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遏制司法腐败与实现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腐败是妨碍司法公正的最严重因素,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司法腐败属于权力腐败,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制度本身的原因,也有来源于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司法腐败需要采取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刑法的具有遏制和惩治司法腐败、权力腐败、集体腐败、经济领域的腐败以及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等方面的作用,为反腐败提供了一个根本的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3.
司法腐败导致法律权威的丧失。中国“法”在现有社会制度下,从价值的角度来看呈现为“政治化”和“道德化”;从制度运行的角度来看呈现为“交涉性”,这种“交涉性’’的制度本身就为司法腐败提供了契机。当代中国司法腐败是这种“法”的交涉性机制在社会变迁的作用下与各种力量的交换而导致法律解构。因此,应推行法制现代化,遏制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4.
在特定的时空关系中,司法腐败受到司法体制不当的影响即司法权的异化的影响,所以司法腐败不仅仅是司法机关、司法人员出于故意,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职业纪律、司法道德,损害司法关系或者司法权的行为.现今中国的司法腐败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宪政问题.遏制司法腐败不但应理顺司法体制,而且要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司法腐败现象,人大采取个案监督的方式。然而围绕人大个案监督的合宪性,学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司法腐败的成因、人大不适宜个案监督、司法独立的宪法原则以及如何有效遏制司法腐败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根治司法腐败是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司法机关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准司法腐败的根源.我国司法腐败的根源是法律和司法制度本身的漏洞与缺陷,主要是法律赋予司法人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法律本身的缺漏、处罚的不对称及对司法监督的乏力等.根治司法腐败必须更新立法观念,以精确量刑原则指导法律的制定与修改,构建及时弥补疏漏的机制,建立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腐败现象在政法队伍中的滋生和蔓延,广大人民群众关于整治司法腐败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党和国家根据人民的意愿,在整治司法腐败上虽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但从实践上看,收敛并不明显,仍需加强。本就当前司法腐败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略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论司法腐败     
司法腐败与司法公正背道而驰,有着莫大的社会危害性,遏制司法腐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司法腐败的产生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应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炎白在《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近些年来,全社会范围内对“司法腐败”痛加鞭挞。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考察分析这些年来的许多“司法腐败”现象及其成因,那么我们就很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即“真的是司法腐败吗?”事实上,透过所谓“司法腐败”的各种现  相似文献   

10.
根治司法腐败是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司法机关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准司法腐败的根源。我国司法腐败的根源是法律和司法制度本身的漏洞与缺陷.主要是法律赋予司法人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法律本身的缺漏、处罚的不对称及对司法监督的乏力等。根治司法腐败必须更新立法观念,以精确量刑原则指导法律的制定与修改,构建及时弥补疏漏的机制.建立有效的司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司法腐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司法腐败的产生受到外部因素及内部机制的共同影响。遏制司法腐败,必须内外兼治,积极推进对现行司法体制的改革;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司法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角度看来,司法腐败是基于激励机制的扭曲、机会结构的畸形发展和约束结构的软化等制度性原因所造成。司法独立的内涵很丰富,但是在制度架构上包括法院独立、法官独立、审级独立三个方面。司法独立对于形成司法腐败的机会结构缺陷有较好的矫正作用,但是对于激励机制和约束结构等方面的制度缺陷的匡正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司法独立对于遏制司法腐败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其作用也不能高估。  相似文献   

13.
论司法腐败的根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司法腐败表现出许多新特征,危害性极大。其根源在于自身素质低下以及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提高司法官员的素质,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改革司法体制,建立健全惩戒机制等,是预防和制止司法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分析我国司法权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当前中国司法腐败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并指出司法腐败的根本症结在于一个“私”字,疗此症结唯有以“公”字代之,即应把司法公开作为当前司法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论司法腐败的道德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道德的角度看,司法腐败的原因有: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司法人员所处的职业道德环境不够理想;部分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偏低。要治理腐败,就要建立制度、规范、德性三维一体的司法腐败道德治理模式。其内容包括:加强制度设计;开展司法伦理规范建设;促进司法人员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16.
根治司法腐败以"重拳出击"、"编织严密制度之网"使腐败分子"不敢犯"、"不能犯"的方法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如果人的素质低下,"重拳"之下,仍会有"勇夫",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再严的制度也会被钻空子.治理司法腐败,应在司法者素质教育上下功夫,建立司法者的"人格防线",以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正义之师.这是根治司法腐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司法腐败,极大损害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和威力,严重破坏了守法的社会心理环境,司法腐败的制度性的根源在于、司法地位缺乏独立性,司法机制缺少科学性,司法活动缺乏公正性,救治之道,主要是确认司法机关独立的制度,完善司法官员的选任资格,以及强化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18.
张保来 《天中学刊》2000,15(3):32-36
司法腐败是当今危害最烈的腐败现象之一,其滋生、蔓延的根源是司法权力的失控和滥用。要根治司法腐败,必须改现行司法体制,合理配置司法权力;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9.
司法腐败问题在各国历史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过,英国也不例外。在18世纪之前,在英国的司法界收受贿赂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巡回法官接受巡回地招待与馈赠成为一种习惯,甚至公开向当事人索要财物。为了遏制腐败行为,英国加强了对法官行为的监督,确立了司法独立原则,并且相应地提高法官的待遇,到18世纪之后,英国的司法风气逐渐好转,司法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热处理 要内容,司法公正也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法治化社会中,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司法权的异化,产生了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正,如何铲除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头等大事,章通过对妨碍司法公正扰因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保障司法公正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