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花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不仅要赏花之俏丽,而且要品花之滋味,还为人们留下了不少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2.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14,(11):86-87
正民间奉祀的花神,是原始宗教中灵物崇拜之一种。因为花与我们祖先的物质生产关系并不紧密,花神的出现也就晚一些。在古文献中,一般是以女夷为花神的,《月令广记》曰:"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但在民间传说里,花神可不是一尊而是有十二位之多,那是因为洛阳牡丹等十二位花神在天上犯了规条,被玉皇大帝给贬到人间来了,她们分别掌管着一年十二个月的花卉,所以十二花神便成了十二月花神了。花神虽然不怎么显赫,却是关乎  相似文献   

3.
学稼 《武当》2013,(4):48-49
论得药1、什么是药物《道言浅近》中指出:"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心印经》上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身中之药者,神气精也。"《人道言浅近》中也说:"精气神为内三宝。"精气神三者,在内丹功法中强调练先天,忌用后天,称为内药。《金丹四百字·序》中说:"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溢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这与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的"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是一致的。后天的精气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浩如烟海的历代诗词歌赋中有相当多的题材与新中国邮票反映的事物相同。用邮票配以相关的诗词,可以组成趣味专题邮集。笔者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诗词歌赋,将其中的“诗中赏花”供友人参考。牡丹花:牡丹是大自然缔造的美,享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又称之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08,(9):5-5
按中国民间的习俗,过周岁生日孩子是要行"抓周礼"的。不知不觉间,《集邮博览》迎来了8月22日——复刊周年纪念日。编辑部尊重传统,行了"抓周礼",逢时也好,胆大也好,奋勇也好,我们一把抓住了"奥运"这个大家伙。因为她大,也因为她新奇,也因为她吸引了所有国人之心。于是我们请了"大师"来看,抓"奥运"到底是什么意象呢?"大师"说,这孩子长大后,一定是胸怀高远,情系民生,有齐家平天下之志,有更高、更快、更强之心。  相似文献   

6.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完成中央集权、专制思想、理论、礼仪的时代,《宋史》中有《礼志》二十八卷,八百个条目。在“游观”的嘉礼中便有皇帝在暮春时间于后苑赐宴朝臣,赏花钓鱼,“雍熙二年四月二日,诏辅臣、三司使、翰林、枢密直学士,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以上、三馆学士,宴于后苑,赏花钓鱼,张乐赐饮。曲宴自此始……则岁为之。”(《宋史·礼志十六》)四品、五品以上官员都能参与这样的游  相似文献   

7.
《收藏》2020,(6)
正今人爱花赏花,宋人更甚。宋代经济繁荣,人们生活状态悠闲惬意,爱花风气为历朝历代之最。赏花不但在以宫廷为首的上层社会中成为风雅之事,而且与宋代文人生活极为密切。欧阳修有《示谢道人种花诗》:"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教一日不花开",诗中道出宋人对花的态度。上导则下行,花事也普及于一般市井,演变为司空见惯的生活闲事。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有"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中描绘北宋百姓赏花"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相似文献   

8.
闫立群 《收藏界》2015,(4):74-81
春风送暖,牡丹盛开,芬芳醉人,艳绝天下。牡丹又名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牡丹,富丽端庄、雍荣华贵、芳香浓郁、美艳绝伦,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国人视它为吉祥、富贵、幸福、繁荣的象征。其在人们的心中又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牡丹也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画家有无数赞美牡丹的画作,意义不仅在于其美丽的外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6,(11)
正中国传统的书房用品,除作为"四宝"的笔、墨、纸、砚外,还有与之搭配使用的笔格、笔洗、水注、镇纸等。而书房雅事中,品香和赏花不可或缺,这样香器和花器自然也是书房用品的一部分。文人好占,书房用品以古为雅,以古为贵,这在两宋时就已成风气了。不过,当时书房中的"古物"还大致限于三代铜器、玉器等,而少有陶瓷器。宋元时代的官、哥、定、龙泉等名窑佳器(图1~4)直到明代成为"古物""玩物"后,才备受青睐而成为书房珍品。似乎可以说,宋瓷进入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美的生活",正是从进入书房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牡丹花是我国特产名花,因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美誉。我国的国花就将在牡丹和梅花之间产生。 牡丹花,为毛茛科,牡丹属,有460多个品种,花色十分丰富,主要分为白、黄、粉、红、紫、黑、绿、蓝(藕褐、雪青)8大色系。花  相似文献   

11.
推动健身气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挖掘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智慧。基于生命哲学视域的分析发现,健身气功力主"身者,道之所托,身得则道得"的文化思想。这一充满生命哲学智慧的身体养生之术关涉"形、气、神、志"4大要素,其中"形"为生命载体,"气"为生命动因,"神""志"为生命主体精神。具体来看,从"佚形而备"之"形","一气运化"之"气",再到"守神游和"之"神","志得道行"之"志",无不深度彰显出了四者与个体生命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和谐运变的自然规律。这既是一种"身心合一"的大身体观,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观的思想方式与运行逻辑。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使健身气功的探究更能忠实于自身特有的性质,也与当代人类美学的"生命转向"这一新的趋势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故事     
让我醒也好,让我沉沦也好因考试临近,待老师巡夜后,余打开手电,坐着开起了夜车。一会使梦蝶去了。待同学发现我之手电"星光暗淡"恐余发生"交通事故",使欲借余手电,见我无反应。与另一同学轮番叫喊,见我仍雷打不动。灵机一动:"张玉宁来啦!"。"啊?谁来啦:张玉宁!"余激灵一下,便清醒过来,并报怨道:"为什么李金羽不来?"。为命运多舛的玻璃悲泣1999年5月9日星期日(谨以此文献给为足球"光荣献身"的玻璃!)为了补回因晚自修而没看的《足球之夜》节目,我早早就等在教室里,但同学们正乐此不疲地看着录像,我想今天我没希望在班里…  相似文献   

13.
牟建平 《收藏》2020,(4):80-99
在齐白石花卉类画作中,牡丹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题材。从早期的墨牡丹到去世前的彩牡丹,齐白石一生都在画牡丹。他画牡丹多题《大富贵》,笔墨苍厚,色彩浓烈,寓意吉祥。齐白石认为:"画牡丹富厚为佳,若比菊花寒瘦,失其牡丹体态矣。"齐白石画的牡丹,有富贵气,既绚烂夺目,又简练写意,是近代画牡丹的圣手。  相似文献   

14.
方其 《收藏界》2013,(1):26-29
牛、羊、猪、马可能是上古先民最早驯化的大家畜,与人的关系也最为密切。然而对于殷周人而言,其最重要的功能还不在于食用,而是"祀"和"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戎有受,神之大节也。""祀"是祭祀,分内祀与外祀,主要是祭天、祭祖。"戎"本义为军事,在这里是指征伐之前的祭社(社是土神,广义上,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  相似文献   

15.
夏汶  中健 《收藏》2009,(8):206-206
[艺术品介绍]“神来之品,天作之合”紫砂壶,向为传世珍品,历代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为之痴狂。吕氏阴阳太极“大师紫砂壶”含两把壶,以吕氏家藏陈腐30年的极品紫砂泥,经“吕派壶艺”天工细制。  相似文献   

16.
李挺 《收藏》2012,(17):155
"富春江上神仙侣"是传诵一时的赞美郁达夫和王映霞爱情的诗句,对其出处,很多人认为是出自诗人柳亚子之口。我在编辑上海陈子善先生来稿《郁达夫致王映霞的一通情书》时想起这句话,遂加在文章开头,想当然地认为是柳亚子所说。待2012年8期杂志刊出手札专题后,陈子善先生打来电话指出"富春江上神仙侣"此句并非出自柳亚子之口,而是出于郁达夫友人易君左笔下。后查阅资料了解到,1938年7月中旬,郁达夫、王映霞因避战乱,寄寓在湖南常德的汉寿,时任长沙《国民日报》主笔的易君  相似文献   

17.
姚远 《乒乓世界》2013,(7):118-123
今年的体博会正赶上六一,与一众不知去哪玩的家长和小朋友同挤着地铁。马不停蹄地赶场,终于到松口气时,发现又到了食粽饮雄黄酒的时日。比不了赏花月秋香的浪漫,每年的体博更像结婚纪念日。需要慢慢品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认为:外显的"形"是中国武术内在的"神"所寄托的依据,以形传神;其次,内化的"神"是中国武术外在的"形"所体现的灵魂,神为形之用;最后提出,"内外合一"的"形神兼备"是中国武术整体体现的关键,"形者,生之具","神者,形之本。"唯有如此,才是中国武术技术由内到外、由表及里完整呈现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郑楚兴 《收藏界》2012,(8):146-147
引言:"形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千百年来奉行的一条艺术真理,它明确地、简练地概括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本文从中国画论中的以形写神、形具而神生、神在形似之外等方面来探讨中国画的形与神之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内家拳特别是太极拳,技击的全部基点都在于启发制人,且极为精妙。“引进落空”也好,“借力打力”也好,“四两拨千斤”也好,“沾连粘随”也好,都是待对手率先攻击,然后顺势后发制人。内家拳后发制人的理论所本,是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的原则。坚持“后”的状态,和崇阴、法水、贵柔、守雌以及尚下、尚退等一样,都是这一原则的运用和发挥。按老子的说法,事物总要在走到极点后向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