模仿训练,无疑是一条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许多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常常采用"我手写我口"的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设计时,往往先让学生根据话题、图片的提示进行说话训练,然后再让学生把所说写下来。我校一位老师在讲完课文《陶罐和铁罐》之后,想让学生模仿这篇文章再续编一个小故事,老师在编好开头之后,学生兴趣盎然地将故事编得非常精彩,然后老师就让学生将编的小故事写出来。结果发现,只有十多位学生写得非常棒,有自己的创新,可是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写,  相似文献   

14.
袁国红 《甘肃教育》2011,(18):78-7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实际的写作教学活动中,学生写得头痛,老师改得辛苦,学生并未真正成为写作教学的最大受益者。那么,怎样指导和帮助小学生写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对此,笔者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5.
天下速览     
《教育》2014,(7):8-8
主题阅读让作文更轻松 《当代教育教学》2014年第2期刊登李洪颖的文章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叶圣陶先生曾经如此描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写作又可以带动阅读。主题阅读通过引领学生大量阅读,让教师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作文教学,利用大量的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借鉴的范例,让初学作文的孩子们轻松作文。首先,诵读积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要让学生善于写作,就必须善于积累。其次,模仿迁移,以读促说,以说助写。模仿是学习一切新技能的不二法门。其重点并不完全是写作技巧的简单模仿与嫁接,而意在降低写作的难度,以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作文的要领。最后,方法引领,读写契合,以读带写。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  相似文献   

16.
《大纲》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逐步养成学生爱动笔的好习惯。我们采用了“随课文练写作文”的做法,收到了显著效果。一、变题写作为体现教学重点,每篇课文后都设有作业题。我们把作业题变成作文题,让学生练写。象《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们把课后一、二题变成《在严重的局势面前》《在法庭上》,让学生选择练写。学生既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又练习了写作。二、抽段练写对课文中独立性较强的段落,我们抽出来让学生仿写。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书,是通过几件事反映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的。课文是一件事一段,我便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7.
《春蚕》(五年制六册14课)的作者,以严谨的构思,朴实的语言,歌颂母亲春蚕般无私地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是理解养蚕过程,掌握有条理叙述的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这一课要从教材的整体性出发,抓住“想”、“变”、“看”三个思维点,克服教学的程式化。一、扣住一个“想”字,阅读全文,弄清教学思路。这篇课文以《春蚕》为题,借物寄意,同时,通过回想,具体生动地表达了对母亲无限敬爱和思念之情。讲读开始,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春蚕》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写的是过去的事还是现在的事?为什么?”学生经过预习,很快就能联系课文回答:写的是过去母亲养蚕的事,因为每到春天,作者常常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不仅是一种写作能力的训练,而且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培养。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同学们接受教育,更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充分地表达自我。一、没有自我就没有作文一次拔河比赛后,我布置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结果出乎意料:我班比赛输了,可有许多学生竟写成我们赢了。原来,有的同学认为写自己班输了,就不能写出集体荣誉感;有的怕被老师和同学批评,“自家怎能揭自家丑”。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二、没有体验就没有作文有这样一个可笑又可悲的现象:写《我的发现》,许多孩子都热衷于“蚂蚁搬家”之类的事。同样的发现,写进了一届又届学生的作文中。可见,属于…  相似文献   

19.
记叙、描写不够具体,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因此,指导他们写具体,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怎样指导学生写得具体呢?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八种方法:(一)读书模仿法——课文中有许多写得细致具体的片断,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写作练习的实际,有选择地模仿。有些课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起到启迪、示范作用。如学生练习写人物的动作时,可参考《景阳冈》中武松打虎那一段描写;练习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就可借鉴《穷  相似文献   

20.
晁学艳 《新课程研究》2009,(6):186-186,19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大纲将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为:“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而《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作文教学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得会作文,能作文,常作文,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要教学生写作文,教师自己就要先进行尝试,这样学生才会带着兴趣去进行写作,并一路坚持下去,从而慢慢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种感染,即“身教”感染。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与学生一起写作,以实现共同提高。每次上作文课时,都结合所学教材以及生活实际,让他们命题,自己作文。待文章写好后,就先读给学生听,并向他们说明自己的构思过程,然后再评定优劣。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提倡,现就此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